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出生在山东农村,家里人口多,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虽然不能上学,但是莫言特别迷恋读书。有一次,莫言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钻到草垛里读书。他从草垛里钻出来,已是傍晚。由于耽误了放羊,他心里很恐惧,心想一定会遭到责骂,可没有想到,母亲看看他忐忑的样子,只是宽容地叹息一声,那一刻,莫言心中很是欢喜。他也因此对宽容感触尤深。
46tUxsjSSjMPTSSZpxJm4A==一次,他找人装修房子,钱花了装修效果不好,他也不抱怨,再找人重新装修。莫言的宽容,还表现在出版社欠他的稿费上,他顾着朋友面子不愿去要。其实莫言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追求,在他看来吃饱穿暖,有地儿住,挺好。
创作至今,莫言的文字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渐渐变成沉思后的人生剖析。面对这样的变化,莫言坦言,“年龄越大,我对他人的理解也更宽容了”。《蛙》是莫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在台湾版《蛙》的序言里,有这么一句话: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对此莫言解释说,我们过去都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拿放大镜寻找别人的罪过,很少有人认识到自己的罪过。“人只有认识到灵魂深处的阴暗面,才能达到对别人的宽容。作为作家,应该对他人抱有同情心。哪怕他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哪怕他无中生有地造我的谣言,哪怕他将唾沫啐到我的脸上。因为他本来可以成为好人的,成为恶棍,是他的最大不幸。如果能达到这一高度,才是真正的宽容,才能达到真正的悲悯。”
由此观之,宽容实为莫言成功的一种智慧。学习莫言的宽容心态,我们还会迎来更多的惊喜。
编辑/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