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知信行”模式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的运用

2013-12-26 07:25赵文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知信行党史教育模式

赵文

摘 要:“知信行”模式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等规律具有想通之处的行为干预理论。为了增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可以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借鉴运用“知信行”模式,通过调整充实党史教育内容、改进完善党史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理性认同与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党史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等途径,促使大学生党史学习实现从知到信、由信入行的转化,以此解决当前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存在的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等问题。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大学生;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51-02

“知信行”模式(KAP)是一种行为干预理论,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认为人们在对现实采取积极态度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进行独立的思考,逐步形成信念,进而通过信念支配自身的行为。其中,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这一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健康教育、医学康复等领域[1]。“知信行”模式与内化外化律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规范的教育,将其内化为政治信念和道德理念,进而外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行为的变化同样也经历了由知到信、由信到行三个连续的阶段。大学生党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存在着的教育内容单调乏味,教育方式单一陈旧,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相脱节以及学生党史学习中存在的知行不一、知行冲突等问题,可以考虑引入“知信行”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的运用,来改进和优化大学生党史教育,提高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借鉴“知信行”模式,对如何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有效运用这一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调整充实教育内容、改进完善教育方法,激发大学生党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学习的起点和内驱力,大学生党史学习也不例外。“知信行”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前提条件是使大学生对于党史知识产生兴趣,对于党史学习抱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这就需要党史教师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和创造精神,想法设法采取各种手段,调整充实党史教育内容,改进完善党史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党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在党史教育内容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需求充实完善相关教学内容。党史教育兼具政治理论教育属性和历史人文教育属性,现在的一些党史教育过于偏向前者,而忽略后者。大学生党史教育内容多史论,少史实;多抽象的理论阐述,少形象的历史叙事,学生通过党史教育学习了解到的只是干巴巴的结论。对于没有鲜活史料支撑的结论,学生们自然提不起兴趣,也难以使他们信服。笔者曾对所在高校学生党史学习的情况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在各类党史读物中,教科书最不受学生欢迎。各类党史读物中,学生更有兴趣阅读的依次是:革命人物传记(占37.9%)、名人名著(占34.6%)、野史记事(占17.1%)、地方史志(占7.1%)、其他(占1.9%)、教科书(占1.3%)。而在党史教学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重大事件(占59.0%),其他依次为人物(占58.4%)、军事(占56.5%)、文化(占41.8%)、社会生活(占35.8%)、地方史(占31.3%)、经济(占24.7%)。可见,当代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党史内容是党史人物和事件,而人物和事件正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构建真实生动历史画面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学生对于党史人物、党史事件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对党史教育人文价值的追求。所以,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我们要尽量以人物和事件为中心来设计教学,精心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的讲述与分析来吸引学生、教育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和历史人文素养提升的双重收获。

其次,在大学生党史教育方式方法上,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等进行改进创新,以调动起他们学习党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的调查显示,六成左右的学生希望老师讲课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走出传统课堂,做到教育方式多元化。因此,在党史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情,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场合,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例如,在讲述和分析党史人物和事件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明白“为什么”。通过个案分析法、多媒体情境演示法、情感体验法、小组讨论法、问题研究法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努力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围绕核心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的有效参与和良好的教学互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分析、思考与解决党史问题的能力。网络信息化时代激发学生的党史学习兴趣,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使用网络进行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网络党史教育具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跨越时空、信息量大的特点,它集知识性、竞争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具有寓教于乐的独特优势。党史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一起建立网上党校、开通红色网站、进行网上红色旅行,组织学生传看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党史书刊杂志、影视作品,开展党史问题的专题讨论等方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史学习,进一步增强党史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形成理性认同、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大学生党史学习从“知”到“信”的转化

“知信行”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党史教育着重要解决好大学生党史学习中“无知”与“有知”、“认知”与“情感”、“认知”与“行为”这三对矛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自觉专注于党史学习,只是解决了从“无知”到“有知”的问题,仍属于“知信行”模式中“知”(明理)的阶段。要想优化大学生党史教育,切实提高党史教育实效,还必须使学生顺利进入党史教育的“信”(笃信)和“行”(践行)两个阶段,实现大学生党史教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其中,由“知”入“信”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党史教育过程中形成理性认同,产生情感共鸣。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必须做到在党史教育中传授真知。知识的真实性是使学生确信、坚信党史的首要保证。党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科,客观真实是史学学科内在本质的要求。党史教育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把真实的历史客观、全面地呈现给学生,只有可信的党史才能使学生产生对党的信念和信仰。教学中对于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我们要结合具体史实向广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和教育。与此同时,对于党史中的错误、挫折乃至失败我们也不应回避,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党的失误、曲折与教训,分清主流与支流、成就与失误的关系,使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党,是一个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一个能够在失误和曲折中奋起、不断开辟正确发展道路的党。”[2]以此增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性。

二是必须做到在党史教育中施行情感教育。大学生党史教育要实现逻辑力量和情感力量的有机统一,晓之以理的同时,还要动之以情,要把透彻的说理与感人的讲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党史学习由“知”到“信”的转化。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寓情于教”,确保党史教育的内容饱含情感,能够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通过生动感人的英雄模范事迹和党史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发起大学生的心灵共振与情感共鸣,教育激励他们拼搏进取、发奋学习,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时代大学生,以此促进大学生党史学习由“知”到“信”的转化。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大学生党史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变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成教学相长、平等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努力构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在尊重学生人格、充分激发学生自信和情感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自觉地做到“亲其师,信其言”,使大学生党史学习从“知”到“信”的转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三)锻炼培养大学生党史理论思维,由“信”入“行”提高其学习实践能力

“行”是“知”的归宿,是“信”的必然结果,也是包括党史教育在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大学生党史教育由“信”入“行”,使大学生由笃信而践行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后党史理论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水平得以提高;二是通过党史教育大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实现大学生在党史教育中由“信”到“行”的转变也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于识记性的党史知识学习相对较好,但是对于党史理论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尤其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及其相关现实问题的水平相对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党史教师只重视传授结论性的党史知识,忽视知识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尤其忽略对学生进行史料论据辨析质疑、评判反思的历史思维训练,结果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科学党史观的形成。实际上,大学生党史教育要使学生从“明理”到“笃信”再到“践行”,必须把对党的历史的客观描述与揭示、探索党史发展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党史史料的考证、阐释与论述使学生弄清中共党史中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党史人物思想嬗变的历史轨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总结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中诸多的“为什么”,最终使他们在党史的学习与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党史理论思维水平,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与把握党史人物、党史事件等的本质和时代意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等历史选择的必然性。

目前,大学生党史教育与学习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这一方面与党史教育内容陈旧枯燥、教育方法封闭单一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网络时代不少大学生甘做“宅男”、“宅女”,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缺乏对历史现实的感知与理解,缺少对普通大众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热衷于个人生活理想不无关联。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

(下转355页)

猜你喜欢
知信行党史教育模式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分析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