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八大精神 加速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建设

2013-12-29 00:00:00本刊评论员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2期

党的十八大提出, 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出的重要任务, 对于新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产业体系。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品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还十分突出。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眼长远,发挥优势,选准突破口,努力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加强战略谋划。 着眼国际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需求, 加强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明确重点任务, 完善组织管理和协调推进机制。立足应用引领, 推动融合发展, 确保自主可控, 力争在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刻调整中确立国家竞争新优势,并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变革的战略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全力突破操作系统、核心芯片、新型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核心基础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支撑能力。

三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优势,提高经济信息化水平,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应对互联网发展和应用对新时期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众信息化意识,健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四是培育信息投资与消费热点。积极发展宽带接入、移动互联网、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性服务,带动网络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信息服务。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性布局为信息消费和服务提供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加快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投资和结构层次高、带动性强的消费,努力形成继房地产、汽车之后新的投资消费热点。

五是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要加强统筹协调,一手抓信息化发展, 一手抓信息安全保障,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加强部门间分工负责和协调合作, 健全横向覆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纵向覆盖技术、产业、标准、法制等领域的管理体系,确保重要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六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安全与发展、产业与应用的关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遵循产业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投资、贸易、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全社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