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将召开“国大”,总统和副总统选举无疑是重头戏。以蒋介石的权威和地位,总统职位毫无悬念,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副总统的竞争。国民党内竞选这个位子的有孙科、李宗仁、程潜、于右任,此外还有党外的莫德惠、徐傅霖。此6人中,以李宗仁和孙科二人最具实力。
蒋、桂两派一向矛盾重重,蒋介石自然不支持李宗仁,他最为中意的人选是孙科。但李宗仁参加竞选,有着极深的政治背景。据曾任李宗仁秘书的程思远先生回忆:“李宗仁所以要竞选副总统,完全是出自司徒雷登的策动。”1947年9月8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给国务院的一份汇报中说:“象征国民党统治的蒋介石,其声望已日趋式微,甚至被视为过去的人物……李宗仁的资望日高,说他对国民政府没有好感的谣传,不足置信。”这段文字传达的信号十分清楚,司徒雷登这时已经向当局举荐李宗仁以取代蒋介石,这也足以说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背后有美国人的支持。李认为蒋介石必然失败,这次竞选如果成功,遇到合适机会即可同中共和谈收拾残局。也就是说,李宗仁要在副总统的位子上等待机会,准备从蒋介石的手中接收国民党的军政大权。
蒋介石对李宗仁的这个想法了然在胸,因此想尽办法极力阻挠。李宗仁也不示弱,仅竞选费用即投入了1000多根金条,并与党内另外两名候选人程潜、于右任协商建立了同盟。经过4轮投票,最后李宗仁以1438票对1295票击败孙科,当选副总统。
李宗仁之所以能当选,主要不是得自金钱的助力,而是“当时对现状不满和反对CC这两股主流,恰巧为李宗仁用上而已”。中央不希望李宗仁被选出来,大家偏要把他选出来。蒋的反对恰恰正是李宗仁获胜的原因,这个结局恐怕是蒋介石万万没有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