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笔鉴定结果的再考察以大正大学本《源氏物语》为中心

2013-12-23 03:53唐晓可
首都外语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源氏物语写本笔迹

唐晓可

一 引 言

《源氏物语》由宫廷女官紫式部创作,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虽经千年,此书魅力不减,仍然为大家所喜爱和阅读。在现代社会书本可以通过印刷而大量出版。但在源氏物语成立之初,只能靠着一字一字的书写成书,从而在读者中流传。由于是人为的书写工作,难免来自书写习惯产生的误差,以及误抄,或者漏抄等现象。到了源氏物语诞生后的200年左右,也就是镰仓时代,衍生出了更多的版本。所以,在镰仓时代初期,已经显现出了源氏物语本文的混乱状态。①阿部秋生:《源氏物語の本文》,日本:岩波書店,1986年,第57—89 页。在今日已经无法还原紫式部创作当初的本文状况,但是如何更一步接近原文,仍是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对于文本研究,似乎越古老的文本越接近原文,但实际却不是这样的。研究文本的时候,除了考虑到文本本身的成书时期因素外,成书的经过,书写者的构成同样对文本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以大正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的源氏物语写本为研究对象,对已经确认的书写者进行再考察,从而对于大正大学本做出再评价。

本文的研究对象大正大学本是在大正大学附属图书馆的网页上公开阅览②大正大学附属图书馆,http://www.tais.ac.jp/related/tais_ library/lib_ articles/lib_ articles.html,2008年4月15日。的源氏物语写本,是该大学于平成9年从岐阜飞弹的旧家购入,作为网络资源免费公开。大正大学本成立于延得二年到明应二年之间(1490—1493),是室町期的写本。大正大学本全卷都经过了古笔鉴定(了意)的书写者鉴定,用「白地に金泥青墨彩画鳥の子」的料纸书写人名,粘贴于书面。本文的作者在对大正大学本进行考察时发现,被鉴定的书写者有些跟书的成书年代有出入,所以,在本文中将对古笔鉴定家鉴定的书写者进行再次考察。

二 古笔鉴定

2.1 关于古笔

所谓的古笔原是指从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期间写作和文的名笔。在安土桃山之后的时代,每到和平的时代。作为知识者阶层都会有「美しい筆跡を手習の手本にしたい」、「鑑賞のために手に入れたい」这样的愿望来收集这些东西。而且,在天文二四年(1555)一〇月举行的茶会上,武野紹鷗将藤原定家的『小倉色紙』用作茶室的挂轴,这之后,古笔在茶人们中间风行,终于,古笔在民间页扩散开来,被人们所珍重。

本来,古笔主要是在贵族中间以册子及卷物的形式收藏、鉴赏。由于收藏热的高涨,会产生古笔数量不足,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所以,出现了将古笔分切进行收藏的情况。这种被切断的东西称之为“切”,所以今天存在很多“古笔切”。

由于古笔切在保存和鉴赏上很不方便,所以将此放在一起收藏鉴赏的“贴”(手鉴)随之兴起发展。据《假名草子》记载,从江户时代初期开始到十七世纪中期,在庶民间及其流行。在《茶会记》中,古笔切作为茶席的装饰挂轴开始使用。手鉴以及茶会的挂轴作为鉴赏物开始盛行后,古笔切的笔者也被人们重视起来。所以,鉴定古笔真伪的古笔鉴定家这个职业开始兴起。前后有大村由己、鳳林承章、烏丸光広等从事古笔鉴定的工作,古笔了佐更是将古笔鉴定当成了生活的手段。①小松茂美:《日本書流全史》,日本:講談社,1970年12月,第519—542 页。

2.2 古笔鉴定家

了佐于元龟三年(1572年),作为佐佐木源氏的后裔在近江国西川出生。年轻时和父亲平泽宗休一起来到京都,和父亲同时拜在鸟丸光宏门下学习和歌。光宏在和歌和书法方面很有造诣,特别是古笔鉴定方面独有心得,并著有古笔的蒐集。在他的影响下,平泽弥四郎也掌握了古笔鉴定的方法,逐步精进。并在光宏的劝导下将古笔鉴定作为职业,从丰臣秀次处得到了古笔家的专用姓名。因为鉴定需要有权威性,秀次亲自预定了“琴山”的金印赠与平泽弥四郎。弥四郎继承了出家人了佐的法名,改姓成为古笔家,称为古笔了佐,成为古笔鉴定的第一人。了佐有四男一女。第二代由三男三郎兵卫继承,称为了荣。古笔家从安土桃山之后,由一子相传的形式继承,直到第十三代了信。直到太平洋战争时期。还从事古笔鉴定的工作。鉴定大正大学本的是第九代了意。

2.3 古笔鉴定中存在的问题点

古笔鉴定到底是什么呢,川濑一马对这个问题有如下阐述:

古写本の正しい鑑定ということは、非常に意味もあり大事なことになるわけですが、古写本そのものの社会における存在意義は、研究資料という立場以上に世俗的な意義と価値とが付随して参ります。そのために、鑑定という問題も切実になって参りますけれども、そこに、ただ今申し上げましたような欲の問題とか、いろいろ複雑な事情も伴ってきて、利害問題というようなことも起こり、そのため一面には鑑定そのものも、発達する面はあると思いますが、またいろいろ余計な問題も出てくるわけでございます。②川瀬一馬:《日本書誌学之研究》,日本:講談社,1943年6月,第29 页。

在江户时代初期开始盛行的古笔鉴定这个职业,除了鉴定书的年代和书写者之外,同时他们的鉴定结果也决定了书的价值。古典书籍与其说作为研究资料所被重视,不如说作为古董品而为人熟知。确定书类的价值,只能依赖于古笔鉴定的结果,这并不是一般人能涉足的领域。所以,有时为了提高自己所藏书类的价值,故意让古笔鉴定家将书说成是名家的作品的情况也不能说不存在。这是由于人为造成的结果。

还有,由于经验不足,古笔鉴定家有时也会产生并非刻意的错误。古笔鉴定家在鉴定书类的时候,首先从书的装订情况、料纸、书风等确定书的书写年代,然后通过笔迹判断书写者。对于大正大学本来说,由于有书写奥书(在书的末尾,用以记录成书经过,书写者姓名,成书日期等),所以书写年代一目了然。但是,关于书写者的鉴定却存在问题。

三 大正大学本中古笔鉴定的问题点

3.1 书写者生卒年的出入

大正大学本的书写奥书中有「右筆に頼んだ」这样的说法,但是古笔鉴定的结果是书写者几乎由公卿、僧侣组成。这个结果跟书写奥书有很大的出入,有些不可思议。从生卒年来考察,像尧孝和雅冬,本应跟大正大学本扯不上任何关系的人,却被古笔鉴定家列在书写者名录中。本论文的作者绝不是要否定古笔鉴定家的能力,但是对于鉴定结果不得不抱有疑问却是现在的状况。

比如说书写桐壶卷的是梶井宮應胤法親王。这个人物的阅历如下:

応胤親王(おういんしんのう) 〔生没〕大永元年(一五二一)九月二十六日生、慶長三年(一五九八)五月十七日没。七十八歳。〔名号〕法諱、応胤。俗名、貞斎(一説、真済)·尊悟。還俗後、蜻菴と号す。法号、後竜禅院。〔家系〕伏見宮貞敦親王の男。母、従三位藤原香子(太政大臣三条実香の女)。後奈良天皇の猶子。〔経歴〕梶井門跡。彦胤法親王の嗣となる。天文七年(一五三八)親王宣下。同二十二年、二品、天台座主。永禄十三年(一五七〇)辞職後、還俗。①市古貞次:『国書人名辞典』第一卷,日本:岩波書店,1996年11月,第523 页。

关于應胤,生卒年如资料所示,是大正大学本成立之后才出生。所以,必须从书写者的候补中去除。

还有书写蓬生卷的尧孝,其阅历如下:

尭孝(ぎょうこう)僧侶·歌人〔生没〕明徳二年(一三九一)生、享徳四年(一四五五)七月五日没。六十五歳。〔名号〕法諱、尭孝。常光院·満願寺と号す。和歌所旧老法印·和歌所老拙法印と称した。〔家系〕権大僧都尭尋の男。頓阿の曾孫。養嗣子、尭憲。〔経歴〕応永二十一年(一四一四)「頓証寺法楽千首」「頓証寺法楽百首」に出詠。以後、足利義教·飛鳥井雅世らの眷顧を得て二条派の中心となり、正徹及び冷泉家に対抗した。永享五年(一四三三)『新続古今和歌集』の選進に際して和歌所開闔を勤めた。晩年は法印権大僧都に至る。嘉吉三年(一四四三) 「前摂政一条兼良家歌合」、宝徳二年(一四五〇)「後崇光院仙洞歌合」など多くの歌会·歌合に出詠。朝幕双方の歌壇で重きを為した。門下に尭恵·東常縁らが出て、古今伝授の一流をなした。(『国書人名辞典』)①市古貞次:『国書人名辞典』第二卷,第756 页。

尭孝被认定为蓬生卷的书写者。1445年已经去世,所以不可能参加书写他去世后40年才开始书写的的大正大学本,所以,这个人名也可以从书写者名录中剔除了。

下面是,葵卷的书写者雅冬:

飛鳥井雅冬(あすかいまさふゆ) 公家·歌人 〔生没〕生没年未詳。南北朝時代の人。〔名号〕本姓、藤原。名、雅冬。〔家系〕飛鳥井雅孝の男。兄雅宗の猶子。 〔経歴〕四位、左中将。延文二年(一三五七)頃の「延文百首」等に出詠。(『国書人名辞典』)

这个人虽然生卒年未详,但能参加《延文百首》和歌吟咏,这已经是大正大学本面世一百年以上的事情,所以,雅冬不可能参加大正大学本的书写。

以上列举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被古笔鉴定列在书写者名录的三个人的年代和大正大学本的书写时期明显有出入,但还是被鉴定为书写者。想要制作一整套的源氏物语要花费相当大的劳力,之后的保存也绝非易事。丢失、破损、烧毁、偷盗等诸多原因造成整部书的缺失,这样的事不可避免。在写本缺失时,在当时或者在之后的时代,写本的拥有者会将缺失的部分从新制作补上。所以,即使是看上去是一整套的写本,也有书写时期不同的本文混入其中的可能性。所以,像前面所述的三名时代不同的书写者的名字在书写者列表中,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上野的研究中提到「装丁·本文料紙·書式の一致などから、該書は延徳二年から明応二年にかけて書写されたものと判断できる」。所以,可以判定大正大学本是在同一时期制作完整的,不存在跨时代的可能.

3.2 笔迹的不一致

由于是正统的鉴定家鉴定的结果,所以,不可能是基于学识不足产生的错误。也不大可能是为了利益而故意鉴定出错误的结论。但是,古笔鉴定存在诸多问题,却是清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古笔鉴定家的鉴定,大部分由经验以及所存储的知识量决定,科学性不足等原因也是存在的吧。

所以,在此,本论文的笔者并不是要将大正大学本的笔迹从新核对而在此确认书写者。只是想将古笔鉴定结果进行再次讨论。

研究方法,是将“極め札”上记载的书写者的真迹和大正大学本上的笔迹进行对比。笔迹对比,往往容易陷入到印象论中,为了尽量避免这样的结果,从每卷中将假名截取,进行每个假名的比较。

举一例以说明,古笔鉴定的结果显示,空蝉·匂宮·手習三巻是由近卫政家书写。单从表面上看。这三卷是否为同一书写者,并不能马上确定。用以下的方式,一字一字进行对比,差距显而易见。

近衛関白政家公《空蝉》《匂宮》《手習》

【空蝉巻※】

【匂宮巻】

【手習巻】

如上,将空蝉、匂宮、手習三巻中的“人”和“な”为例进行比较(由于篇幅所限,本论文中只揭载一部分文字截取的资料)。像这里展示的一样,匂宮巻和手習巻笔迹十分相似,可以认为是同一书写者所书写,但空蝉卷怎么样呢。特别是“な”的写法很有特点,同其他两卷有明显的区别。

空蝉卷的奥书是由政家书写,但是本文的书写者未必和奥书的书写者是同一人物。在这里,有必要对本文的笔迹进行核对。政家的笔迹可以在其留下的短册手鉴中查到,下面展示一例

仔细观察这上面的笔迹,“人”和“な”的写法与空蝉卷的笔迹有很大的相似点。所以,几乎可以判断,空婵卷的本文也是政家的笔迹。这样的话,匂宮巻和手習巻的书写者就很难说是政家了。

另外,存在书写者笔迹不一致的还有被鉴定为三善氏女书写的榊·真木柱·早蕨巻三卷。榊和早蕨巻由于有书写校合奥书,书写者为同一人毋庸置疑,真木柱卷由古笔鉴定家鉴定为“三善氏女”所写。但是能明显感觉到笔迹和书风的差异。

奥书记载的只是书写完成的时期。从表现和书风的一致程度来看,书写这两个奥书的应是“三善氏女”。只不过,延德二年十一月书写完成早蕨巻,在那之后经过了七个月的延德三年六月又完成了榊巻的书写。所以可以知道,这两卷是在很接近的时期内书写完成的。这可以认为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导致了姉小路基綱分两次拜托三善氏女来书写。这样,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真木柱是何时完成的,为什么没有书写奥书呢。

在这之前也有论述,源氏物语这样的长篇巨著由一个人来书写完成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像大正大学本这样采用“寄合書” (多人分担共同书写)的方式进行书写是很普遍的。所以,在众多的预备书写者中,拒绝的情况也会发生。这样的话,在已经进行完书写的书写者中,再次拜托书写是十分有可能发生的。“三善氏女”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拜托书写的背景用这样的假设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只有真木柱卷一卷没有奥书显得有些难以解释。真木柱卷的书写者不是“三善氏女”,是其他人的话,似乎更容易解释。而事实是,鉴定过程在这里省略,简单说结论就是真木柱巻和榊、早蕨两卷的笔迹不同。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古笔鉴定的结果并不是完全无用的。所以,在作为研究资料使用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仔细研讨,慎重使用。

3.3 同一书写者的书写奥书上花押的不一致

大正大学本的须磨卷和常夏卷有书写奥书,古笔鉴定的结果是这两卷都是梶井宮尭胤法親王所书写。虽然是同一人物所属写的奥书,但是书写时期的表现方式有些出入。

须磨卷的书写时期是“延徳二暦仲冬下旬”,但常夏卷的表现方式是“延徳第二載臘上旬”,按照卷名的排序,须磨卷是在前,所以,须磨卷是先书写完成的。

这里,首先看到的是年代的表现方式的不同,仔细观察,发现书写奥书的笔迹也有差异,不尽相同,最应引起注意的是,两卷的花押完全不同。所以,可以认为两卷完全不是同一书写者。

同调查得到的尧胤的花押(《大日本史料》第九編之九·永正一六年八月二六日“前天台座主三千院二品尭胤親王薨ぜらる”項所掲花押二点)做比较,可以发现,同须磨卷和常夏卷的花押皆不相同。那么,这两卷的书写者到底是谁呢?即使是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一眼也可以看出的差别。古笔鉴定家是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呢?虽说有可能是古笔鉴定的失误,但是即使是失误也绝不容忽视,这样的问题即使只出现一个,也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古笔鉴定的结果到底有几分可以相信。

3.4 考察笔迹时的注意点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关于古笔鉴定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所以,在本论文中对古笔鉴定的书写者进行全面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特别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只是看上去笔迹有些不同,那就可以说书写者不一致了吗。只是由于感觉上有微小的差异,就说是古笔鉴定家的错误从而错误的鉴定了书写者,在将这做为一个问题讨论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说明。只凭感觉是没有说服力的,必须要有具体事例的比较。

第二,单从书风的差异上,也不能一口断定是其他的书写者。之所以这么说,与现代先进的印刷方式不同,是有人手一字一字书写完成的东西,如同我们自己的签字一样,完全相同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但是,签字还是被认为是最难以被模仿的东西。因为,笔迹是人个性的体现。比如说,每天由于心情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虽说在笔迹上会多少有些差异,但是隐藏在其中的书风的共通性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在这方面的判断要小心仔细。

再有,字间距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效果,从而给鉴赏者以非同一人物书写的印象。这种情况似乎不会发生,但是,在被别人拜托书写的时候,所使用的料纸往往都是事前预备好的。据《蜷川家文書之六》(大日本古記録本)「源氏物語紙数注文」部分的内容记载,每卷所使用的纸张数都是事先计算过的。在书写之前就计算出在书写过程中有可能使用的纸张数,这在书写用纸还是分宝贵的年代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作为书写者来说,往往事前确认过底本的墨付丁数之后才开始书写。因为如果由于随心所欲的书写导致纸张不足的话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将字的大小按照底本的大小来书写,尽量按照底本的体裁来安排才是万无一失的吧。

从书写者心情的变化等主观的原因和底本的影响等客观原因两方面来考虑,在确定书写者的时候,必须要收集大量的笔迹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

四 小 结

在研究源氏物语写本时,往往有越古老的写本越受到重视的倾向。但写本的流传却因为人为的因素使其变的很复杂。流传的经过,原本被抄写的次数,书写者的恣意修改,抄写者的失误等直接关系到文本的质量。所以,在研究写本时不能单单看其成书年代,必须对构成的写本的复杂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才可以判断一部写本的价值。

本论文通过书写者生卒年的考察,笔迹的比较等,对古笔鉴定的结果进行了再讨论。大正大学本所有卷都被古笔鉴定家鉴定过,但是其鉴定结果和基纲的奥书的内容有出入。所以,在彻底研究大正大学本之前,有必要先通过笔迹的对比研究,对于各卷的书写者进行再讨论。结论暴露出古笔鉴定的结果不可全信这个事实。

据本论文的作者判断,大正大学本中被古笔鉴定的结果中可以信任的只有一半。由于被古笔鉴定家鉴定的书写人物的真迹等已经遗失等原因,无法对其进行彻底的比较。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讨论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古笔鉴定的结果不可全信这个事实是不容否定的。

猜你喜欢
源氏物语写本笔迹
Clear cell sarcoma in unusual sites mimicking metastatic melanoma
西夏写本《佛前烧香偈》考
西夏文写本《整驾西行烧香歌》释补
浅析源氏恋母情结——读紫式部小说《源氏物语》
论书写速度变化笔迹鉴定
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及其控制
关于《源氏物语》中异文的比较——以对桐壶更衣描写为中心
《源氏物语》文本的道教文化研究
敦煌藏文写本的回顾与前瞻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英译史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