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来自何处

2013-12-29 00:00:00兰荣杰
方圆 2013年5期

在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原子,若非强制性法律规则的约束,很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江南的冬天太阴冷,为了给女儿一个温暖的春节,我和妻子早早订下马来西亚的机票和酒店。目的地是靠近泰国边境的一个小岛,名叫兰卡威,十五年前还算穷乡僻壤,如今已是享誉全球的度假胜地。兰卡威本岛不大,官方统计常住人口不到十万。自西向东横贯全岛,开车半小时足矣。然而毕竟地处热带,烈日炎炎,出行前仓促浏览的几篇自由行攻略中,都把租车作为亲子旅行的必要选项。

入住宾馆后,我们就决定租车。之前从攻略上得知,游客持本国驾照可在兰卡威短期租车,一般需以信用卡担保,或者交付三四百马币(马币与人民币汇率约为1:2)的押金。

出乎意料的是,店老板根本没有查验我的驾照或信用卡,只是让我自己填写姓名和宾馆房号,再收下四天的租金(360马币),就将车钥匙交给了我。车虽然不贵,但是相比区区数百元租金,还是足以挑动很多人心底的贪念。作为习惯于从“人性本恶”出发进行思考的法律人,我和妻子不禁感叹:如果我们真是蓄意诈骗,随便编造一个姓名和房号,那要骗取一辆汽车真是太容易了!

岛上四日转瞬即过,这辆右舵小车已伴我们驶过数百公里。按照和老板的约定,我们装好行李之后,先去店里还车,老板再送我们到十公里外的机场。可是当我们到达洗衣店时,老板却有事外出,员工帮忙接通电话后,老板居然让我直接把车开去机场,然后停在机场停车坪就是,他会在方便时去取。我马上追问:“那我怎么把钥匙给你?”老板的回复让人大跌眼镜:“你把钥匙放车里就行,比如驾驶席的脚垫下面。”“那我怎么才能锁车呢?”“完全不必锁车,停车坪里很安全。”不仅如此,老板甚至没有问我车辆是否有损坏或事故。

从统计数据来看,马来西亚并不比中国安全。2012年,中国每十万人中有囚犯121人,同期马来西亚为126人。我在国内时,每次锁车之后都要拉拉车门以免遥控器被蓄意干扰,这大概已成为中国驾驶员的共识。如果要租车,押金据说动辄五六千。可在马来西亚,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游客,租车行老板在没有查验任何身份证件、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居然放心让我把车随便停在机场就远走高飞。两地的社会信任程度差距,简直算得上天上地下。这似乎也印证了此前社科院发布的一份报告,声称中国社会信任程度已经跌破及格线,超过七成人不愿意相信陌生人。

面对信任差距,一种“懒汉式”思维是诉诸道德臧否,批评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沦丧,认为其他一些国家则民风纯朴。不过社会学认为,社会信任往往与人际熟悉程度直接相关。在一个熟人社会,比如老式居民小区,或者传统农村社区,即使没有显在的执法力量,作奸犯科者也很少,人际信任程度较高,在不考虑外来威胁的前提下,甚至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然而在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原子,若非强制性法律规则的约束,很容易出现越轨行为。经济学也认为,相比多回合的长线交易,“一锤子买卖”最容易导致道德风险,比如在景区购物容易“被宰”,而小区内的杂货店则大多较为诚信。然而,鉴于现代社会的整体陌生化已经不可逆转,“一锤子买卖”成为交易常态,普遍的社会信任就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法治秩序。只有真正建立起“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治秩序,人们才敢相信陌生人,社会交易成本才能降低。

对于几乎注定是“一锤子买卖”的汽车租赁,兰卡威的小店老板本应对我这个国际游客万分提防,然而他却表现出令人惊讶的信任。按照上文的逻辑,也许可以推出马来西亚法治秩序非常完善的结论。然而国际法治指数排名显示,尽管马来西亚在社会安全、政府执法等方面确实优于中国,但是差距并不悬殊。那么,为何一个在国内被处处提防的陌生人,到了兰卡威就获得如此信任呢?

我以为,法治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兰卡威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交易双方的特殊身份。兰卡威是一个小岛,并无陆路通道连接大陆,而汽车又不像珠宝玉石,难以随身携带通过飞机轮船偷运出岛,因此即便车辆被偷被骗,几乎也肯定是在岛上这一亩三分地上,找回来并不是难事。

其实另一件事也可印证我的猜测。我们在岛上的房间,虽然地处某酒店内,但产权却属当地一对年轻夫妇,日常服务亦由房东提供,酒店方概不参与。然而我们入住时,却被酒店收取10%的服务费。后来我们同房东偶尔谈起此事,房东极为生气,大骂酒店“一贯如此欺骗顾客”。经房东协调,我们最终拿回这笔“乱收费”,不过也足见在这小岛上,并非处处都是信任和善意,“一锤子买卖”蕴含的经济学铁律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