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课例研究是在传统的听课、评课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观察工具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分析与反思改进。它有效克服了传统教研活动中课堂观察的主观性、随意性、模糊性的缺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校渗透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将学校文化落实到教师、学生的行为上,课例研究成为有效的途径。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团结大街第四小学将儒家“慎独”思想,作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历经7年的实践探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如何将“慎独”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文化中wL4Ch7jZhIdGzcodYsTLjQ==,是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学校开展了课例研究活动。此次课例研究活动为期一个月,由年轻教师贾慧冬老师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级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从第一次课到第四次课,经过四节课的观课、议课,贾老师经过了质的蜕变,课堂内容与活动从机械到流畅,从平淡到精彩。各位听课、评课的教师也收益颇深。本期《特别关注》从不同角度呈现各位教师在此次课例研究活动中的收获,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