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南宁市产业转型的贡献度研究

2013-12-25 06:12:18张玉双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南宁市南宁

张玉双

作者:张玉双,中共南宁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邮编:530007

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因而实现产业转型的核心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进行了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实践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于研究科技创新对南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南宁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转型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产业间的优化升级,包括三次产业间的优化升级。二是产业内部优化升级,即在传统产业内部,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逐渐使高层次的产品或工艺替代传统产业。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在于技术升级,而技术升级的重点在于科技创新。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稳定增长

1978年南宁市生产总值仅14.7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31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变迁,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2011.5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万元。三十多年来,南宁市经济呈快速发展势头,“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及“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呈稳定提高态势,分别达到8.6%、9.4%、14.6%、10.5%、11.5%和15.5%。

(二)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建国以来,南宁市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结构单一,行业结构落后,产业发展缓慢。1950年,南宁三次产业结构为72.7:4.11:23.19。1970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高,产业结构逐步改变为“二一三”的格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呈现出稳健较快增长态势。新兴部门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加快。1991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三二一”的格局,2005年为16.55:31.96:51.49,2010年,南 宁三次产业 结 构 为13.58:36.26:50.16,基本形成了“服务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支撑,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格局(图1)。

图1 1978-2010年南宁市三次产业比重走势图

从产业结构投资特征来看,自2003-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的侧重有所变化(表1)。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构成不均衡,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过于庞大。随着南宁市产业结构转型,在8年来投资结构已经得到了相应调整,投资方向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倾斜,第二产业由2003的7.8%则上升到2011年的27.2%,百分比增长了约3.49倍。

表1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构成 (单位:万元)

(三)产业发展模式仍以粗放型增长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2012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9.8倍,年均增长16.3%。2011年,南宁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广西的18.9%、24.2%,在全区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但从产业结构来看,以加工型的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从增长方式看;以速度型、粗放型方式为主。以工业增加值能耗为例,市场对高耗能行业的刚性需求增加了工业能耗水平是一个不争事实。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27.6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1%;完成增加值623.85亿元,同比增长22.0%;单位增加值能耗0.845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升8.28%,与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8%的目标任务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占南宁制造业总产值70%的仍然是靠中低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创造的,装备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工业化的要求。所以,如何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关系,如何使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是南宁产业转型面临的难题。

图2 2012年1-12月南宁市万元工业增加能耗速度(+,-%)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科技创新始终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内容,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的目标。为此,科学衡量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以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视为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在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指标中,研发费用占GDP比例、科技进步贡献率等相对指标,对于分析科技和产业发展关系有着代表性意义。其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研究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科技投入产出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简称,通常是通过科技进步增长率与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的比值来计算的,它综合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科技进步贡献率定量测算办法以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Y=A(t)·f(K,L)Α·KL为基础。

对该模型两边取对数,得:ln Y=ln A+αln K+βln L

其中:EA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

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l为劳动力(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a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l%时产出增加多少);

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多少)

通过生产函数测出的科技进步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科技作用,包括了科技进步或工艺流程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趋于合理等因素,是除了增加资金和增加劳动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其他因素作用的总和。为此科技进步对生产的作用无疑是一种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二)模拟分析

指标选择上,以1990年为基期换算得出1998-2011年的GDP,扣除了物价指数的影响。物质资本存量估算是利用永续盘存法,基期资本存量是根据当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换算得出,通过测算1998-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年均增长率7.27%(折旧率结合以往研究选取为10%)得出基期的资本存量。定期固定资本存量则以K=K(1-δ)+I/P得出,其中K是当期固定资本存量,K是上期固定资本存量,I是当期固定资本投资总额,P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劳动力指标选取的南宁地区从业人数。原始数据如表2。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一些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和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推荐的方法,最终确定α=0.4;β=0.6,分阶段得出资本贡献率、劳动力贡献率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如表3。

从我们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1998-2010年三个时间阶段内,南宁年均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增长,年均资本贡献率表现率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年均劳动贡献率反而出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因此,南宁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固定资本投资。另外,我们还看到南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两个特点。

表2 1998-2011年GDP、固定资本存量及劳动力原始数据

表3 1998-2010年三阶段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估算结果

1.1998-2002年间虽然南宁市的经济维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资本的贡献大于科技进步的贡献。但是必须认识到,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向加快新技术向实际生产的转变才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我市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够稳定。要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进一步提高劳动者与参与者的素质技能;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水平,形成较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人才的同时也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主要结论

从南宁科技进步贡献率历年测算的结果看,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波动性、不稳定性,甚至有些年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值,但从分时间阶段来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阶段性呈较平稳增长之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整体越来越稳定,说明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当前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还比较低且此指标还存在不足,所以科技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发展的解释作用仅供参考。

三、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总体思路

产业转型的目标就是依靠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产业发展模式是在产业发展目标、外部现实环境与内部的组织活动等因素的约束下实现的。针对南宁市产业形成特点和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现实情况,南宁市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顺利转型。

(二)相关对策建议

1.加大科技创新投融资建设及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由于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小额的销售收入,政府政策法规不完善,使得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研发资金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应分别从金融政策和发展规划上将创新项目投资提上日程,加大支持和投资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是加大科技创新投融资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科技创新活动项目风险高,缺乏补偿机制,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贷款也是非常有限。为了扩展南宁投融资渠道,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壮大,加大对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2.鼓励人才引进,加大科技人力资本储量。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科技人员尤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拥有大批的优秀人才,企业就由足够的科研资源来承担重大的科技项目。人力资本储量代表潜在的科技创新能力,从南宁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来说,南宁市的科技人力资本储量是不足的。所以南宁市应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合劳动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同时学校应高度重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开发创业课程、培养创业教育师资、组织创业大赛提高其储备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南宁市政府及企业也应充分调动科技活动人员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对特殊重点行业和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科技产业转型人才给予补助和奖励。针对南宁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要吸引集聚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实用专业人才、高素质人才,从而达到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

3.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制定科技创新转化机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区域创新系统中其他科研主流力量的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合作低效率一直被认为是R&D边际化的重要原因。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中心,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源。随着企业单独进行技术创新难度的加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一方面,企业要积极主动与当地大学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加与大学之间的来往与沟通;另一方面,加大高校R&D投入,强化高校知识生产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R&D的知识溢出效应。同时,应该建立和完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与运行机制。

为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和科研机构除了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外,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扩展大学功能,高校兴办企业和建立技术转让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方式,加大技术外溢效应,促进大学的技术和知识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辐射,加速科技成果市场化。另外科研机构应转变观念,贴近市场,使自己的研发成果更符合市场要求,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R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1002-1037.

[2]Lucas R.E.J.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3]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界,2001(5):70-78.

[4]宋辉,李强.从投入产出模型看科技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03-108.

[5]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74-85.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南宁市南宁
想你的风吹到了南宁
歌海(2024年2期)2024-06-06 05:54:00
数读南宁
中国火炬(2022年11期)2022-11-19 03:32:20
Sam’s Family
眷恋南宁
歌海(2021年6期)2021-02-01 11:27:18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关 公
宝藏(2019年3期)2019-03-28 05:24:16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6:46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下城区:建设科技进步先进区
杭州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5: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