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接到参加2012年11月30日中纪委专家座谈会的通知时,只有三天的时间准备。这是他第三次参加中纪委座谈会,之前都是提前十几天甚至更早通知。
当他走进会议室,新上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已经提前到了,他穿一件灰色西装,里面着浅蓝色衬衫,没有打领带。这是十八大闭幕后王岐山的第四次公开亮相,之前的一次是29日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那天他与众不同的着装令人印象深刻:西装、牛仔裤、休闲鞋。
据中纪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座谈会邀请的8位专家,都是与中纪委一直有联系的“熟面孔”。其中周淑真、何增科和黄苇町,2011年11月14日就参加了时任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出席的座谈会。
从公开报道来看,从2000年至今,中纪委专家座谈会至少举办了6次,其间受邀专家不乏尖锐言辞。
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短短几天内两谈腐败问题。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他说:“打铁还需自身硬”;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他指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王岐山的反腐团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王岐山都是以“救火队长”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
1999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中国最大的窗口信用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布破产,震惊国际金融界。在此紧急关头,王岐山被任命为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在他的努力下,相关企业完成破产重组,与国际债权人达成协议,风波最终圆满解决。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北京情况尤为严峻,走马海南省委书记刚刚五个月的王岐山被火线调任北京市代市长。他再次展现雷厉风行的风格,通过“公开透明和实话实说”这一重要“法宝”,北京市的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这些优异的表现为王岐山赢得了“解决问题的高手”和“处理危机的铁腕”等赞誉。当反腐在十八大被提到一个新高度后,王岐山出任新一届中纪委书记。此次新当选的包括书记和副书记在内的19位中纪委常委,几乎全部具备反腐工作经验,这让人们对王岐山带领的新一届中纪委班子充满期待。
在新当选的8位副书记中,赵洪祝曾是前任中纪委副书记何勇任监察部长时的副手,在中纪委、中组部任职15年。他后来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浙江省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平安浙江”考核之中;张军是法律科班出身,之前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对纪检监察工作非常熟悉;还有52岁的陈文清,曾在公安、国安、检察、纪检等多系统任职,他42岁时任四川省检察院检察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检察长,2006年调任福建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是全国第一位“60后”的省纪委书记。
新一届中纪委常委中,黄晓薇是唯一的女性,她曾参与查办了原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案等大要案;刘滨是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江必新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邱学强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侯凯为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等等,这样的配备可谓是集聚了国内最强的反腐力量。
所有人中,最受注目的无疑是书记王岐山。有分析称,王岐山上任或将强势反腐,开辟中共反腐的新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金融、证券领域成贪腐重灾区,而王岐山长期在金融行业工作,深谙金融规律和中国现实,金融领域反腐亦是王岐山的“拿手好戏”。
王岐山虽然没有直接主抓过纪检主战线上的工作,但一向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在北京市长的任上,王岐山作出承诺:“从我做起,从市政府领导班子做起,时刻警惕和防止权力的蜕变。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筑起坚强防线。”
财产公开成焦点
在11月30日的座谈会上,多位专家谈到应尽快实行官员财产收入申报公开的问题。
姜明安说,2009年的那次座谈会上,就有专家建议建立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开制度,但之后并没有被采纳。今年,这个建议再次被多位专家提出。
周淑真说,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各国通行的预防腐败的有效做法,在我国虽然很早就在个别地区进行了试点,但迟迟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建议立即建立财产申报制度”。
姜明安补充说,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光有申报没有公开不行:“很久以来,有关部门总说实行公开条件暂不成熟。也许现在某些条件确实不成熟。但是,我们应该进行分析,究竟是哪些条件不成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和在多久时间内使之成熟,不能无限期地让它不成熟下去。”
对此,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黄苇町建议说,可以将房产公开作为突破口。他说:“房产需实名登记并已能够实现全国联网,查清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名下有多少房产,从技术层面不成问题,实施起来相对容易。而且,房产价值高,官员率先实行房产公开,很容易查实其购房款是否来自合法收入,也是发现腐败的最明显线索。”
周淑真建议,新提拔的干部应该公布财产,作为提升的前提;对现任的领导干部采取主动“自报”方式,可减轻处理或不处理,甚至既往不咎;但有病不自报,一旦查出必须给予严肃处理。
马怀德认为,反腐既要靠人,更需要制度的支撑和创新,而法律作为制度的最高形态,应该法治反腐。他提议应尽快制定三部法律,一是《重大决策程序条例》,要避免通过重要决策权寻租腐败,必须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重大决策权;二是《政务公开法》,其中公开的范围包括领导干部财产收入,让领导干部财产申报有法可依;三是《行政组织法》,明确政府权力的边界,同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
姜明安也强调了立法的重要性。他说,在认真研究国外境外反腐败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启动我国《反腐败法》(或称《廉政法》)的立法工作。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今天老百姓切齿痛恨的腐败,不仅应烧‘三把火’,而且应该烧多把火。不仅要在上任时烧,而且要在整个任上都烧,敢于打场攻坚战和硬仗。”姜明安说。
在专家学者发言时,王岐山听得很认真,听到精彩观点时,不断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