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殡仪 服务社会

2013-12-29 00:00:00罗书宏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10期

在采访香港仁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徐秉辰之前,记者通过翻阅资料已经了解这是一位年少有成的企业家,但是见到了徐先生本人,还是吃惊于其低于实际年龄好几岁的青春外表。殡葬服务,总给人暮气、晦暗之感,很难把这个行业与眼前这位年仅36岁的徐秉辰联系到一起。

采访时间安排得很早。2013年3月22日早上9点多, 位于64层的酒店餐厅迎着北京的朝阳迎来了不多的几位客人,徐秉辰先生坐在餐厅最深处,他走过来,很有力地握手。

对很多人而言,对殡葬的认识,可能大多都来自影视作品,比如《入殓师》、《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徐秉辰选择这一行业,“就是因为年轻才敢做”。他希望通过仁智集团同仁的努力,可逐步改变殡葬行业,将这个被认为是厌恶性行业、被批评为黑箱操作的行业,改变成为经营模式透明化、受社会尊敬、大众接受的行业。

“时代在进步,我想改变”,徐秉辰称,“有朝一日,我死后,都不想再用旧式殡葬”。这位殡葬业老板相信,改变是“逆流而上”,需要多年去发展才能成功。

一名优秀投资人的养成

徐秉辰1976年末在上海出生,6年后他随父母移居香港。在香港读完中学后,徐秉辰赴美入读纽约州立大学(Binghamton School)会计系。正在读大三的徐秉辰已在IBM任职,时薪18美元,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超人的能力。与此同时,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金融。

大学毕业后,徐秉辰通过先后在安达臣及安永两大会计师行时为两年的任职,拿到了注册会计师执照,由此他就追寻“创造历史”的华尔街金融之梦去了。

要打进华尔街是件比较难的事情,在Scott Roth的慧眼识才下,徐秉辰终于突破这一行对非白人年轻人的偏见,磕磕绊绊进入Sagamore Hill Capital公司。经历了一年的虚心学习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个管理一小笔资金的机会。当年正巧赶上汇丰收购Household ,他发现Household有一批总值5亿美元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将近到期,如悉数兑换,市值会大于原面额。于是他们动用4000万美元,收购市面95%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到2003年5月,短短半年内,获利3000万美元。之后他又用同类方法,购入10只股份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当年合计套现1.5亿美元,并由分红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

“那是一个很特别的套利机会,金融学理论上有一种没有风险的套利,比如同一只股票在两个交易所里同时交易,中间如果有差价的话,就可以买进卖出,套利不会有任何风险。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论,但是在现在的金融市场里基本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个没有风险的套利机会,在华尔街创造了一个传奇。”

由于这个案例是如此特别,不久后即被选为哈佛商学院的MBA课程的研究个案,徐秉辰也被请去与那些工商管理硕士进行交流。

2004年年底,徐秉辰和他在Sagamore Hill Capital的老师Scott Roth一起辞职,成立对冲基金Severn River Capital,年回报率约13%。但是徐秉辰不满足于此,他想用自己的钱去投资。一年后,徐秉辰回到了香港。

淡出资本,转做殡葬业

2006年,徐秉辰出资1466万元,取得嘉利盈公司(现名太阳国际资源)73.3%的控股权。随后,他开始以对冲基金经理的专业眼光为这家公司寻找投资项目。

徐秉辰看好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殡葬业,“看似很冷门,其实这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基本上搞殡仪的不会亏钱,最起码不会受金融风暴影响!”徐秉辰笑道。

2006年11月初,徐秉辰宣布收购香港持牌殡仪商祥盛,之后嘉利盈成为“神仙股”,一个月间股价从0.25元被炒至2.0元,徐秉辰也因此一度成为香港创业板块壳王。到2008年下半年,股价虽跟随大市回落,市值却由3000万元涨至逾10亿元,足见他对冲基金经理的功底。

徐秉辰最初的想法是,打造全港第一只殡仪概念股,并借势进军内地殡仪市场,希望在内地收购墓园,目标成为全中国的“殡仪之星”。

早在2002年,他以基金经理身份到美国一家殡仪公司调研,发现该行业在国外很被看好,“管理服务精细,易复制,现金流好,银行愿意借钱。全世界还没看到墓园或者殡仪馆倒闭的。在国内,这行的竞争更小。”国内区域性强、服务水平低的现状,让他看到创立全国品牌,制定行业新标准的巨大空间。在冷门中找机会,似乎也是徐秉辰至今的重要心得。

“与其他房地产投资项目相比,这一产业的税收较少;其次,人口老年化趋势很明显;最后,购买墓穴皆是一次性付款,没有后期的结算风险。”

然而这个宏伟目标却因内地对殡仪市场的各种限制而搁浅,这让他只能转向其他项目,如软件开发、菲律宾度假村、印尼铁矿等。还好,这些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内地殡仪市场种种门槛,让徐秉辰讲的故事成为泡影。此后他决定在国内外深入考察,并采取更为稳健的方式进入。“新建墓地或对收购墓园控股权,需要严格的行政审批,从民政拿到批文,再向国土要指标,这个难度非常大。拓展又离不开业内资源”,徐秉辰说。

步步为营,进军大陆殡葬市场

2007年,徐秉辰将嘉利盈以不错的价格转手,同时购进他的第二家上市公司——香港讯通控股,这是一家以展览为主业的公司。

讯通旗下展览业务现时占公司营业额约九成,然而徐秉辰表示,该业务自金融海啸后处于亏损。成功购进香港讯通后,徐秉辰立意让公司未来从展览业务转型主营墓园业务。他透露,个人自三、四年前已接触殡仪业,并认为内地殡仪业有很大发展潜质,风水好的墓穴十分抢手,且经营风险不大,希望未来墓园经营业务能占总营业额九成比例。

2008年,他碰到了苏州一家墓园的老板段律文。段是加拿大籍华裔,本在国外拥有自己的零售企业。该墓园本在其兄名下,后因变故经营受挫,段律文接手后,生意日渐起色。他手中的Era Investment拥有苏州名流陵园实业75%股份。

段律文与徐先生理念相近,经过两年多磨合探讨,双方决定合作开拓市场。2010年10月,香港讯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代价1.08亿港元(当中的4000万元代价由现金支付,余下6765万元由讯通向卖方发行可换股债券支付)收购Era Investment 50%的销售股份及销售贷款。

徐秉辰入股后,对名流陵园硬件和服务进行了全面改造,在陵园沿山而建的台阶两边,加装了长约数十米的手扶电梯。

徐秉辰认为,苏州该墓园的墓穴售价可达每平方米2—3万元人民币,管理费约为地价的二至三成,另外还将提供其它殡仪服务。段律文也在2012年表示:“陵园今年的营收预计将达到2000万元,比去年翻一番。”

2010年,仁智国际集团以1780万港元,收购广东怀集县占地约11.73万平方米的万福山殡仪馆70%的股权。不久又以2000万元人民币代价获得贵州毕节一家13.33万平方米的新墓园和殡仪馆60%的股权,“贵州这个案例非常特殊,我们是10年来唯一申请到墓园牌照的外资企业。”

2010年11月24日,讯通控股有限公司易名为仁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由此公司正式确认以殡葬为主业。实际上,目前拥有3家以上墓园已经算是业内的大公司,国内较知名的上海殡葬管理中心,旗下也不过拥有三个墓园,三个殡仪馆。

仁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现在拥有充裕资金,但长线发展不排除再有集资需要。徐秉辰说:公司当前仍在物色内地墓园,现已对另外5个墓园有兴趣,主要位于人口密集的一、二线大城市。徐秉辰表示,集团将争取在未来5年取得内地5%的市场占有率。

明码实价,打破殡葬业

“暴利”印象

亲友离世,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令人悲痛的情况,如果再面对毫无准则的丧葬服务定价,对家属而言更无异于趁火打劫。由于管理无序、价格混乱、行业垄断、厚葬成风成为行业最突出的弊病。基金经理出身的徐秉辰,希望改变这种现象,“旗下内地所有墓园收费,定价都明码实价。”透明化的价格,也是其公司最大卖点之一。

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人,这个数字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继续增加。按照目前人均2万元的消费标准,殡葬行业每年的消费额在2000亿元左右。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墓地价格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幅度上涨。根据中国殡葬协会的统计,国内目前约有3700多家殡葬单位,其中80%以上是政府经营,“民营企业中有些殡葬企业是家族式,有些是原打算做房地产后改为墓园的。”

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规范殡葬服务、产品、公墓等收费项目,并对非公益性公墓指导定价。

尽管有人担心趋严的政策,会影响到仁智旗下一些定位高端墓园的经营,但徐秉辰对此表示乐观,“现在的问题是,‘酒店咖啡’和‘平民咖啡’一个价,规范后有助于市场更专业和多元,帮助行业撕掉‘暴利’的标签。”

苏州名流陵园一度被指建造超过国家标准的豪华墓地获取暴利,段律文解释说:“其实很多客户一味求‘大’,但我们经常是拒绝这种要求的,而更倾向于与客户沟通,通过了解逝者的生前经历、背景,做些个性化设计,甚至亲自撰写墓志铭。有一些产品,比如塔陵,会针对当地低收入家庭,价格低廉。今后还要进一步推动树葬、草葬等国家提倡的形式,不是说钱少就不需要尊重。”

“暴利”一词,让徐秉辰和伙伴们很排斥,“一个市场中的行业,不会允许长期的暴利,那不可持续。我们都很清楚,也不会以此为目标。”

目前,仁智国际集团在内地拥有三个墓园。其中苏州主打高档墓园;贵州墓园则与当地殡仪公司合作,由对方提供殡仪服务;而广东怀集墓园,亦兼营火葬业务,总0453468a738037b5317196bc087227e1占地约30万平米。收费方面,苏州一个墓穴价格约5—6万元;贵州、广州则约一万余元。另外,会收价格的5%作为10年的管理费。

至于香港方面,仁智将于8月推出丧葬服务套餐,提供一条龙丧葬服务,价钱亦会透明化。徐秉辰说,公司会推出更多简单化的服务,例如部分消费者未必喜欢过多的繁文缛节,公司不会强制客户购买不需要的服务,希望让更多人“死得起”。

酒店式服务,重塑殡葬行业形象

徐秉辰声称数年内跑遍了国内70多家墓园,对行业有很多构想。其中,改变国内价格混乱的现状,是其给股东描绘的愿景之一。他是否能兑现这样的承诺,尚不得而知,但是其公司的构架设计和策略规划,或许让人对这个故事持有期待。

2011年3月,仁智国际引进 AXA Direct Asia II,L.P.(安盛亚洲直投基金,“AXADA II”)成为仅次于徐秉辰的第二大股东,于2011年5月完成向AXA发行总值125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募得9500万港元。安盛在欧美的模式包括投资殡葬业,并将墓地合并在保单中一并销售,以获得额外利润。

AXA Direct是英国的投资公司,主要是向位于亚洲及澳洲的公司进行私募股权投资。据徐秉辰介绍,欧美地区保险公司一贯的商业模式是投资殡仪业,并把墓地合并在保单内一并销售,以获额外利润。他表示,未来将在内地发展结合保险营销墓地的商业模式,并相信这将会是殡仪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引入安盛,目的之一就是将保险+墓地的商业模式带入中国。”徐秉辰说,“但这种‘生前契约’的模式何时能够推广,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内相关政策走向。”

Richard Connell近年被徐秉辰聘为公司董事会高级顾问,帮助仁智引进国外的殡葬服务模式,他曾是英国最大殡葬企业Dignity plc的前主席,在私募业亦有建树。拥有十多年殡葬业高管经历的Connell被徐秉辰寄望带给仁智国际化运作理念。

徐秉辰的想法是:先通过兼并获得直营墓园,模板做出来后,再输出品牌,通过委托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行全国拓展。

徐秉辰说:“在他的蓝图中,国内的成熟陵园,不仅要肃穆,也要美,像景区;殡葬业不再“黑”,而是一个优雅、高品质的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