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新疆巴州大发展

2013-12-29 00:00:00张泰陈耀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15期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城镇化水平为51.27%,而从世界上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都很高,我国距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明显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加速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我国未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巨大潜力所在。工业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而城镇化反过来可以为工业化提供动力与保障。因此,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仍需要立足国情,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促进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

新疆地理位置特殊、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实现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新疆经济快速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新疆城市、城镇间往往距离较远,而且为戈壁、沙漠等阻隔,严重制约了新疆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这一点在南疆地区尤为明显。因此,需要结合新疆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索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率先在有条件地区实现重点突破。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处南疆,是南北疆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和静县,人口较为密集,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更好,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和后劲十足,较为适宜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城市,以此带动巴州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以和静县为中心带动巴州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新疆巴州最近提出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力争五年内把库尔勒建成新疆重要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做大和静、若羌、轮台三个副中心城市,构建“一中三副”城市格局,形成“四个层面”的现代城镇体系。可以说,和静县已被明确为巴州副中心城市,其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潜力等都在巴州北部四县中居于领先地位,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效应将更明显,可以在推动巴州以至南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应以和静县为中心,建立巴州北部城镇群和工业集聚区,形成加快巴州以至南疆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和静县是新疆的地理中心,周边与乌鲁木齐、昌吉、伊犁、阿克苏、吐鲁番等地区15个县市相邻。南疆铁路横贯南北,国道216、217、218线和省道206、301、305、321线穿越境内,县乡公路基本配套成网。可以说,和静县不但天然交通位置优越,而且经过后天的发展建设,铁路、公路交通交互成网,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路体系。

(二)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和静县处在东西天山结合部多种矿产资源成矿带,境内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29种127处,优势矿产有铁、铜、金、铅锌、菱镁、石英石、大理岩等,潜在经济价值超过6000亿元。铁矿资源优势尤为明显,已探明储量9亿吨,远景储量29亿吨,铁精粉产量很快将能够满足500万吨炼钢需求。全县有耕地60万亩,尚有未开发宜农荒地8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077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地表水总径流量近60亿立方米,地下水近5亿立方米;区域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81天,日照时数达3049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56.8千卡/平方厘米。

(三)旅游景观独特,文化底蕴厚重

和静县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雪山草原,河流沼泽,湖泊清泉,森林寺庙,冰川岩画组合良好,景观资源品位高,巴音布鲁克更是高质量的生物型和风景型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和静县是巴州蒙古族,包括东归英雄土尔扈特后裔的主要聚居地,境内有藏传佛教圣地巴伦台黄庙、末代汗王府以及察吾呼沟古墓群等文化景观。

(四)现代工业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巨大

和静县近年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2.72亿元,增长3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5%。工业发展速度更快,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40%;一批大型重化工项目正在建设,主要优势行业有钢铁、矿产、电力能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钢铁生产能力将达到500万吨。和静县工业园区是自治区级工业园,“一园三区”总面积62.4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目前已经入驻企业63家。

二、对推进新疆巴州和静县城镇群和工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设想

一是支持和静县改县设市。目前和静县城规划面积为40.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2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和静镇从事非农产业人口9.1万人。总体来看,和静县的城镇化水平和人口结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等都已具备县改市的条件。新疆地广人稀,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考虑,有些指标也可以从实际出发,适当放宽。预计到“十二五”末,和静县城建成区可达3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接近20万人。如果包括其他三县的迁移人口,和静县“十二五”末县城建成区的规模更大,人口更多,城镇发展水平更高。

二是加强城市规划,增强城市功能。要按照把和静县城建设成为巴州北部次中心城市的目标,摆脱过去县城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的限制,重新规划设计县城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以建设“新疆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新疆最大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新疆优质甜椒生产基地、南疆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奋力打造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协调进步、文化彰显魅力、生态环境良好、最适合人居创业发展的“东归名城”。完善基础设施,做到既“宜业”也“宜居”,提高中心城区综合带动能力,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能力,提高旅游业等的服务接待能力,提高对区域经济的配套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改善园区软硬环境,促进工业集中发展。要提前规划布局,促进县内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逐步延长产业链,形成分工配套体系。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争达到“六通一平”的硬件标准,并逐步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事业;要统筹巴州北部四县经济和产业发展,推动和静县与其他三县和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建立工业园区,有计划地形成一些专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共同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和静县与其他三县、兵团可以签订工业园区内的工业增加值、税收等的分成协议,运用经济手段共同促进区域工业和经济发展。建议将和静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园区,目前新疆南疆地区整体上产业园区建设滞后,对投资商缺乏吸引力,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较弱;而和静条件相对较优,并且已有很好的基础,希望上级部门予以考虑。

四是赋予差别化政策的先行先试权。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抓紧落实差别化经济政策支持新疆发展要求。和静新型工业化已走在巴州的前面,目前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瓶颈对和静新型工业化发展形成了掣肘。因此,和静在落实差别化政策上应当先行一步。其中最重要的有:发展大工业项目在使用戈壁荒滩,实行“两免”政策后土地不能抵押融资的现实问题,争取给予特殊安排,使其能够搭建融资平台。在降低工业电价、钢铁项目审批、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补贴、铁矿资源税改革、园区基础建设投入、人才引进及职业培训等方面,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张泰,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教授。陈耀,中国社科院工业所产业布局室副主任,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