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食品的食养、食补与食疗(一)

2013-12-29 00:00:00吴鼎坤
食品与生活 2013年3期

近些年来,黑色食品由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抗衰老防癌治病等功效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推崇。 那么,究竟什么是黑色食品呢? 黑色食品是含有天然黑色素的动植物食品。由于含有天然黑色素,其色泽均呈乌黑、深紫色或深褐色,有些品种外皮乌黑,有的一黑到底,表里如一,还有骨子里呈黑色的食品,如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海带、乌骨鸡等。 近年来,国外更是风行食用黑色食品。据悉,美国各大餐馆都有供应黑蘑菇、黑橄榄、黑面包,在欧洲,有供应黑蛋糕、黑鱼子酱等食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经现代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食物的营养结构与食物本身的色彩有密切的关系,色彩愈深则食物的营养价值愈高。依次为黑色、绿色、红色、黄色和白色。黑色食品中所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钙、铁等都比一般食品高,例如黑豆,每100克中就含蛋白质40~50克,且为优质蛋白。 我国中医对食物的“色”与养生之关系也早有论述,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除了具有温、热、寒、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外,还有青、赤、黄、白、黑五色。食物的五色又各有主味,相对应于人体的五脏,即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 为此,中医认为黑色食品的养生作用主要是“补肾”,但中医学所讲的肾不同于解剖上狭义的肾脏本身。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故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根据黑色入肾之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黑色食品,通过对自身的辨证辨体施食来进行调养补肾,对人过中年、肾气日衰者是大有益处的。 临床实践也证明,常食黑色食品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刺激内分泌系统,促进唾液分泌,有益胃肠消化,增强造血功能、滋肤乌发、抗衰益寿。 以下是一些常食的黑色食品食疗药膳方: 黑糯米:色黑、黏性大,营养价值高,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肝补肾、健脾补血之功,治自汗盗汗,能暖胃温脾。常用的食疗药膳方如下: 1.黑糯枣子鸡:童子鸡1只,鸡肚内放适量黑糯米及红枣,加调味后蒸熟食用。可温中益气、补精填髓、健脾益胃,适用于阳萎、尿频、崩漏、带下、体虚、乏力及贫血等症。 2.黑糯八珍羹:黑糯米、桂圆肉、百合、薏苡仁、莲子、红枣、冰糖各适量,与天麻汁(取天麻3克先蒸煮取汁)共煮成羹服食,适用于妇女经期后补血,可治头昏、目眩、贫血、腰膝酸痛及小儿厌食等症。 3.黑糯银耳粥:黑糯米、银耳、核桃、花生、红枣适量同熬成粥适用于贫血、体虚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