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要闻

2013-12-29 00:00:00
世界博览 2013年24期

@头条博客 :【@世界博览:在南非见闻的曼德拉家族】在比勒陀利亚市区街头,问约十位路人“对曼德拉家族知多少?”没有人不知道,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虽然曼德拉在1999年功成身退,但家族在南非依旧享有"第一家庭"荣耀。但现实是这个家族没有后人能够接过这位南非精神领袖的“接力棒”。

@星伊粟_TT:小时候爸妈把我关在家里,高高的书柜上图文并茂的《世界博览》是识字之初的我最爱的杂志,它带我认识世界,那个时候知道了老鸭,喜欢上了老鸭,至今已是十几年了。

@哲思新语:《世界博览》杂志刊登的《一个父亲给女儿的33条人生常识》一文,看后感触良多。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深遂的哲理,有的是深沉而内敛、平凡中蕴藏伟大的父爱!我想把这三十三条人生常识推荐给每一位女儿和儿子,每一位将要成为或已经成为人父、人母的人,或许能给您一些人生启悟和收获。

@兔子咻_地一下变成一朵白云:爱好,就是爱做的事,得到的快乐是最重要的,不一定非要做的多么出彩。从小到大周围都有好多小伙伴,在各种“爱好”上都要拿成绩,累的喘不过气。——评《荷兰的“熊孩子”》

@liuxing1979:当我们都在涌向“国考”的时节,@世界博览《欧洲工作无贵贱》让人深受启迪。国度、制度不同,价值观、世界观不同。而我们经常唠叨的“价值观、世界观”在现实面前又往往碰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唯有一个可以解答或自嘲的便是“特色”!

@善良的夜色:我十岁时开始看的杂志是《当代》、《十月》、《世界博览》这种纯文学,王蒙、铁凝的文章很多;二十岁看《读者》、《意林》、《格言》这种励志类杂志,虽然都是转载,也不失小清新格调;三十岁看《博客天下》、《三联周刊》财经时事类。现如今不惑之年看的是《米老鼠》、《儿童文学》。我逆生长啦!

@菩提的微笑:想给早儿订杂志,拿了目录,有点吃惊价格。从会识字开始,我就看着《红领巾》、《青年文摘》、《世界博览》、《读者》长大,再大点就看《参考消息》、《环球人物》、《21世纪财经》、《瑞丽家居》、《世界时装之苑》、《设计》……这在二十、十多年前也不是小开支。说起汗颜,谢谢我的老爸老妈!

@唏哩呼噜tx:看了14期世界博览采访查小欣,觉得她也颇有长处,不是印象里的八卦乱说。关于香港的报道也适用于奔向2049的武汉。都市人都不容易,走下去还是有变化进步。

@小包:第一次知道卡帕是在初中,那时的世界博览有唐师曾的专栏,不定期的从伊拉克发回来刊登,然后知道了卡帕是他的偶像,然后我翻阅各种资料,对卡帕有了深入地了解,然后他也成了我的偶像。那天看记录频道放的到中国去,里面有一段是关于他的,让我了解了一些过去不曾了解的他。

@LuLuWang:用荷兰文写《婚外情》小说, 并为《世界博览》和《世界知识》写专栏,介绍本人几十年来在欧洲的见闻趣闻。请关注这两本高品位且通俗杂志!露露在荷兰doetinchem剧场做有关中国文化讲演后回家睡觉去。 摄影师:t.bens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