声音

2013-12-29 00:00:00
当代人 2013年5期

要在前一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宣传好阐释好“两会”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朝着党的十八大和“两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努力奋进。要把“两会”新闻宣传的成功经验总结好,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形成有效工作机制,自觉运用到日常报道之中。要健康深入地推进文风改进工作,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全国“两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会议上强调。

历史真实感是历史画首要追求的,但是历史画的创作不能脱离国家和民族,要满怀真诚的情感。

——著名油画家王铁牛在谈到历史画创作时如是说。

“文化大片”不是一种电影类型,无论是商业大片、中小成本电影还是文艺片等,都可以是有文化的“文化大片”。“文化大片”所承载的,应是只有在中国大地上才能诞生的,具备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模式、展示中国气派、蕴含中国风格的美学体系。这一体系有五大要素,即符合主流价值、弘扬民族文化、秉承时代精神、顺应大众需求、展现国家形象。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电影业发展到今天,迫切呼唤具有深刻文化意义、对民族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对人性真善美进行审视的“文化大片”。

应该少一些命题作文,潜心从民间汲取营养,抒发人生此阶段的感悟,这样才能创作出有内涵、有灵性的音乐。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作曲家关峡说在“宋庄纪念王洛宾”主题活动上如是说。

不仅是音乐,还要将中国的南音、昆曲等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介绍到那里,不是小众化、精英化的,而是要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这样才能永葆活力。

——军旅歌唱家陈思思在“美丽之路”系列演唱会后,谈到加强同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上想法很深入。

若想了解一个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小人物。在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苦辣酸甜,看到希望,也看到苍凉。因为他们活在现实的矛盾当中,在尘埃里,可感可触。

——作家迟子建认为市井人物是文学天空的星星,每一颗都有闪光点。

要发展,我们的曲艺工作者,尤其是那些新成长起来的,要沉得住气,不要怕单调、枯燥;要站得住脚,要能够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著名相声演员任军(大兵)谈及湖南曲艺的发展,提出了这两个观点。

信任你出演的角色以及与你合作的伙伴。作为一个演员,要清楚自己在一个剧组所处的位置,和在一部作品里占的重要程度,要尊重你的每一位合作者,因为一部作品的成败并不是完全由演员决定的。

——著名演员岳红总结从事表演艺术沉淀下来的心得和体会。

没有事情发生,再了不起的摄影家也是拍不出作品的,摄影就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作为摄影家,要随时准备好接这个礼物。

——知名台湾摄影家阮义忠如是说。

台湾影人向来重文艺轻商业,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台湾电影的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华语电影融合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台湾影人来到大陆,在大陆电影市场占主流的商业电影美学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认为,大陆电影的商业美学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台湾电影的创作者。

越剧就是我的信仰,舞台便是我的佛门!信仰,就是心无旁骛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越剧第一女小生茅威涛如是说。

在我看来,风尚是一种与时代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它能够对个人、社会形成积极的、乐观的、良善的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说,杂技艺术的发展,也会为人们带来生活的改变。

——湖南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刘军科希望杂技能够成为市民风尚生活的一部分。

(刘建蕊/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