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高投入 课堂才有效

2013-12-29 00:00:00赵燕樊珺王瑶
中国教师 2013年21期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投入,投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一堂课是否有效,因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投入状态以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呢?笔者以贾慧冬老师所授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节课为例谈几点认识。

一、学生学习投入状态的三种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投入状态可以分为三种表现:第一种是非常投入,表现为深度倾听,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目光追随教师,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高效完成作业(任务),能够提出质疑等。第二种是一般性投入,呈现为一般性的倾听,注意力有时会分散,目光有时会关注与课堂无关的事物,在独立思考或自读课文的时间里有小动作,不会积极思考,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能提出质疑。第三种是不投入,表现为处于课堂学习氛围之外,不注意教师在讲什么,目光游离不定,做小动作,说话,开小差等。

以上这三种表现在课堂中均会出现,而且会随时发生变化,学生往往在他感兴趣的环节中学习状态非常投入,在他不感兴趣的环节中精神则游离于课堂之外。实际上,尽管一堂课只有短短40分钟,但要让每个孩子自始至终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确实有一定难度。

二、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状态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状态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1.学生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的影响

由于心理和生理特点,小学生难以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这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投入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贾老师所授《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三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往往最好。学生会对一堂刚接触的新授课产生好奇与新鲜感,这使得他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学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较好的学习投入状态。而在临近下课的几分钟内,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最差,数据显示,有将近20%的学生处于非投入状态。

2.教师个人魅力与教学艺术的影响

(1)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首先,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常会听到学生议论之所以爱上某一门课是因为喜欢教这门课的教师。学生喜欢上这一门课,课堂学习状态自然会好。在《我爱故乡的杨梅》的课堂上,听课教师都能感受到执教者贾老师灿烂的笑容、和蔼可亲的话语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大大减少了课堂学习非投入状态的出现。

其次,教师心态要从容,心态从容的教师周身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当教师静下心来,从容地上课,坦然地面对学生时,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我们发现,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下听课状态会更好,思维会更活跃,课堂教学中也会生成更多亮点。因此,从从容容上好课,不仅是指教师从容自得地好好上课,也指师生共同生成一堂精彩的好课。

(2)教师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投入状态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息息相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技能。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投入状态。

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学段的教学都要把握本学段的教学目标以及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的学情而言,如果教学设计过难,学生在课堂上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积极思考,注意力就会发生改变。同样,教学设计过易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跳起来摘果子的过程,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只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课堂上。

贾慧冬老师执教的这四次课例,总体上把握住了三年级的教学目标,但前两次的课中,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问题。例如第一次课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杨梅的颜色、味道、形状哪个更具吸引力,这是一个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学习时,基本上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以外的事情,这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无效而告终。这就是没有把握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得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投入度自然就很低。

其次,学习任务目标要明确。学习任务是否具体、明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投入状况。在进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之前,教师都应该以简6e102d63478659902e21c463c802edf0明清晰的语言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同时,学习任务要难易适中,面向全班所有人,让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前两次的课例研究中,贾老师的问题多而细碎,整堂课居然有六七十个问题,不停地追问使得整个教学流程支离破碎。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前面的问题还没有消化,后面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在最后一次课例研究中,当问题锐减到20多个时,学生的学习任务清晰明了,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习才更加地投入。

再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当学生疲惫或注意力难以集中时,教师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如出示图片、视频,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保持较高的课堂投入状态,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在最后一次课例研究中,贾老师的课堂上出现了若干次小高潮,在每一次高潮落幕,学生注意力即将游离时,贾老师均采用了合适的、有趣的教学形式成功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生朗读课文疲惫时进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展示精彩发言过去后欣赏图片,看似无奇的设计却令课堂教学活跃而有效。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去领悟、去主动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受新的知识。

最后,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应多样化。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富有个性化的评价语言会激励学生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中,他们会期待下一次的回答。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面也要放宽。那些位置在靠墙、后排等距离讲台较远的学生容易被教师边缘化,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置之不理,他们的注意力肯定会游离于课堂之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更要格外关注那些易被边缘化的学生。

在课堂中,管理不是压制,教学也不是将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只有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才会真正地学有所获;只有学生以非常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我们的教学才会取得有效的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团结大街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