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

2013-12-29 00:00:00姚金华陈丹颜颖
中国市场 2013年46期

[摘要]本文探讨了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的高职教育理念。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两大类,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的高职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迁移和发展。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工作职责的描述以及职业能力要求,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83-02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可以将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阶段。这一时期高职教育重视学术研究和理论知识的传授。不重视为一线服务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属于职业培训阶段。职业教育开始转向针对某一操作岗位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学校开始盛行考证热。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然而毕业学生在工作中体现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忠诚度等职业素养不高。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迁移有直接影响。第三阶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阶段。高职教育开始关注在学生毕业之前建立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学校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学会如何进行自身职业生涯设计。在学校期间,建立与职业相关的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生不仅掌握了从学校顺利过渡到企业的具体岗位的操作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职业迁移和发展做好了铺垫。

1职业能力的内涵

学者们对职业能力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文件中提出“技术与职业教育需要为改善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转换能力提供更为广泛的准备,而不仅仅是获得某一特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潘红梅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社会职业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其核心是以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工作能力[1]。邓泽民等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2]。钟伟华认为:职业能力不仅仅是指动手能力或操作技能,还包括与人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等,即包括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能力[3]

本文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是完成职业活动的基础能力。专业职业能力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时,实际需要掌握的技能。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到上手快。

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就业岗位群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由国际贸易专业衍生发展而来的。培养能在外贸企事业单位从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现代物流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迅速发展,该专业的招生数量、受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从事的岗位群中核心岗位主要有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代理操作员。相关的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国际单证员、客户服务人员、外贸跟单员。

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本文通过对职业能力相关文献的阅读,初步形成了职业能力构成的理论基础。通过向大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和进出口公司的一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已毕业学生进行访谈并发放调查问卷。归纳总结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具体构成、岗位群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如下表所示。

4研究意义与启示

以上研究结论有两点意义:

第一,通过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的调查分析,掌握一手的关于报关企业或货代企业的职业活动。将该职位的完整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小作业任务及每项作业任务所包含的若干操作项目。有助于专业负责人完善课程设置,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教师在以后的具体课程教学中,能够依据工作任务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工作任务学习和操练,获得从事报关与国际货运相关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红梅成人高等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

[2]邓泽民,等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3]钟伟华浅谈制定中职教学计划的原则[J].职教论坛,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