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打造宜居泸州

2013-12-29 00:00:00张嵎喆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27期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泸州已迈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成为川南城镇群中的特大城市,区域性枢纽雏形显现。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泸州市及川滇黔渝结合部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力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提升泸州城市整体品味,通过发挥示范试点的作用,率先在川滇黔渝结合部走出一条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要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按照因地制宜、分布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坚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轮驱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破除二元制度障碍,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一是分类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不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有序放宽泸州市城镇户口的迁移限制,优先解决新生代和举家迁徙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

二是稳步推进重点人群在城镇落户。以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和举家迁徙农村劳动力为重点,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意愿,严格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避免通过行政性“村改居”等手段实现“农转非”,坚决防止损害农民利益。

三是逐步推动城镇人口管理制度改革。以实有人口、实有住所管理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支撑,稳妥推进并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综合部门统筹负责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公平共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服务和管理。建立以市、县两级劳动力市场为中心,以街道、乡镇劳动力管理服务站为网点的就业服务网络。鼓励征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失地农民,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大力实施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强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劳务品牌。

二是保证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的教育权利。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和流入地政府为主的“两为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政策,简化入学手续,不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学前教育同市民待遇,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纳入输入地城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三是建立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考虑农业转移人口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分类实施的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体系。对已具备市民化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对常年外出就业但流动性较强的农业转移人口探索建立“低费率(或低费基)、广覆盖、可转移”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对季节性或间歇性在城镇务工“亦工亦农”的农业转移人口应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是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落实流入地属地化管理的责任,坚持体现公平、优先照顾的原则,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农业转移人口聚居地指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务工经商期间能够就近就医、及时补偿。按照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原则,落实相关规定,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免费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服务。

五是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条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一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转移人口保障性住房体系。根据公共财政负担能力和居民收入层次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分类安排,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统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多元化供应体系。

二、要以产业大发展为目标,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

坚持“产业兴城”的发展理念,着力改造提升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形成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一是继续突出发展“天长地久”四大优势产业。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集约高效、集群发展,推动酒业、化工、能源、机械等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做优白酒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依托泸州化工产业基础以及周边天然气、煤炭资源优势,稳步发展天然气化工,积极发展煤化工,着力推动天然气化工向煤化工转型。围绕古叙矿区的“煤电路化”综合开发,依托优势资源,积极推进煤电、煤化联盟,优化发展煤炭、电力及煤炭深加工等传统能源产业。立足泸州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人才优势,引进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按照“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的发展思路,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是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泸州市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产业基础,主动对接“成渝”双核,未来可积极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扩大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成为西南地区承接国内外生物医药成果的研发、产业化制造基地之一。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节能产业,加快发展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积极发展污水、垃圾处理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等环保产业,促进产业跨越发展,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泸州市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经济增长点,形成西南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节能环保集群。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非金属新材料,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建设与培育引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总量扩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新材料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形成具有泸州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面向酒业、化工、机械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和商务会展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服务业大型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努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工业集中区配套建设,加快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泸州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服务能力。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立足各县、镇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着力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新格局,“名酒·名园·名镇·名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二)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支持、自主创业的原则,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形成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促发展的新模式。降低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加快企业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强化创业指导服务,鼓励和扶持城乡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

二是提升创新能力。探索和完善科技、经济、产业、财税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激活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推进泸州市重点产业的公共服务条件建设,支持重大项目发展所需的人才引进以项目资助带动人才引进。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高速公路、铁路为纽带,依托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主动对接“成渝”双核,带动沿江城镇发展,实现产业空间布局向东扩张与重庆对接,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带。按照“以港兴园、以园兴城、以城促园、园城联动”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

三、要以拓展和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鉴于地方基础设施有超前性、公共性、生产性和收益外溢性等特点,必须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力。

(一)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是强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依托泸州港,以水道、公路、铁路、航空四大通道为重点,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把泸州建成四川突出南向、通江达海、沟通东南亚,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即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三纵四横”铁路网络、“一横二纵五港区”的水运体系以及川滇黔渝结合部的重要支线机场。

二是加强市内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坚持“实用、便捷”的原则,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市内路网密度和路网效率,并加强市内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衔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动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各城镇为节点,规模合理、互联互通、功能完备、无缝710552849c476933c611515fdec99c1a对接、安全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能力,实施重大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以减少建设项目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保障交通服务水平。

(二)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强化城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优化完善电网结构,改造现有城镇居民住宅配线,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加快天然气管网及输、配气站建设,增强泸州市工业及民用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二是增强城镇供排水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城镇供水设施和管网的改造建设,确保供水安全。提高城镇排水防涝能力,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工作。

三是提升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加快污水和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设施、中水回用工程和污泥处置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四是加强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大力夯实教育基础设施。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促进泸州教育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教育培训中心。

二是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布局综合医院、专业医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力争将泸州打造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最具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

三是加大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和社会多渠道投入“双轮驱动”的文体设施建设投入格局,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统筹满足居民平时需求和举办特色文体活动需要,提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公益性和使用率,鼓励符合条件的学校向公众开放其文化体育设施。

(四)建立健全多层级的住房供给体系

一是合理引导城镇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设计和土地出让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突出泸州特色,坚持“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原则,按照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统筹互动、城乡建设共同繁荣的要求,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县城乃至乡镇开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

二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多渠道筹集房源,以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和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住房保障对象,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障住房的保障功能。

四、要以打造“魅力泸州”为目标,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完善城镇功能,创新城镇管理方式,提高城镇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加快绿色宜居城市的建设

一是狠抓节能减排。进一步完善减排监测体系,实施污染源减排监测制度,完善减排指标体系,不断增强工作效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制定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的落后产能淘汰计划。提高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突出发展绿色建筑,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住区建设。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合理引导运输需求,倡导绿色出行。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对城市风貌、色彩的控制和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管理类,继续深化“国家森林城市”、“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水平,加强机动车的尾气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构建宜居城乡。

三是科学管理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开发复垦管理,健全完善地籍与地权管理,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稳定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高项目用地门槛,建立用地投入产出考核制度,引导土地集聚利用。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集约化利用和整体性保护。

(二)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

一是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转型升级。提高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度,合理划定并严格执行泸州市的“三区四线”,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完善社区管理服务。针对不同类型城乡社区的特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加速社区综合体建设,推进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努力将其打造成便民、利民、惠民的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类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提升综合服务效果,完善综合服务体系。

三是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在规范社会关系、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社会管理的能动作用。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四是增强防灾应急管理。加大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与教育,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努力提高公众的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群众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房屋灾害设防标准,提升泸州市的整体减灾能力。

(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一是着力构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网络支撑平台,有效提升泸州的信息化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重点是实施光纤入户和宽带网络光纤化升级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提升网络能力和覆盖范围。

二是推动智慧化项目的建设与应用。完善基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探索建设集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物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进一步丰富基层政务公开与公共服务内容,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建设和完善网上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网上监察和审计体系,强化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逐步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带动转型升级。围绕两化融合中心任务和关键突破口,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低碳化改造,推进智能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应用,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成渝”双核,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支持以信息化带动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专业化水平和资源利用率。

四是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采取信息进村、集中面授、场地演示及技术操作的方式,加强对广大村民,特别是以村社干部、党员骨干为重点的信息应用培训,以农村信息化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民素质提高。

(四)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

一是注重新城新区建设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大力挖掘泸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新城新区建设,提高新城新区建设的规划设计水平,营造时代特征显著、历史底蕴浓厚、地域特色鲜明、人文魅力精彩的新城新区风貌,实现新城新区品位、价值的提升。

二是加强老城区和城中村的历史文化改造。在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中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城市功能和文化品味的双提升。

三是增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修缮和特色研究,深入发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序发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切实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

(张嵎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