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接收东部产业转移选择研究

2013-12-29 00:00:00施梅超
中国市场 2013年46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接收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描述及广西经济发展情况介绍,根据接收产业转移的原则、产业梯度系数、相对梯度系数,分析筛选出广西可接收同时又有利于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关键词]广西;东部产业转移;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38-03

1研究背景

广西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在接收东部产业转移特别是接收广东产业转移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何尽快实现 “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件》,将广西沿海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和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抓住机遇,推动广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建成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更具吸引力的与东盟合作新高地已成为广西全区关注的热点问题。

2广西接收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西积极接收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央企广西行”等活动引进了上汽、中粮等一批中央大型企业,对推动广西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据统计,2003年至2008年8月,两广共签订经济合作项目2253个,合同总金额141682亿元,广东方面投资131279亿元,到位资金5015亿元。而仅在2010年,广西与广东省区域省市签订内资合作项目就达2950项,合同投资总额高达229913亿元,到位资金162592亿元;与长三角区域省市签订合作项目465项,合同投资总额47234亿元,到位资金36504亿元。可见,广西接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度取得了飞速发展。从全区来看,接收东部产业转移的成效显著:

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见表1),到2011年年底,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三大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880∶4360∶3760,调整为2011年的1750∶4840∶3410)。同时,从从业人员的结构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5481%下降到2011年的533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从2009年的1812%上升到2011年的1910%),而第三产业基本保持稳定。这充分说明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广西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工业化进程也明显加快。

3410注: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

3广西接收东部产业转移选择分析

31广西接收产业转移的选择原则

广西在接收东部产业转移时,不能无条件、无选择地接收,而应根据广西当地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一些基本性的原则选择可接收的产业。

311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是指要移入的产业是在广西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具有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条,把转移方需转出的产业转移到广西比在转出地继续发展该产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有利,赢利空间也更加大。否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转移以后反而使利润下降,最终产业转移也将是失败的。

312适宜性原则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宜性,产业转移也一样。在接收产业转移前要做好准备,结合广西区的实际情况,有取有舍、灵活选择适合广西区发展的优势行业进行接收。一方面广西区不可能适合任何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广西区也没有能力接收所有的产业,因此不能盲目、无条件地接受任何产业的转移。

313重点突出原则

广西在接收东部产业转移时要明确重点接收的产业,以重点产业的接收为主,其他产业的接收为辅,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广西区的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广西区的优势条件,才能更好地确保转移方和接收方的成功对接,以促进广西区经济的共同繁荣。

32广西可接收产业转移选择过程

321梯度理论

梯度理论是在国家或大地区经济开发中,按照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分期逐步开发的理论。实质上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发展在区域上的表现就是梯度发展的差异性;即处于创新阶段的产业在高梯度地区是发达地区,随着产业发展成熟进一步衰退后,产业也逐渐会向中、低梯度的发展中和落后地区转移。

322产业梯度系数

产业梯度系数是用来直接衡量区域产业梯度大小的指标,是某地区某行业相对于全国来说发展水平的高低:

产业梯度系数=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本产出率

其中:

区位商=[SX(]地区某行业工业增加值/地区GDP全国该行业工业增加值/全国GDP[SX)]

比较劳动生产率=[SX(]地区该产业工业增加值/地区该产业从业人员全国该产业工业增加值/全国该产业从业人员[SX)]

比较资本产出率=[SX(]地区该产业工业增加值/地区该产业的平均资本全国该产业工业增加值/全国该产业平均资本[SX)]

区位商指标可以排除由于地区面积的大小所造成的不便,衡量出各地区真正具有优势的产业。

比较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各个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

比较资本产出率说明了不同地区之间同一产业不同的赢利能力。

323相对梯度系数

产业梯度系数衡量的是某地区某行业相对于全国来说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中进行的是广西与广东地区的产业梯度比较,在此将引入相对梯度系数用以辅助计算,相对梯度系数将为广西选择可接收的产业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相对梯度系数=[SX(]甲地区某产业梯度系数乙地区该产业的产业梯度系数[SX)]

324原理

通过搜集全国,广西以及广东主要工业行业基本指标计算相关产业梯度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对梯度系数来筛选出可以进行转移的优势产业,从而制定相应发展对策。

325优势产业的选择

由于涉及的数据较多,因此本文只选择部分数据进行选择分析。以下是全国、广西、广东的主要工业行业部分基本指标,见表2~表4。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某产业的梯度系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发展在该地区较好,有比较优势,反之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但像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产业在东部可能已经处于繁荣过后的衰退时期;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的某产业的梯度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仍可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表7的数据显示,广西有6个产业的梯度系数大于1,说明这些产业在广西区内均具有比较优势,而这6项广西关于广东省的相对梯度系数也都大于1,所以得出广东省具有转移趋势和同时广西区还具有接收优势的产业有以上6项产业。

在这6项产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大,广东地区缺乏这些资源,而广西正是这些资源的主产区,所以这些产业在广东地区的产业梯度系数小于1并不代表它们是有转移趋势的产业,故排除该类选项。

由此可得: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烟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这4项是在广东具有转移趋势,并且在广西具有接收优势的产业。因此广西应注重该4项产业的转移,并结合广西自身的优势及思路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蕊,熊必琳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A].中国科技论坛,2007(8).

[2]瞿吟洁贵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孙浩进国内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比较与评析[J].福建论坛,2012(2).

[4]彭范我国区域产业转移效应的经验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5]刘维广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6]刘维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J].地方经济,2009(4).

[7]江曼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8]潘文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J].科技风,2012(15).

[9]安占然,朱廷珺西部地区科学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若干建议[J].国际贸易,2012(1).

[10]李卫东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学术论坛,2009(11).

[11]王业雯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12]顾佳沪—苏—通三角区工业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编号:201204LX359)。

[作者简介]施梅超(1986—),女,汉族,广西灵山人,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港口物流、国际航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