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艾滋病正在成为一种慢性病。作为一名普通人有必要了解一些艾滋病的传播特点等基本知识,防患于未然。
艾滋病传播的新特点
《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披露,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其中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男同性传播是造成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感染艾滋病的学生中,同性传播比例已从2006年的8%,上升为2011年1月~9月的55.5%。调查发现,有87%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6个月与多个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只有44%的男男性行为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目前,男男同性传播多分布在大中城市以及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
艾滋病正在变成一种慢性病
感染艾滋病对个人来说无异于人生的“大地震”,发现前和发现后整个生活方式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有危险行为,也不愿意去做检测。因为歧视和冷漠比艾滋病本身更有杀伤力,使他们看不到希望。如果知道他(她)是一个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没有几人能和他(她)吃饭、握手、拥抱。出于种种顾虑,一些人宁愿迟一点发现,少受一点心理折磨。这样的困境,折射出“社会的艾滋病”,若不“医治”,艾滋病的问题还将在其他类似疾病上继续上演。
艾滋病正在变成一种慢性病,是因为就像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用降压药控制高血压一样,艾滋病感染者坚持抗病毒治疗,若治疗理想可以活到平均寿命。
艾滋病防治的难点主要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新发艾滋病感染人数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2007年为5万人,2009年和2011年均为4.8万人。社会歧视仍然严重,我们还没弄清楚消除歧视的有效方法。目前艾滋病防治的工作团队,以生物医学背景的人为主,面对艾滋病人的心理、社会歧视等问题还存在短板。同时,城市化带来的人员流动性增加,婚前、婚外性行为逐年上升等因素,使得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他人。
预防艾滋病要守好三道屏障
第一道屏障是安全套、杀微生物剂。一对异性夫妻,一方是艾滋病感染者,另一方是健康人,如果性行为中坚持用安全套,10年间感染机会小于10%。第二道屏障是性病治疗。一个人如果得了性病,就意味着皮肤黏膜发生了炎症,艾滋病病毒就更容易穿过黏膜,顺利进入体内并繁殖。所以发现性病一定要及时治疗。第三道屏障是高危行为的预防和后补。如果能够预测到高危行为,最好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已经发生了高危行为,短时间内服用抗病毒药物的阻断作用也非常明显。
据《健康生活报》
编辑/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