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一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其实质就是保守、封闭的中国如何应对产业革命引发的、西方列强推动的全球化的历史。
我把全球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全球1.0 时代(1750-1950 年)是充斥着军事与暴力的"殖民主义时代";全球2.0 时代(1950-2010 年)是被资本和技术占领的"霸权主义时代";而全球3.0 时代(2010-2100 年),将是以对话和协商为主导的"生态主义时代",在这一时期,全球面临着绿色转型。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我也将其以三个30 年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1.0 时代(1949-1978 年)是以追求政治独立为主要目标的"红色崛起年代";中国2.0 时代(1979-2008 年)是以经济腾飞为工作重点的"蓝色崛起年代";而中国3.0 时代(2009-2038 年)是以实现人的解放为主的"绿色崛起年代"。
--陈宇
全球3.0 和中国3.0 时代有着共同的诉求
《中国民商》:您如何总结和评价已经过去的中国2.0 时代?
陈宇:可以说,中国2.0 时代,在全球最重要、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就业岗位争夺中,中国依靠低成本廉价人力资源脱颖而出,全国技能劳动者为我国的经济起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与此同时,中国也付出了资源锐减和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政策的不平等,人和人之间的对立也在不断加剧。
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反映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0.22 飙升到了目前的0.48,这一数据不仅高于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水平,也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从纵向比较来看,更是高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期。
《中国民商》:如何理解中国3.0 时代实现人的解放?
陈宇:中国实现人的解放,具体来说就是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在生产发展上走向低碳经济、在社会发展上走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是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这一时期,人类历史的大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尤其是从2008 年开始,世界经历了激荡的转型期,其特征体现在:美国在衰落、欧洲在破产、非洲在折腾、亚洲在耍横、中国在赛跑。在短短十年间,中国GDP 连超世界主要强国位居全球第二,全世界都在问:
中国将在哪一年超过美国?而中国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是危机吃掉改革,还是改革吃掉危机?
全球3.0 和中国3.0 时代有着共同的诉求:更多的发展自由、更多的选择自由、更多的权利分享以及更多的利益分享。
中国3.0 时代面临的重要转型任务是建设一个在民主法制基础上,具有成熟市场经济和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社会。
全球财富战争导致全球就业战争
《中国民商》: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面临的最主要的竞争是什么?
陈宇:全球问题的症结在于财富之争。目前,全球GDP 总额为60 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5%,15 万亿美元,中国占10%,6万亿美元,其他100 多个国家分享剩余近40万亿。未来30 年内全球GDP 总额增至200万亿美元,将有140 万亿美元的新价值在全球范围产生,据国外一些专家预测,美国将占15%,30 万亿美元,中国将占35%,70 万亿美元,其余100 多国分享剩余的100 万亿美元,全球财富竞争背后就是创造这些财富的优质就业岗位的竞争,这就将导致全球就业战争。
目前,全球70 亿人中年龄15 岁以上的成年人为50 亿,其中30 亿是在工作或想找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需要一份好工作,所谓"好"工作,是指全qhb8MqopDB33GxRvywO0wGpbaXc6teMsNCGTv0I2GKw=职、有稳定收入、可靠保证、工作量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工作,当然,也是人性化的、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
而目前全球只有12 亿份这样的好工作,好工作缺口高达18 亿份,30 亿人争夺12亿份好工作,其实质是在争夺未来那140 万亿的新增价值,由此爆发的战争叫全球就业战争。
30 年来,人类的需求已经从食物、住房、安全等等,变成了对好工作的追求,以及对子女能有个好工作的追求。在今天这个世界,谁都不要再想用军事、政治、宗教,或者除了经济力量之外的一切力量来征服世界,换句话说,从现在起,谁能给这个世界提供18亿份好工作,谁就是这个世界的王。
而全球就业战争的最后结局,表现为各国人力资源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分布位置和所处态势,这种位置和态势将决定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地球上的地位。
《中国民商》: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怎样看待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劣势位置的事实?
陈宇: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重要数据,对苹果公司全球价值链价值分析表明,作为创造者苹果公司获得收益的58%,而作为制造者的中国工人仅仅获得收益的1.8%。
比如国内接连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反映了新生代工人的新诉求:公平和正义,有尊严的工作,体面的劳动。富士康公司明确表示,力图成为中国血汗工厂的终结者并领跑中国新型劳资关系转型,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更需要终结富士康。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就业从业模式再也继续不下去了,对就业质量的要求代替了就业数量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中国民商》: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就业模式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您如何定义"人才"?
陈宇:我认为我们既需要操作型人才,也需要指挥型人才,这两种人才应该并重。
上世纪末长征火箭曾六次失事,存在的难题之一是焊接,技校毕业的焊工高凤林连克96 项技术难关,保证了长征火箭的质量和安全,我常用这个例子说明,工人和工程师同样重要,国家重大核心项目(奔月、高铁、飞机、航母)的成败,均取决于高技能人才拥有程度。
技能人才是我国劳动者大军的主体,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劳动者大军的中坚力量,只要人类的最终需要是产品和服务,我们就永远需要各行各业的技能劳动者。
过去三十年的成就主要是技能劳动者的贡献,未来三十年的发展也主要靠技能劳动者。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强大而稳定的中间阶层是生产的核心和主力,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拥有者,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中国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魔咒,超越刘易斯拐点的影响,真正确立多数民众的支持,就要坚定地把哑铃型社会(两级分化对立)改造成橄榄型社会(中间阶层为主体),其中关键就是中国高技能劳动者的中产阶级化。
社会呼唤乔布斯这样的产业创新型企业家和高凤林这样的技术创新型生产者。
《中国民商》:中国3.0 时代应实行怎样的人力资源战略?
陈宇:中国的发展将逐步走向依靠拥有高技能、高知识、高自主、高创造、高责任、高贡献的素质;同时拥有高回报、高福利、高保障、高稳定的条件的劳动者队伍。这种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途径就是让绝大多数人,从学校里的孩子到企业里的员工,都能对我们的制度和政策基本满意,都能通过自己求学求职、学习工作的切身经历,感受到人人享有平等机会、处处呈现社会正义、每一个人都有成长、成功的广阔空间。
对生产力变革反应最灵敏的地方是职场
《中国民商》:劳动者队伍的培养和中国的教育改革息息相关,您认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核心是什么?
陈宇:从李约瑟历史之谜到钱学森现实之问,都在拷问中国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有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代表公平、正义,代表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现行的教育制度没有大问题,即使有问题,也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代表落后、保守、反科学、反规律,与现代社会进程和人才培养方向背道而驰,对此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做法:一是教育和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应对教育测量和国家考试,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记忆、背诵、重复,以熟练掌握现有知识和规定技能,并以此为尺度对学生进行社会分层;另一种是教育和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ayMNXFUHLHpteWljocDRL6+XDa+C4Ou8uZ2swAe5dY=造性,实现人的职业化和社会化,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索、质疑、挑战和发现,是学习者自主的创造性活动。
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和做法背后是对人的生活、人的发展、人的职业化和人的社会化的意义、方法和途径,根本不同的理解。
孩子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是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挑战精神,这恰恰也是创造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而以训练记忆力、背诵力、机械重复力为主要特征、以应对考试为主要目标的中国教育,把一切创造创新型人才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民商》:全球3.0 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应怎样打好这场就业战争?
陈宇:工业时代的生产模式是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而信息时代的生产模式是全覆盖、个性化、高价值。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知识冗余的时代,信息不再是财富,知识不再是力量,根据瞬息万变的社会实际需要,能动把握和高效运用特定信息、创造有价知识,才是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存发展之道。
对生产力变革反应最灵敏的地方是职场,职场是人生的硬约束,也是教育的硬约束,因此,聚焦职业化、促进职业化、回归职业化,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职业化,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面对极速变化的世界,中国经历的六十年巨大变动覆盖了全球数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历史阶段,据有关专家统计,2012 年产生的新信息总量将超过历史上5000 年信息量之和。
世界到了新生产力革命的前夜,全球化网络数字技术引爆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上支付、云计算正迅速颠覆我们熟悉的一切,同时飞快创造出我们不熟悉的一切。因此,信息时代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今天的教育和学习,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能在将来从事今天尚未出现的工作、掌握今天尚未问世的技术、解决今天尚未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