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始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并在一战后为1919年《凡尔赛和约》再次确认。回顾历史,“中立”为瑞士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它是瑞士能够长期和平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一的重要基础。
瑞士虽然是国际公认的中立国,但并不是说它有权利不参与战争。比利时也曾经是中立国,但是当法西斯德国侵略它之后,它已无中立可言。
瑞士一位外交家对此是这样评价的:“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是一位公民,迈出左脚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近200年没有打仗,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
瑞士男子的服役期从20岁持续到50岁。瑞士全国平时只保留3500人的职业军人,而一旦需要,则可在48小时内动员35万人以上受过正规训练的陆、空军民兵部队。
瑞士为中欧小国,其中立政策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作为法,奥,德,意诸国的缓冲地带,这可谓瑞士永久中立的发轫。1907年,世界弥漫着大战的阴霾,欧洲列强为暂时缓解纷争,在荷兰海牙召开第一次国际和平大会第二次会议,瑞士在会议中签署了关于中立的国际法公约。“海牙公约”首次以书面形式将战争情况下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固定下来。它明确规定中立国领土不受侵犯;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不对交战国任何一方采取敌视行为和提供帮助;禁止交战国使用本国领土等原则。随后的近一个世纪,瑞士在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自卫的同时严守中立的原则,免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干扰。在二战中面对轴心国四面包围的严峻局面,瑞士以完备的防卫和坚强的意志捍卫了国家独立。
瑞士的永久中立为其赢得和平的发展环境与灵活的外交空间,它使这个内陆国家享受了近两百年的和平与安定,并发展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中立政策也给瑞士带来了极大的政治和外交利益。尤其在二战及战后几十年间,瑞士利用其中立国的地位,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了独特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