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王玉忠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主要土壤类型为绿洲灌耕土。玉米是凉州区的主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13年达56 000 hm2(含制种玉米),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9.4%。建立河西走廊绿洲灌耕土玉米养分丰缺指标,对指导凉州区玉米高产优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于2008年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及《甘肃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1],在凉州区绿洲灌耕土区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指示玉米品种为沈单16号。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 46%),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磷肥为重过磷酸钙(含P2O546%),云南三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33%),山东聊城化工厂生产。
试验在城郊井灌区、河井混灌区、沿沙区3个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试验采用“3414”完全设计,即3因素(氮、磷、钾),4水平(0、1、2、3),共14各处理。0水平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水平,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40 m2。试验因子水平见表1,试验方案见表2。试验采取半覆膜种植,2008年4月上旬整地并覆盖70 cm宽的地膜,膜间距40 cm,每膜种植2行。4月15日用穴播机点播,株距25 cm,行距55 cm,保苗72 750株/hm2。各处理均不施农家肥,播前按试验方案准确称取氮、磷、钾肥,均匀撒施在相应小区内后翻入。30%的氮肥、全部钾肥及磷肥作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其余氮肥分别在拔节期(35%)和大喇叭口期(35%)结合灌水追施。全生育期灌水4次,其它管理同当地大田。9月28日收获后,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各小区单收计产。试验播前按5点取样法统一采集土样,测定基础肥力;收获后以小区为单位按照随机、等量、多点混合的原则采集土样,采样深度0~20 cm,采样84个,测定方法采用《土壤分析技术规范》[2]。
用缺素区(处理2、4、8)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的百分数,即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3~4]。以试验收获后各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Olsen-P,下同)、速效钾测定值为横坐标,玉米的相对产量为纵坐标进行相关模型分析,以相对产量55%、75%、85%和95%为标准来获得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即当相对产量≤55%时,养分丰缺指标为极低水平;当相对产量为55%~75%时,养分丰缺指标为低水平;当相对产量75%~85%时,养分丰缺指标为中等水平;当相对产量85%~95%时,养分丰缺指标为高水平;当相对产量≥95%时,养分丰缺指标为极高水平。
表1 试验因子水平
表2 试验方案
以玉米产量为因变量,各施肥因子为自变量,根据田间试验结果,运用“3414”试验统计方法,用三元二次回归拟合得出玉米的肥料效应函数,确定凉州区不同施肥区玉米的最佳施肥量。其中城郊井灌区N、P、K与玉米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55.052 8+18.610 8 N-0.337 1 N2+-1.047 3 P+0.457 9 P2+68.094 5 K-0.413 5 K2+0.559 2 NP-0.302 1 NK-4.963 2 PK,经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得F=20.71>F0.05=6.00,说明玉米产量(Y)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井混灌区N、P、K与玉米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407.940 8+21.143 4 N-0.338 5 N2+11.678 7 P-0.316 3 P2+1.621 6 K+1.164 K2+0.214 1 NP+0.130 9 NK-1.153 5 PK,经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F=25.76>F0.05=6.00,说明玉米产量(Y)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沿沙区N、P、K与玉米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68.66+12.38 N-0.084 N2-2.85 P-0.36 P2+52.066 K+0.373 K2+0.568 NP-1.662 NK-0.222 PK,经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F=7.12>F0.05=6.00,说明玉米产量(Y)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解析,按氮肥(N)4.6元/kg、磷肥(P2O5)6.0元/kg、钾肥(K2O)8.0元/kg、玉米2.0元/kg的价格,得出城郊井灌区玉米最佳施肥 量 为 N 427.50 kg/hm2、 P2O5189.00kg/hm2、 K2O 71.55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4 352.00 kg/hm2;井混灌区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501.00 kg/hm2、P2O5213.00 kg/hm2、K2O 90.0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 800.00 kg/hm2;沿沙区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464.25 kg/hm2、 P2O5211.95kg/hm2、 K2O 117.45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2 165.00 kg/hm2。
由图1、2、3看出,凉州区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80.3 mg/kg,其中56.2%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中等水平;25.1%为高水平;18.7%为低水平。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1.1 mg/kg,其中79.3%的土样养分丰缺指标为低水平,15.3%为中等水平,5.3%为高水平。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47.0 mg/kg,养分丰缺指标总体较高。当土壤丰缺指标为极高水平时,碱解氮含量>123.5 mg/kg、有效磷含量>31.3 mg/kg、速效钾含量>162.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高水平时,碱解氮含量90.7~123.5 mg/kg、有效磷含量21.2~31.3 mg/kg、速效钾含量124.0~162.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中等水平时,碱解氮含量66.8~90.7 mg/kg、有效磷含量14.3~21.2 mg/kg、速效钾含量95.0~124.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低水平时,碱解氮含量36.1~66.8 mg/kg、有效磷含量6.5~14.3 mg/kg、速效钾含量55.0~95.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极低水平时,碱解氮含量<36.1 mg/kg、有效磷含量<6.5 mg/kg、速效钾含量<55.0 mg/kg。
图1 凉州区土壤碱解氮丰缺指标
图2 凉州区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
图3 凉州区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
1)建立了凉州区城郊井灌区、井混灌区、沿沙区玉米N、P、K与玉米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解析,得出城郊井灌区玉米最佳 施 肥 量 为 N 427.50 kg/hm2、 P2O5189.00kg/hm2、K2O 71.55 kg/hm2,此施肥水平下玉米产量14 352.00 kg/hm2;井混灌区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501.00 kg/hm2、P2O5213.00kg/hm2、K2O 90.00 kg/hm2,此施肥水平下玉米产量13 800.00 kg/hm2;沿沙区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464.25 kg/hm2、P2O5211.95kg/hm2、K2O 117.45 kg/hm2,此施肥水平下玉米产量12 165.00 kg/hm2。
2)凉州区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80.3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1.1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47.0 mg/kg。初步确定当土壤丰缺指标为极高水平时,碱解氮含量>123.5 mg/kg、有效磷含量>31.3 mg/kg、速效钾含量>162.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高水平时,碱解氮含量90.7~123.5 mg/kg、有效磷含量21.2~31.3 mg/kg、速效钾含量124.0~162.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中等水平时,碱解氮含量66.8~90.7 mg/kg、有效磷含量14.3~21.2 mg/kg、速效钾含量95.0~124.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低水平时,碱解氮含量36.1~66.8 mg/kg、有效磷含量6.5~14.3 mg/kg、速效钾含量55.0~95.0 mg/kg;当土壤丰缺指标为极低水平时,碱解氮含量<36.1 mg/kg、有效磷含量<6.5 mg/kg、速效钾含量<55.0 mg/kg。
[1] 高祥照,马常宝,杜 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杜 森,高祥照.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陈 伟,孙建好,刘生战.河西荒漠灌耕土区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9(3):26-28.
[4] 陈新平,张福锁.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J].中国农技推广,2006(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