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杰出的宰相,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为了纪念他的卓越功绩,魏州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爱戴他,供奉他。
可是,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却与其父相反,他生性残暴,吃喝嫖赌无一不做,后来他仰仗父亲的威名做了魏州的官员。在任职期间,他贪婪无度,欺压百姓,被人唾骂。当地百姓为了表达内心的痛恨,摧毁了为狄仁杰建立的生祠。可悲可叹,一代名臣狄仁杰的英名就这样被儿子糟蹋了。
龚自珍是清朝有名的诗人,他的诗篇中,往往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他曾著文指出:“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可见,他对英国这个殖民主义大国的野心,看得最为清晰。
可是,龚老爷子没想到,他的儿子龚半伦偏偏当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头目巴夏礼的谋士。据说,龚半伦在龚自珍死后,沦落到无以为生的状态,靠洋人每月数百大洋吃花酒,逛窑子。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龚半伦戴洋人帽,穿白色西装,出入洋兵营盘,狐假虎威,好不得意。他向巴夏礼进言:“清之精华在圆明园。”于是,就有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
李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实现了传统士大夫“出则为帝王之师,入则为高人隐士”的终极理想。他谨慎自爱,刚正不阿,称得上是高风亮节的贤相。
可他的儿子李繁,却堕落为奸相裴延龄的一个里应外合的死党。忠臣陆贽弹劾裴延龄这个无耻的佞臣,让李繁起草奏书,然后,陆贽亲笔改定。这小子将全文默记在心,然后偷着先去报告裴延龄,使其得以先下手为强。等陆贽将参奏之书送呈御鉴之前,裴延龄就诬告陆贽要发动兵变,使陆贽全家被害,并致使无数人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