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安,牛秀荣,谢巧玲
(邯郸学院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01)
图书馆肩负着促进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责任。对读者需求的满足是图书馆价值的核心和最直接的体现。研究和分析图书馆不断变化着的读者群体特征、阅读习惯、行为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根据读者特点及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依据社会科学研究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管理水平)、经济资源(收入水平)和文化资源(学历水平)为标准的社会阶层结构划分原则,[1]5-7,[2]159-169本研究所选样本包含了各类社会阶层以及各社会等级。本文以实证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读者群体特征及阅读方式选择的差异,并提出新阅读背景下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文调查的外延涉及省级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和县级图书馆。图书馆的选取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进行抽样。以图书馆读者为调查对象,读者采用到馆读者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样本。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社会学研究、社会阶层研究、学习型社会研究、图书馆学研究、阅读学、阅读教育学、阅读发展史、全民阅读、社会学研究与SPSS 应用等专著和学术论文60 多部篇,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2. 调查法
参考第七次全国全民阅读调查问卷等多份问卷,根据本研究需要设计了《河北省全民阅读调查问卷》,问卷为封闭性调查问卷。在河北省11 个地区内13 家图书馆,共发放问卷2300 份,回收问卷2153 份,有效问卷1962份,有效回收率为91.1%。问卷在发放之前采用专家评判法,聘请13 名图书馆馆长及有关方面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最后的效度检验均值为8.92 分。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计算出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最小为0.832。信效度检验结果符合社会调查要求。
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 社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方法有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值、描述统计、推断性统计(卡方检验)等。
本研究把个体特征分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或身份)。根据回收有效样本统计结果,就样本在各特性项目上所呈现分布情形(见表1):在性别中女性偏多占52.3%。学历结构中本科和大专学历的最多,占51.7%。其次是高中(或中专)学历占25.0%,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水平仅占3.0%。年龄特征中21~30 岁和31~40 岁之间的人数比例分别占29. 1%和25.6。在职业结构中学生人数占了30.8%,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是教师14.1%、工人11.0%、公务员8.6%、自由职业者7.6%。由表1 和表2(非参数检验的卡方分布检验)可见,图书馆读者群体分布极不均衡(P<0.01),的女性偏多,学历偏高的多,学生身份的多。
表1 图书馆读者群体基本情况统计
表2 图书馆读者群体分布的卡方检验值
各种阅读方式选择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纸质书刊成为图书馆读者首选的阅读方式(见表2)。在新传媒时代各种新兴阅读工具不断出现,这些新兴阅读工具具有便捷、信息丰富等很多优点,但是,图书馆读者还是更推崇传统的纸质书刊阅读方式。分列2、3 位的是电脑阅读和手机阅读,这是两种新阅读的主要方式,共同的特点就是读者能在互联网上浏览和下载。而其他电子阅读方式读者使用率却很低,都没有超过6.5%。这可能是这些电子阅读的工具不能浏览互联网,而被推崇新阅读的读者所冷落。
表3 图书馆读者主要阅读方式描述性统计表
在互联网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以多媒体、数字化为特征的新阅读具有方便、快捷、开放、互动等优点,在信息获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重要的社会作用。但是,在经过迅速发展和狂热追捧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新阅读的浅阅读、休闲性和功利性对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副作用,随着对新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讨论与思考之后,人们还会理性地回归到传统阅读,重新回归知识学习,充实高雅的文化和精神享受。
1. 不同性别图书馆读者阅读方式情况
以各性别阅读方式选择人数为行变量,以每种阅读方式的选择人数和未选人数为列变量,进行不同性别读者阅读方式选择率卡方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在纸质书刊阅读方式上女性读者选择率显著高于男性读者,说明女性读者更忠实于传统的阅读方式。其他阅读方式男女读者之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显著性。
表4 不同性别图书馆读者对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情况
2. 不同年龄图书馆读者阅读方式情况
不同年龄读者阅读方式选择率的卡方检验(以每种阅读方式的选择人数和未选人数为列变量,以各年龄段该阅读方式选择人数为行变量)结果如表5 显示,MP4 和电子阅读器两种阅读方式在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选择率基本都在10%以下。在其他阅读方式的选择上,虽然年龄段之间有差异性,但是各年龄段的选择率都不高,基本上选择率也在10%以下。在排名前三位的阅读方式中,纸质书刊的选择率最高是60 岁以上读者,这部分读者接受新事物较慢,又局限于本身电脑、网络知识的限制,电脑和手机这两种阅读方式都是所有年龄段读者中选择率最低的。15 岁以下小读者的情况和60 岁以上读者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15 岁以下小读者不仅是自身知识的限制,更受限于物质上的限制。15~30 岁的读者,手机阅读选择率最高,这部分读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物质上和知识上都具备手机网上阅读的条件,他们是手机阅读最活跃的人群。20~60 岁的读者,电脑阅读的选择率都在41%左右,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信息资料,和纸质书刊阅读方式一样,电脑阅读也是他们重要的阅读方式。
表5 不同年龄图书馆读者对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情况
3. 不同学历图书馆读者阅读方式情况
不同学历读者阅读方式选择率的卡方检验(表6)表明,MP4、电子阅读器和其他阅读方式的选项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率都在8.7%以下。纸质书刊、电脑和手机三种阅读方式选择率都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随着学历水平升高,电脑阅读选择率也逐步上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读者电脑阅读选择率最高,与其纸质书刊阅读选择率差异最小,他们对纸质书刊阅读和电脑阅读都很依赖,这部分读者工作与科研中数字知识信息资源需求大。手机阅读在高中(或中专)和本科(或大专)两个学历群读者中选择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5.9%和28.5%。
表6 不同学历图书馆读者对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情况
4. 不同职业(或身份)图书馆读者阅读方式情况
不同职业(或身份)读者阅读方式选择率的卡方检验显示(表7),排在阅读方式前三位的纸质书刊阅读、电脑阅读和手机阅读不同职业(或身份)之间选择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其他所列的阅读方式选择率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类职业(或身份)读者中纸质书刊阅读选择率都是最高的,选择率排在前5 位的依次是退休人员、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公务员、教师和学生。退休人员由于年龄高,如前面所讲,这部分读者缺乏电脑、网络知识,形成其他阅读方式障碍,使他们无法享受更为便利的阅读方式而更多地依赖传统阅读方式。其他4 类读者他们更注重知识的权威性、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他们对纸质书刊阅读需求更多于其他各类读者。电脑阅读选择率较高的读者职业(或身份)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工作者、教师和公务员,由于工作的需要,这部分读者主要是在知识平台上下载资料等工作,这是由这部分群体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手机阅读选择率高的读者群体主要以青少年学生为主,手机阅读容易养成浅阅读的习惯,在繁重的学习之余他们利用手机阅读享受着文化快餐的乐趣[3]134,其实这对青少年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不利。过多地依赖搜索引擎,长期非常方便地得到答案,却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长期沉浸在浅阅读中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些不良品质,如不专心、浮躁、急功近利、肤浅、怕吃苦、只想走捷径,不喜欢也不善于思考[4]25-30,40。对青少年适时地引导传统图书的阅读和深层次的激励已成当务之急。
表7 不同职业(或身份)图书馆读者对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
纵观阅读发展历史我们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阅读工具普及,传统阅读方式受到数字阅读、网络阅读强烈的冲击。这股冲击波使不同社会阶层群体读者形成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改变着人们阅读价值观。数字阅读、网络阅读呈蓬勃之势流行开来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思考,一方面数字阅读的方式便捷性、内容丰富性、过程互动性、环境开放性被人们欣然接受,另一方面网络阅读的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的浅阅读特征又引起人们的惴惴不安,阅读的深度逐渐被阅读的速度代替,人文性阅读慢慢被信息性阅读吞噬,阅读体验性的突出同时,阅读思考也正在逐渐萎缩[5]1,这种阅读形式上的极大满足注定会形成思想上的茫然与空虚。经过一段的徘徊和思考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网络阅读、数字阅读是传统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传统阅读才是阅读的基础和根本,在阅读方式多元化时代,传统阅读暂时冷落之后必然会合理回归[6]13-15,[7]。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阅读,使原本由于多种原因无法走进图书馆的人们能够有机会阅读,这对于推进全民阅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无疑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是读者提高自身修养、完成自身继续教育的场所,无论阅读形式怎样发生变化,图书馆都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之间内继续担负着引导社会阅读的主要职责。图书馆应重视引导读者进行思考、研究性的“深度阅读”, 在提倡生态阅读、纸质阅读、深度阅读、经典阅读的同时,应正确引导时尚阅读、浅阅读、网络阅读,整合社会资源,优化阅读环境,使全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完成学习和研究[8]75-78。
在“浅阅读”广泛流行的今天,图书馆应当坚守“深度阅读”阵地,帮助读者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和帮助读者由“浅”入“深”地阅读和思考是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数字化、网络化阅读中,电脑和手机是读者拥有率最高的数字化阅读工具。针对电脑和手机阅读读者,面对网络阅读的负面效应,图书馆作为承担教育职能的文化机构,具有构建良性阅读环境的责任。如何提高网络阅读质量,建立安全有序的网络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清洁、无污染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建立信息过滤机制,让知识正确而有效地传播,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阅读社区。
新时代人们阅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更趋向于多样化。图书馆读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的群体,阅读习惯和需求有着很大的差异,图书馆应注重阅读指导的层次性,图书馆应采取不同的服务和服务措施。面向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公务员、教师群体读者,图书馆不用过多地宣传阅读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完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让他们及时了解更新情况,以便他们及时得到需要的信息资料。针对青少年读者,图书馆应加大阅读引导的力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浅阅读时代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有序和无序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多元信息体,同时积极导引读者,使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源,这样也能更有效地引导读者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青少年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是新兴的多媒介的数字化阅读的主要群体,新阅读的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正影响着一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然而,青少年时期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德国有关教育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人在15 岁之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那么他就很难在以后的人生过程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因此,图书馆在阅读理念的推广过程中,应注重对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加大对对青少年进行阅读引导工作的力度,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和质疑。同时,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实现社会阅读的一个关键,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内容就是要建立起系统化的阅读推广计划。引导青少年读者阅读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心之一。
当下的阅读文化呈现多种阅读形式并存的形态,利用各种阅读资源的优势,实现高效率的文献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文化责任。图书馆在完善传统的服务同时,要从信息收集者和保存者转变为信息的产生者和处理者,从只提供被动的借阅服务转变为知识导航和知识评价、信息咨询、充当用户的信息顾问,从文献实物的占有变成电子信息的开发与传递。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应用现代化技术,推进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图书馆建设,从封闭式服务转向开放式服务,借助社会公共网络设施,享受到快捷和完善的图书馆服务。
总之,图书馆要不断研究社会各阶层读者群的阅读特征,面对不断进步的阅读时代,重视阅读学研究,不断探索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和改进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阅读空间。
[1]陆学艺,龚维斌.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关晓丽,关大伟.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新视点[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贾大雷. 手机阅读的内容与特征[J]. 新闻传播,2011,(8).
[4]夏丽瑛. 网络阅读的影响及图书馆的使命[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0,(3).
[5]周志强. 新阅读时代的焦虑[J]. 中国图书评论,2011,(4).
[6]常凌翀. 数字视域下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博弈探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0,(4).
[7]聂震宁. 数字阅读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阅读[N]. 北京商报,2011-04-25.
[8]陈园. 图书馆要坚守“深度阅读”阵地[J]. 公共图书馆,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