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方式,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保护和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从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和研究的还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评价体系,不仅使原有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改善不了学习,而且还在不断制造新学困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垄断,削弱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独立性.大多数学生在理论学习或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总是倾向于向教师和学生寻求帮助,依赖性强,缺乏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激活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良机.导入的创设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台阶或过渡,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八年级是物理的起始阶段,新课的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他们爱不爱学物理,想不想学物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接受传统的教育按照新课程标准传授教育之余,进行创新.因为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创新,从而促进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水平,联系学习或生活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以情境所涉及的问题为教学内容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主动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使学生通过猜想和假设、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分析论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自觉地进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状态.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探索怎样教和教什么的问题,要留给学生足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专题,充分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教师适时加以指导,从中选出不同寻常的方法.鼓励学生对身边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物理规律追根求源.例如,“这个定律、公式是怎么想出来的?我能不能独立想出来?”“这个定律和公式有什么缺点?应怎样改进?”“这个习题是怎样分析出来的?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学生只有不满足,才会萌发一个一个的内心涌动,才会上下求索,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欲望.
3.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是实践,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部门.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要有熟练的试验能力和正确的试验方式,便于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观察实验的同时,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因为人的感官认识是很重要的,没有深入到其中,是不会真正的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要深入认识就要让学生真正的去操作整个试验过程.
例如,在物理教学的电学实验中,教师就应该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去.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了解整个电学的试验基础和内容,如电路、通路、开路、短路,以及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做完实验后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对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来.
4.开展实践活动
除了教师和学生要努力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之外,学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学校可以开展物理科普知识讲座和社会调查,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知识,还可以加深之前的学习印像.有的学生自身掌握的物理知识不够完全,就要从中寻找更多的新资料和新信息.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些小实验或者小发明,有的学生在学了奥斯特实验后,就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到的实验能力去制作了一个“电流检测仪”,用来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是一项持续而又艰巨的工作,有待于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有我们努力探索,敢于革新,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形成,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