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月18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全社会热切期盼改革取得新突破。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区、各行业都在不断大胆探索,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北京市、上海市等有关单位介绍了各自在不同方面的改革举措,本刊分两期摘要报道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以供各地区、各行业借鉴。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于2012年成立,承担9项重点职能。其中,核心职能是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资产监管,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指导推进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文化资产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指导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建立文化技术创新体系、统筹要素市场和投融资体系,推进文化、资本、技术融合发展;统筹产业规划,促进首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市文资办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改革新思路、新做法,推动了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迈进。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改革体制机制,确立国有文化资产框架体系
坚持“管放结合”,建立国有文化企业投资监管、领导人薪酬、产权管理、经济审计等制度,为建立健全国有文化企业监管体系奠定制度基础。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解放思想,放手市场经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北京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需要,组建北京文创国际集团、北京文投集团、北京国际广告传媒集团等市场主体,加快结构布局调整。加快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转制进程,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不断深化。增加北京演艺集团、千龙网等资本金,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股权结构。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国有文化资产框架体系初步确立。
(二)完善要素市场,构建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企业融资难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发展和活力释放。其中,既有轻资产和信贷体制的影响,也有要素市场发育不足的制约。因此,积极推动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克服短板掣肘,已成当务之急。市文资办成立以来,为适应构建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将以往“单纯培育环境”的营造状态,调整为“主动入位撬动”的进取状态,通过“组合拳”式系列举措,取得了有限财政资金吸引撬动大量社会资本的良好成效。一是强化政、银、企合作,协调12家银行提供1200亿元融资额度,服务首都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打造文化航母,注资50亿元成立文投集团,作为首都文化投融资平台,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股权投资,形成扩展效益。三是出资5000万元,成立文化基金管理公司。出资8亿元设立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形成100亿元规模的文化投资基金。四是投资1亿元,吸引投资10亿元,成立2家小贷公司,满足中小微文化企业贷款需求。五是出资3.5亿元,会同战略合作者,成立资本金15亿元的融资担保公司,为文化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六是出资5000万元,会同国开行等建设统贷平台,实现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的统贷统批。
(三)统筹运用资源,形成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大宏观调度力度,进一步强化资金、政策、规划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一是管好用好100亿元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指导意见》、《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等18项操作规程,确保资金规范、阳光使用。2012年,加大对优势资源、项目的扶持力度,专项资金由5亿元增至9亿元,支持330个项目,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用达到22倍。二是结合首都资源禀赋和特点,会同市金融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关于金融促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进一步强化战略性、前瞻性产业激励导向。三是着眼全市产业布局,在原有30个集聚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20个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将突破行政界线,突出功能定位,避免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目前,已初步明确功能区“四至”范围,这将对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有序竞争产生先导作用。四是举办2012文创峰会、2012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京港文创发展论坛、2013京台文化创意产业展等活动,搭建政府、企业、市场间合作平台。五是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机制,引进万达文化旅游城、北京新濠国际艺术中心等重大项目。六是改革文化“走出去”方式,协调支持小马奔腾等公司实现海外收购,推动“中国三高”国际品牌营造,开展“我爱北京——北美编剧大赛”等,延伸中国文化触角。
二、下一步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是针对改制企业新生和派生的人事管理、土地出让和资产划拨等新问题,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精神,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深入分析和解决“后改制”时期的新问题,确保改革持续推进。
二是密切关注所监管企业的运营情况,加强独资、控股、参股等资产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努力探索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深入把握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的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努力打造若干千亿级、百亿级文化航母,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积极推动文创国际组建和运营,通过构筑海外“滩头阵地”和全球网络布局,示范带动一批北京文化创意企业逐渐融入国际市场。积极支持完美世界等民营文化企业海外发展。
四是坚持“扶优、扶强、扶原创”,着力优化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完成一批重大重点课题研究,系统谋划和理顺发展格局。加快人才引进。举办文化消费节,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上海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改革试点情况介绍
文[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税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上海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上海市自2012年1月1日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有机衔接,试点运行平稳有序。
一、上海“营改增”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试点行业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要求上海首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试点,今后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纳入试点范围的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等。选择交通运输业试点的主要考虑是:交通运输业与生产流通联系紧密,是现代物流业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业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运输费用属于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管理范围,运费发票已经纳入增值税管理体系,改革的基础较好。选择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的主要考虑是: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改革支持其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选择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试点,可以减少产业分工细化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既有利于现代服务业本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二)关于试点行业的增值税税率
根据国务院同意的试点方案,在此前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的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新增两档低税率的主要考虑是:按照试点行业营业税实际税负测算,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业转换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间,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为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国家明确上海纳入试点范围的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除有形动产租赁适用税率为17%外,其余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三)关于试点纳税人的分类和计税方法
按照年增值税应税销售额,试点纳税人划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其中,在试点期间提供应税服务的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超过的则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常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按照不含税销售收入乘以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扣除进项税额的项目主要是购进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等货物以及接受的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按照不含税销售收入乘以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四)关于试点的配套政策
为妥善处理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与非试点行业、试点纳税人与非试点纳税人之间的税制衔接问题,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研究制订了相关政策措施。一是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二是延续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国家给予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策予以延续,但通过政策能够解决重复征税的予以取消,试点期间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过渡政策。同时,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相应实行了零税率或免税制度。
二、上海推进实施“营改增”试点的基本做法
“营改增”试点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大改革。上海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改革试点顺利推进。一是着力构建中央部委、市、区县政府三级联动的合力推进机制,不断强化对“营改增”试点工作的指导推进和统筹协调。二是细化完善试点操作办法,重点在加强税收征管和完善风险防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三是设立“财政扶持资金”,对新老税制转换过程中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四是开展试点情况跟踪调研,不断优化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五是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调动广大试点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上海“营改增”试点的初步成效
2012年,上海约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试点范围。其中,一般纳税人约5.6万户,小规模纳税人约10.3万户。目前,“营改增”各项改革措施衔接有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产生了良好的改革效应,2012年共减轻试点企业税负约166亿元。
(一)在破解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瓶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营改增”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问题,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从行业分布看,新办试点企业大都集中在文化创意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及研发和技术服务行业,充分体现了改革试点对上海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试点以后,国内外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国际性跨国公司投资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意愿逐渐增强,有效地促进了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营改增”试点行业属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大都处于中游位置,对上下游企业都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有助于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不少制造业企业利用减税契机,加大了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或主动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务转为外包,有效地解决了制造业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有助于提高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营改增”试点后,试点企业购进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也将促进企业设备更新的积极性,有助于企业加快提升技术能级。
(三)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服务贸易出口
实行“营改增”试点后,由于重复征税等问题得以解决,大部分企业的税负将有所降低。通过对从事国际运输服务、研发设计服务和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的企业实行服务贸易出口退税或免税政策,有利于推动服务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而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为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试点积累了经验
一是建立了与国家“营改增”试点方案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探索了一套有利于改革试点顺利推进的制度安排;二是构建了与试点行业相适应的增值税征管操作系统,为确保“营改增”试点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三是实施了与“营改增”试点相衔接的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有效平衡试点企业的税负,为“营改增”试点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基础。■
福建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文[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
2000年9月,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审批制度改革。十多年来,各级各部门坚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局中统筹考虑,切实加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全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良好发展环境,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效。
一、改革进展情况
(一)坚持一个标准,精减行政审批事项
按照“合理、合法、效能、责任、监督”原则。坚持统一的清理标准,即凡是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自担风险、自行调节的事项,坚决取消审批;凡是社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坚决转移给社会组织;凡是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凡是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解决的事项,坚决取消政府管制;凡是下级政府能够承担的审批事项,原则上全部下放。2000年至今,已先后开展了12轮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
今年4月3日,省政府公布了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的最新清理结果。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从2000年的2199项精减到目前的345项,减少幅度为84.3%,已成为全国保留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福州市、宁德市、莆田市和漳州市等地目前也已完成了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分别保留设区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287项、331项、179项和93项。
(二)建立两项制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一是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制度。2008年,省发改委牵头研究制定了《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流程设置办法》,对保留的审批事项,督促各有关部门公开审批对象、条件、内容、时限和程序,并严格按照优化审批流程,审批环节统一压缩到5个以内,审批时限统一控制在法定时限的60%以内。2012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的工作意见》,对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告知、收费、监督、投诉等环节,通过设定统一的标准、条件、权责、时限,实行标准化运作。
二是建立并联审批制度。2003年,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省级政府部门基建投资审批综合改革方案》,大大简化了审批环节,审批时间比改革前节约近一半。2010年9月,出台了《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试行方案》,试行“牵头受理、抄告相关、关联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方式,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
(三)加强三项建设,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一是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建设。自2001年漳州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来,全省市、县级都已经全面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龙岩市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实行标准体系建设,2009年7月,《龙岩市行政服务标准体系与编制规则》作为福建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今年1月,在总结提升龙岩等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统筹规划、科学依法、分级分类、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省范围推进。4月28日,龙岩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建设已顺利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标准化委员会认证,即将作为全国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推荐标准进行发布。
二是网上审批系统建设。2007年,省政府明确要求“争取用两年时间,建设一个覆盖省直各部门、各市县区的全省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2009年,经过两期项目建设,系统全面建成,实现了除涉密事项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申报和办理,并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审批。截至今年5月底,系统部署有41家省直单位的审批项目313个,审批系统外网注册申报用户13500个,系统累计收件191381件,已办结188610件,按时办结率99.25%,提前办结率97.42%。同时,网上审批系统还承担了200多项公共管理项目的办理,以及47个省直部门的行政执法权运行。省级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同步建成投入使用,省效能办对网上审批全过程实时监察。
三是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建设。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将行政审批的依据、内容、权限、条件、程序、时限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加强行政审批后续监管,制定并落实取消审批后还需通过其他方式监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防止管理脱节。出台行政审批及其责任追究规定,实行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建立行政审批举报和质询制度,积极探索审批与监督分离的制度建设。2011年10月,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明确加强行政效能问责,下大力气整治“中梗阻”,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抓好四项配套,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一是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通过适时修订各级各部门的“三定”规定方式来调整、理顺各级各部门审批职能的配置和相关机构的设置,根据审批项目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建立部门之间和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切实解决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的问题。同时,积极简政放权,对厦门市、福州市、平潭综合改革实验区和一些特定区域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
二是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推进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和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结合起来,通过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集中行政执法范围、实行检查与处罚分离、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三是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收费改革。2012年,省减负办、物价局、财政厅、民政厅、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清理审批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并召开清理审批收费工作联络小组会议,确定拟取消、降标、重新制定标准和规范的项目。同时,省物价局还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开展集中清理工作,目前已清理经营性服务性收费467项,其中保留收费项目和标准的344项,取消收费项目118项、降低收费标准的5项。加强政府制定价格信息公开,落实行政事业型收费公示制度、明码标价制度,并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12358。
四是积极培育中介市场。强化项目审批的中介服务,切实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省物价局制定印发了《福建省中介服务定价项目目录》,积极开展规范中介的服务收费,共有43项中介服务收费列入定价项目。开展中介服务收费检查,基本完成对省级建设系统主要中介机构的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工程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和工程监理等重点领域。各市、县价格主管部门除检查建设系统、林业系统中介机构外,结合当地实际,对司法鉴定、房地产经纪等中介行业全面开展检查。
二、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一是能少则少,继续保持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全国最少之一。从立法环节严把增设行政审批项目的关口。对一个审批事项由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要将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归并由一个部门来承担,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已经取消、下放或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绝不允许回潮和反弹。
二是能放则放,最大限度扩大基层管理权限。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市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凡是县市可以做、能够做的事情就交给县市。对现在保留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依法采取委托、授权等方式,继续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台商投资区等特定区域更多的省级审批权限。
三是能快则快,千方百计提高审批效率。推行即办事项直接办理制、一般事项承诺办理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制、特急事项特别办理制。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办法,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建立健全审批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推行联合办公,切实解决互为前置、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等问题。对法规未规定时限的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等环节也要加强监管,防止相关部门变相延时审批。
四是能优则优,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少受累。全面推行“超时默许制”、“现场办结制”,推广重点项目“贴身服务制”、“项目代办制”和“绿色通道制”。继续拓展网上审批的范围和功能,将项目审批、资金监管、行政确认、行政处罚、行政征收、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等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并强化电子监察。严格落实“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审批的效能监察和过失问责,推进行政审批程序化、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