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东,徐旭东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上海 201199)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根据Mogensen分类,DN分期可分为5期:Ⅰ期为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Ⅱ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Ⅲ期为早期DN,Ⅳ期为临床DN,Ⅴ期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胃肠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发病率高达50% ~70%,其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干扰药物治疗。作者通过对32例不同时期DN患者胃肠激素的测定,探讨其在不同肾功能水平时与胃肠动力障碍的关系。
所有患者均为DN住院病人,符合WHO糖尿病及DN诊断标准。32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2~85岁,平均65岁。糖尿病病史3~25年。所有患者均排除胃炎、胃溃疡、排除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以及结肠激惹综合征或腹部外科手术史。在患者接受检查期间,禁服一切影响胃肠道激素分泌的药物。32例患者根据DN分期分为Ⅰ~Ⅱ期及Ⅲ~Ⅳ期两组,另外取15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年龄、病程、血糖水平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各组患者基本特征
行全面体格检查,进行生化、放免、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以及促胃液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测定。胃排空试验:试验前禁食10 h,晨7:30时进食标准餐,在15 min内进食完毕,随即服用装有10根小钡条的胶囊。标准餐进食后1、2、4、6 h仰卧位摄片,记录各小时小钡条在胃内的数量(若在十二指肠内亦算在胃中)。若6 h后仍有小钡条在胃内,则不管数量多少延长到8 h为止,记录排空时间。观察期间不进食食物及水分[标准餐:水400 ml,熟面食80 g,荷包蛋50 g(1只),花生仁20 g]。判断标准:胃排空时间>6 h为胃排空异常。
DN组较对照组及DNⅢ~Ⅳ期组较Ⅰ~Ⅱ期组胃动素、促胃液素显著升高,胃排空时间显著延长(P <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期DN各指标比较(±s)
表2 不同时期DN各指标比较(±s)
a与DNⅠ~Ⅱ期及对照组比较,P<0.05;b与DNⅠ~Ⅱ期及Ⅲ~Ⅳ期比较,P<0.05
/h DNⅠ~Ⅱ期 17 72.31±38.50 239.15±38.51 111.21±44.27 4.组 别 n 促胃液素/pg·ml-1 胃动素/pg·ml-1 胰高血糖素/pg·ml-1 胃排空时间41±1.23 DN Ⅲ~Ⅳ期 15 133.35±47.93a 433.30±192.85a 212.01±61.23a 6.95±1.09a对照组 15 56.74±22.03b 135.40±22.67b 94.12±33.10b 3.51±0.67b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DN胃肠病变的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6]:(1)周围自主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通过多元醇途径使细胞内山梨醇增加,肌醇减少,神经细胞发生变性,神经轴突节段性脱髓鞘改变。研究表明神经节超微结构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树突肿胀,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存在结构上的微细变化,迷走神经的传出纤维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引起第3相运动复合波缺如。(2)平滑肌变性。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造成局部缺血,神经营养减弱或丧失都会加快平滑肌病理改变,致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异常。(3)高血糖。高血糖不但可导致神经病变,而且可抑制消化道运动,研究已证实血糖水平≥15 mmol·L-1可抑制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Ⅲ相的出现。血清促胃液素随血糖变化而变化,血糖越高、病程越长以及伴神经病变时,促胃液素水平升高显著,同时可继发性引起胃动素分泌升高,胰高血糖素不仅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升高,加重其胃肠病变,而且作为胃动力的抑制性激素,不仅抑制胃肠蠕动,还会引起胃电节律紊乱,从而延长胃排空时间。(4)肾脏是胃肠肽类激素降解和清除的场所。DN出现肾功能衰竭时是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内环境紊乱后使体内近200种以上的物质水平比正常人高[7],其中就包括胃肠肽激素水平的变化,此类激素包括调节胃肠动力的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等[8]。本研究结果显示,DN组较对照组及DNⅢ~Ⅳ期组较Ⅰ~Ⅱ期组胃动素、促胃液素显著升高,胃排空时间显著延长,证实肾功能减退及下降程度与胃肠动力下降有明显相关性,因此检测DN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对不同时期DN胃肠功能性病变的诊治都有一定的意义。
[1]蔡子鸿,万田谟,肖冰,等.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糖尿病胃痉瘫4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1):33-34.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23-2624.
[3]向荣成,历有名.神经胃肠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42.
[4]韩刚,李秀钧,田浩明,等.2型c的胃肠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2):296-299.
[5]许美伦,黄曼姿,黄丹妮,等.糖尿病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初步研究[J].医学综述,1998,4(3):145.
[6]朱凤元,郑春化,张娅东.糖尿病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初步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6):371.
[7]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93.
[8]方一卿.慢性肾衰病血液透析病人的胃肠肽类激素变化[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0,2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