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的规模不断增加,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它们进行绩效评价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从财务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内部管理维度和核心竞争力维度四个方面来设计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一、引言
高校专项资金广义上指由政府、社会、个人投入以及高校自筹等为来源,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除日常基本支出以外的各项资金。狭义上仅指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高校年度预算安排下达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资金,包括基本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大型修建和购置等专项资金。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不断增加对高校专项资金的投入,用来重点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高校专项资金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具有使用范围广泛、投入量大、占用时间长等特征,同时用途上具有专门性,从而有着重要性、平衡性、长期性和非常规性等特征。如何全面考核高校专项资金投入的效果,从而决定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和份额,进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一套合适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般来说,绩效评价的指标通常有很多,不能简单地罗列在一起,要经过一些分析和选择,有重点和规律的进行指标的编排设计。本文试图运用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理论的目标分解法来设计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基于BSC理论进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一)平衡计分卡简介
平衡计分卡(BSC)来源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它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进而再细9xbs/8YMNIlLiyNRrURCqwQht0MbdfEHxSJpNn/fvT8=分成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财务指标可以显示出企业的战略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利润)作出贡献,包括收入的增长、生产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但是,有的长期策略并不能很快产生短期的财务盈利,有些非财务性指标(如质量、生产率和新产品)等的改善和提高对企业最终战略的实现影响也很大。客户指标能反映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潜在能力,企业应以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为导向,最大程度满足核心客户的需求,包括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客户贡献率等。内部运营指标既有短期业务的改善,也有长期产品和服务的革新,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保障,包括企业的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等。学习和成长指标确立了企业长期的成长和改善的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上述三个方面取得卓越成果的动力。企业要想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对员工的技能,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的理顺进行投资,包括员工技能培训、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等。
平衡计分卡能很好地处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果性指标和动因性指标、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同时,这四个维度之间又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企业的经营能力,企业的经营能力决定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状况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员工的投入。它们之间是一个循环的因果关系,又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基于BSC理论评价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的合理性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既要关注项目的短期目标,也要兼顾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既要关注资金的运行成果,也要对资金的运用过程进行评价;既要审视历史的财务成果,也要关注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说,专项资金的评价要从潜在绩效、行为绩效和结果绩效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因果关系。
专项资金的运行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的投资活动,有它的目标价值取向和实现过程。同样类似的,专项资金潜在绩效层面的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学历结构、技术水平等可以归为BSC的学习与成长维度;行为绩效层面的行为方式方法、决策过程、制度流程等可以归为BSC的内部流程维度;结果绩效层面的办学条件和质量的提高、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的数量和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可以归为BSC的财务维度和客户维度。基于BSC理论的平衡思想,结合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特殊性,本文从财务控制、利益相关者、内部管理和核心竞争力这四个维度来建立基于BSC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模型。基于BSC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框架图如图1。
三、基于BSC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一)财务维度
在企业里,股东们关心的主要是他们投入的资本能否带来他们期望的利润;在高校里,提供给高校专项资金的上级主管部门不像企业里的股东那样关心企业的利润,他们关心的财务指标通常是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任务的进度,涉及到的关键指标可以用预算资金使用率和任务完成率来表示。
(二)利益相关者维度
高校专项资金不以生产出售产品为目的,它本身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服务的对象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管理者(项目的出资人、上级部门、学校管理部门等)、教师、学生、社会大众。因此,在此维度下设置管理者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社会贡献度。
(三)内部管理维度
专项资金的日常运作离不开内部管理,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最终绩效的实现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包括组织决策能力、内部运作能力、资金管理能力等。
(四)核心竞争力维度
这里用核心竞争力维度来代替平衡计分卡下的学习与成长维度,符合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特点。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一方面指高校专项资金管理者的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指整个项目的组织成员的知识与能力的完善与提高。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BSC绩效评价法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利益相关者、内部管理、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结合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平衡高校专项资金各个维度的绩效情况,深层次地挖掘与最终绩效有关的各种因素,对专项资金绩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价时,具体指标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调整。
四、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
由于各个维度和具体指标对最终目标的实现影响程度不一样,所以要对各测评指标赋值,使不同类型的指标可以转化为可以相互比较的数值。通过对不同指标赋值的大小来确定关注的重点,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起导向作用,并最终取得预期成果。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定量和定性指标组成的复杂指标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多目标决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可以把统计或观测的数据和专家意见及分析者的主观判断有效的结合起来。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根据各指标相互关系、隶属关系建立多层结构模型如表2
2.建立判断矩阵
可以运用专家意见法,对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以上一层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构造判断矩阵。
以财务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内部管理维度和核心竞争力维度对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影响程度为例,分别对四个维度进行两两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以1-9标度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具体的评定方式如下:设a和b为两个维度或评价指标,它们的重要性比记作a/b,并给以数值记作a/b,其分值说明如表3。
根据专家意见得到矩阵表4。
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得到其近似特征向量(权向量)如下:
W=(0.182,0.455,0.273,0.091)T,并且经过验证,各指标均满足一致性。
这样财务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内部管理维度和核心竞争力维度对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影响程度分别是0.182,0.455,0.273,0.091。类似的可以分别求得各具体指标对它们对应的上一层次的关键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计算各层次的组合权重,得到各具体指标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各具体指标进行数据调查收集,分析整理,专家打分最终计算出具体专项资金项目的总得分,以确定项目的评级。
五、结论与不足
虽然应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有很多优点,但在确定专项资金具体指标、建立判断矩阵、具体指标打分时需要专家的参与,仍然排除不了主观的人为因素,势必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有人为因素参与的各个环节要制定详细的规范,包括专家的知识结构、资历、道德素质、选择流程等方面慎重考察,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英.高等学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初探[J].思想战线,2011(S1).
[2] 刘巧华,胡军华,刘锐军.平衡计分卡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10(22).
[3] 徐东.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2009(4).
[4] 张锦高,虞劲松.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选择[J].财会月刊,2008(35).
[5] 张春云,宋俊菊.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