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迎
(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我国工程造价行业本身起步相对较晚,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提出和认可,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沿用苏联的一套模式,沿用了它的生产资料“低价制”的政策,这样的管理制度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期,国家逐渐强调投资的效益,尤其是80年代后期,基本建设的体制有了很大变化。到90年代初,已基本建立了全国工程概预算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基本上认可了工程概预算人员的专业管理人员地位。
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工程招投标、工程合同管理、建设监理、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经过认真准备和充分认证,2000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全面恢复,从此确立了我国造价工程师制度。至此,在我国工程建设市场发展的特定阶段,造价工程师和工程造价人员齐头并进,各自发挥角色特长,共同组成我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队伍。
造价工程师是基本建设战线上的专业工程造价队伍,是工程行业的经济师,既应该懂技术,又应该懂经济,有着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工程项目提供全面造价确定、控制和管理,使工程管理和经济管理紧密结合,达到财力和人员的最合理有效的利用,使原定的造价额得到控制,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造价工程师,对测算工程造价、编制资金预算、核算工程成本、审核结(决)算造价承担责任。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不断发展,造价工程师的学历也得到了逐步地提高,拥有本科和大专学历的已经占了很大的比例,说明我国目前执业的造价工程师基本上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具备了基本的造价管理理论基础,这对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业界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国家对于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和管理有明确规定,要求执业造价师对造价工作负起“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职责,但事实上仍有很大部分项目仍旧是在旧的体制下按照以前的管理流程运作,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依然呈单一的状态。
对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的要求没有及时地与工程造价领域出现的新知识范畴接轨,迟滞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工程造价领域和项目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也要求造价工程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但依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却没有积极地要求他们去理解、掌握、运用这些管理思想和先进技术,使得造价工程师的知识更新速度不够,很难参与激烈的国际咨询市场竞争。
随着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大范围推广,造价工程师人数逐渐增多,但是也产生了了一些“残次品率高”现象,造价行业普遍缺乏具有综合管理素质的精英人才。部分取得执业资格的造价工程师对于工程量大、技术困难的工程项目如何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显得力不从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逐步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造价来说,工程造价岗位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跟国际惯例接轨,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方面都紧密相连,造价管理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的控制手段。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要用有效的管理办法,形成项目控制流程,各专业的人员紧密配合,使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在目标值内。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的高低,是否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是整个过程中最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全项目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工程造价的工作重点伴随着体制的转轨,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较之过去都将有所不同。新时期工程造价工作的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有算法、计策、计划等,即更加侧重于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讲包括有:评估、采购、计量计价、索赔、总结。
工程造价行业为精明的专家开拓有挑战性、开创性的道路。就目前工作特点来看,工程造价人员是成功的工程师,而且可以是熟练的企业经理。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工程造价行业的范围不断扩大、性质不断复杂,他们还需要金融、人才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
3.2.1 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发展需要尽快完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
一方面,实行专业人士的个人签字制度。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责任意识,发挥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采用“谁签字,谁负责”的政策,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分担也很明确。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咨询单位的管理制度。工程咨询业要发展、强大,就需要建立一种以民主、自由、平等、竞争,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具有团队精神和凡事认真、实事求是的诚信合作机制,要重诚信、强化合作理念。
3.2.2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职能发展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职能范围及知识结构的分析,在我国特定的建设市场条件下,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职能定位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而且要适应我国大环境的条件。
3.2.2.1 造价工程师要具备的素质
作为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行业高端人才,造价工程师要与国际上通用惯例同步。由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提出我国造价工程师的职能定位:①在明确业主总体目标和目的的同时,需要对市场趋势的变化作出预测;②有效地控制费用,做好工程项目资金管理;③建筑合同文本的服务;④工程建设管理服务,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工程建设监管、招投标、价值工程、工程索赔等;⑤按照需求向施工承包方推荐合适的项目实施方式;⑥公平对待合同中的所有各方,不应一味维护业主的最大利益。
3.2.2.2 工程概预算人员要具备的素质
工程概预算人员,从事工程造价基本工作但又不可或缺的基层人员。他们作为造价工程师的副手,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的确定工作,能够熟练、准确地编制和审核工程的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并且能对各种造价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造价工程师与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共同发起于工程项目的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然而由于市场条件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需要有从事更高端工作的人员,这样造价工程师的重要性也越发明显,其工作涉及到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另外,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工作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
综上,在建筑市场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要敢于迎接新的建设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动积极且持续培养自身专业能力,丰富理论跟实践经验,以期更好地为造价行业提供符合国际惯例且适应市场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