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笔者在语文园地耕耘近20年了,多年的学习探讨使笔者对这门学科情有独钟,深感她既是打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更是繁衍传递自然美、人文美、心灵美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师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认识美进而创造美,使灵魂得以净化,身心得以平定,情感得以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深厚的精神底蕴。
有的语文教师讲,我也注意挖掘了教材中美的因素,也注意了在授课中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美育,但是,时常感到有画蛇添足、装腔作势之嫌,有启而不发、无能为力之举。我们说美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它是通过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引动情感的激荡,造成情感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遵循美的规律、美的原则,自然渗透,方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和体会。
一、遵循审美经验的过程
审美经验,简言之,是人们欣赏美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审美经验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高潮阶段、效果延续阶段,三个阶段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逻辑上互为因果。审美经验的过程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必须遵守的规律。有的教师在欣赏、分析文艺作品时,时常将审美过程倒置,这既违背认知规律,又不可能产生审美愉悦,更谈不上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提高。比如,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时,如果教师不是首先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形、声、色、情纵横交错的字里行间,跟随作者从山下到山上,用整个身心去拥抱那清秀美丽的审美对象,进入审美知觉阶段的话,就不可能获得感性的愉快,进入审美认识阶段,更不可能作出审美判断,体会到文章中意蕴的隽永意味。而生硬地将分析判断置前,实际上是用灌注法破坏了美感。还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忽然加入大量语法、词汇解释,把赏析课讲成语法课、结构分析课、虚词课……这种支离破碎的穿插完全破坏了审美经验的过程,学生根本进入不了审美的忘我状态,美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谈。
二、关注日常意识的中断
审美初始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日常意识中断,没有这一中断,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注意并伴随审美期望的产生,课堂中的美育也就不可能实施,高级阶段的审美经验便不会发生。通俗地讲,没有学生神智的专注,美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课堂教学中要想造成学生的日常意识中断,就必须营造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或“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境界,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中断,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事物。方法多种多样,例如,(1)震惊式。讲《守财奴》时,教师先介绍一个典型细节:葛朗台老头已奄奄一息,教士给他做临终法事,当他看到镀金的十字架在脸上晃动,突然跃起身想抢夺,一个挣扎,他就咽气了。这一超乎寻常的细节,将学生的注煮力集中到这一形象上来。(2)感染式。教师可运用图片、电视、电化教学等手段直观显示形象,使学生在感官的驱使下诱发思维形象;可根据文章摹声状物,将学生引入场景,引入意境,使学生在饱含情感的语言、音乐中激起感情的共鸣。(3)设疑式。疑问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让人专注思索。比如,讲《石钟山记》时,教师可设疑:明明是山,如何以钟命名,其中有何奥妙?通过架设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审美对象上来。指导审美的方法很多,不一而足,但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不管运用什么方法,均须是文章特定的审美对象使学生的日常意识中断,而不是其他。否则,不是画蛇添足,就是造成思维的散乱,根本达不到思维专注的目的,审美阶段的高潮就不可能出现。
三、创设符合审美客体的课堂氛围
这里讲的课堂氛围主要指的是情感氛围和语言氛围,它们必须受审美客体的制约。我们说美育就是要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审美客体,要引发学生的情感触动,引发情绪动力,不创造符合审美客体的课堂气氛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课堂情感氛围在一片喜悦之中,学生怎么可能体验到祥林嫂的悲凉;如果课堂情感氛围非常凝重,学生怎么可能体验到《雨中登泰山》中那细雨蒙蒙、乌云四合、飞瀑喷溅、云海茫茫、层峦叠嶂的雨中泰山的美妙绝伦。所以,教师必须创造一种符合审美客体的情感氛围,以点燃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之火。可以这样说,情感是美育的动力和中介,没有情感就没有美育。而我们说的语言氛围主要指的是教师语言的声调、节奏、用语。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为创造符合审美客体的情感氛围服务;第二,将文章变为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形象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感情要饱满,节奏要适宜,用语要恰当,情绪的调动要有板有眼,节奏鲜明,自然和谐,包括教态都要自然适中、端庄大方,切不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那都是不美的,都是不可取的,都会破坏课堂氛围。总而言之,不管是婉约、豪放,还是典雅、诙谐,课堂氛围必须符合审美客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审美对象的形与意同审美主体的喜怒与爱恶的主观感情色彩融合在一起,形成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精神上感到愉快,获得某种美的享受,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审美效果。
四、把握教材,突出审美点
一般讲,文章的审美点就是教学的重点,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审美点,突破审美点,是我们进行美育的关键。比如,讲《荷塘月色》时,如果我们把握不住“月色”这个审美点,就不可能体验到景物幽静朦胧之美,就不可能体验理解作者那绵绵愁绪。如果不抓住文本描绘的意象,不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就不可能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选好审美点,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突出重点,不能无处不美,那就取消了美,课堂上的美育就处在了无序而散乱的状态。因此,对一篇文章的审美教育必须要有重点、有区别,有主次之分。
五、要严格遵守审美教育的原则
审美教育的原则有两点:一是直观性原则,二是相互性原则。美育不是通过冷静的理性推理、判断去进行,而是通过一种热烈的、丰富的、令人愉快的体验去获得,是通过头脑中形成的思维意象去获得的。而这种意象是学生通过感官对文章特定的审美对象反复审视、体验的结果,形不成意象,就谈不上审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将“抽象”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生动的模式,这是美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直观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力运用道具,讲究板书,尽量使用现代视听等教学手段。再有,美育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而在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是靠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来完成的,所以相互性是美育的又一条重要原则。美育不带任何强制性,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发挥主导作用,像朋友一样和学生平等交流,尽力创造一种有形象、有节奏、和谐生动的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其美育渗透是它的艺术精品之一。它也有其艺术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遵循美的规律和美育原则,形成由具有不同表现手法而组成的、和谐统一的、富有魅力的形式。在今天的课改中,美育渗透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
(作者单位: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
(责任编辑: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