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开发水平井水淹类型识别及堵水技术研究

2013-12-23 03:58姬振宁白晓虎陆红军顾燕凌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2期
关键词:段塞水淹含水

齐 银 郑 刚 姬振宁 白晓虎 陆红军 顾燕凌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部,陕西 西安 710018

0 前言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 储量资源丰富,已探明超低渗透油藏三级储量占长庆油田总三级储量的50.6%;占总潜力储量的79%,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基础。 HQ 油田为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以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为主,沉积类型以砂质碎屑流、浊流沉积为主;储层物性差,平均孔隙度11.12 %,岩心渗透率0.36 mD;孔吼细小,中值半径0.1~0.2 μm,地层压力系数0.7,属低压超低渗透油藏。

开发初期该类油藏主要采用定向井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对于物性相对较好的区块开发效果理想,而对于物性相对较差的区块,直井开发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 近年来,开展了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试验,同样采用超前注水技术,试验了交错排状注采井网,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水平段长度600~800 m,配套6 口注水井,增产优势明显,单井产量达直井产量4 倍左右,且稳产效果好。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井水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水平井试验效果,由于水平井配套注水井较多,生产动态验证时间长,堵水调剖工作难度大,本文结合生产动态数据,提出了水淹类型识别方法,指导了生产动态验证工作,并提出了相应治理对策。

1 水淹类型识别

关于油田注水开发水淹油层的识别,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1-4],研究的对象多为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的油田,研究的方法多为通过测井、录井等资料进行归纳对比、模糊神经网络判断等。 而判识水淹井来水方向及水淹类型时,多采用生产动态验证、示踪剂测试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来水方向,但验证周期长。

1 口采油井对应多口注水井, 如HQ 油田水平井注水开发时,水平井水淹动态验证和测试难度增大、水淹类型识别周期长。 本文根据注水生产动态指标,利用模糊聚类法判断水平井来水方向[5-6]。

1.1 窜流通道识别指标筛选

1.1.1 注水井注入压力变化率

如果注采井之间不存在窜流通道,注水井注入压力在长时期内会保持平稳。 而在窜流通道形成过程中,注水井注入压力在短期内迅速下降。

1.1.2 注水井注入压力相对值

当注水井与水平井之间存在窜流通道时,注入水沿地层内部窜流通道突进至生产井,渗流阻力小,在达到地质配注条件下,地面注水压力相对系统压力偏低。

1.1.3 注水井每米吸水指数变化率

存在窜流通道的井,单井每米吸水指数会比其它井大,吸水指数较大的井存在窜流通道的可能性较大。

1.1.4 注水井超前注水量相对值

注水井超前累计注水量越大,发生窜流的可能性越大。

1.1.5 注采动态相关性

生产过程中的注入量和产液量可以反映注采井之间的相关性,油水井动态相关值越大,窜流通道的发育程度越大。

1.2 窜流通道识别方法

窜流通道模式分为孔隙型或裂缝型。 如果Darcy 径向流公式左端大于右端5 倍或者更多,则近井筒流体流态为线性流,即窜流通道为裂缝型[7]。

q/Δp>>∑kh/[141.2 μln(re/rw)]

在确定表征窜流通道的指标后,利用模糊聚类法客观划分注水井类型,即判断确定注水井存在窜流通道的概率,筛选出优势注水井。

1.3 实例应用

QP3 井位于HQ 油田, 该井2010 年12 月13 日投产,排液稳定后日产液18.8 m3,日产油6.1 t,含水61.8%,含盐47 353 mg/L;见水后日产液13.5 m3,日产油2.97 t,含水74.1%,动液面位于井口,含盐12 861 mg/L;水淹后日产液14.4 m3,日产油0 t,含水100 %,动液面位于井口,水型为Na2SO4型,而该区地层水为CaCl2型,可以确定为注入水。

通过整理、分析QP3 井对应注水井的生产动态数据及测试资料,采用窜流通道识别方法计算,见表1。 结果表明:B260-60 井存在窜流通道的概率最大(96.3%),其次为B261-62 井(65.7%)。 计算流态识别指数,B260-60井为线性流(>5),因此该井与QP3 井有裂缝沟通。

经动态验证,B260-60 井2010 年12 月31 日停注后,QP3 井于2011 年1 月6 日含水由96.0%下降至48.4%。

表1 QP3井对应注水井计算结果

2 治理对策研究

2.1 典型模型的建立

采用CMG 数值模拟软件(STARS 模块),结合HQ 油田长6 油藏物性和渗流特征,以QP3 井为例,建立了水平井井组优势注水井凝胶深部调剖数值模型。 水力压裂裂缝是通过模型中局部网格加密和 “等效导流能力”的方法实现,即适当扩大缝宽并同时等比例缩小裂缝渗透率,保持裂缝导流能力不变来处理裂缝[8-12]。

2.2 深部调剖技术研究

从QP3 井水淹类型识别可见,该井属于裂缝见水特征,应对注水井深部调剖达到对窜流通道的“填、堵”,对油层纵向调剖,横向提高水驱效率的作用。 目前的堵剂品种众多, 依据该井油层和水淹特征采用低强度堵剂+多功能强凝胶+弱凝胶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确定了堵剂注入浓度、 堵剂用量、堵水时机及段塞设计。

2.2.1 堵剂注入浓度

堵剂注入浓度不同,措施效果不同。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的堵剂用量条件下(1 500 m3),堵剂注入浓度增加,水平井含水下降,但堵剂注入浓度在30 kg/m3后下降幅度逐渐趋缓。 确定堵剂浓度在30 kg/m3为最佳堵剂浓度值,见图1。

2.2.2 堵剂用量

图1 QP3 含水率与不同堵剂浓度曲线

在水平井含水达到90%时,不同的堵剂用量得到不同的措施效果。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堵剂用量的增加,水平井含水下降增多,但下降幅度逐渐趋缓。 相对应的深部调剖井注入压力也随着堵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B260-60 井口压力上升空间4~5 MPa, 综合确定合理的堵剂用量为1 500~2 000 m3,见图2。

2.2.3 堵水时机

对于微裂缝发育的超低渗透油藏而言,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一旦注入水沿微裂缝突进,则注入时间越长,水淹优势渗流通道越明显。 在裂缝窜流发生后,应及时对优势注水井进行深部堵水调剖,改变注入水沿优势渗流通道的渗流能力,达到注水均匀驱替的作用。QP3 井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的堵剂用量下(1 500 m3),窜流注水井累计注水量越大,调剖措施效果越差,即调剖时机越早越好,见图3。

图3 QP3 含水率与不同累注量曲线

2.2.4 段塞设计

在堵剂类型、堵剂用量确定条件下,优化注入段塞设计影响堵水调剖的措施效果。 结合该区油层特征、水淹类别,分别模拟计算了单段塞、强凝胶与弱凝胶组合段塞条件下的堵水效果。 相同的堵剂用量下(1 500 m3),多段塞效果好于单段塞,而封堵段塞“强-弱-强”组合降含水效果较优,见图4。

图4 QP3 含水率与不同段塞组合变化曲线

2.3 调剖堵水实施效果

在上述水淹类型识别、动态验证和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B260-60 井进行了复合堵水调剖试验,凝胶段塞采用“强-弱-强”组设计方式,其中强凝胶用量985 m3,弱凝胶用量699 m3,累计用量1 684 m3,实际堵剂注入浓度28.2 kg/m3,堵水调剖措施后,效果明显。

2.3.1 注水压力升高、压降趋势明显变缓

从图5 调剖前后的压降曲线来看,调剖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2.0 MPa,调剖前后测压6 h,压降速率分别为1.01 MPa/h 和0.33 MPa/h,压降曲线明显变缓,调剖起到了一定效果。

2.3.2 QP3 井含水下降

在堵水调剖过程中,QP3 井含水100%, 日产液14 m3,动液面位于井口,堵水调剖结束后生产3 个月,含水下降至20%,动液面下降至1 200 m,日产油5.0 t,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效果良好,见图6。

3 结论

a)在1 口水平井对应多口注水井开发的条件下,水平井水淹后,利用模糊聚类法可快速判断水平井来水方向、确定优势注水井,QP3 井对应的6 口注水井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验证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b)在对水平井来水方向判识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最佳堵水时机、堵剂用量、堵剂注入浓度、段塞设计、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合理施工方案,在QP3 井对应的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堵后,该水平井含水下降至20%,动液面下降至1 200 m,产油量恢复到5 t,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王 超, 蔡 敏. 大庆西部低渗透水淹层识别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3):249-251.Wang Chao,Cai Min.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Low Permeability Water Flooded Layer in Western Daqing [J].Journal of Oil and Gas,2008,30(3):249-251.

[2] 董 玲. 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水淹层识别方法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0,(6):121-123.Dong Ling. Discussion on Identification Methouds for Water Flooded Layer in Low Permeability Fractured Reservoir [J].Journal of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Standard and Quality,2010,(6):121-123.

[3] 朱华艳,王树明,郭万奎, 等. 多资料水淹层识别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226-229.Zhu Huayan,Wang Shuming,Guo Wankui,et al. Study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More Information Water Flooded Llayer Identification [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2006,(2):226-229.

[4] 何文祥,杨 乐,刘 逸. 水驱前后储层渗流单元变化特征研究[J]. 天然气与石油,2011,29(2):54-57.He Wenxiang,Yang Le,Liu Yi. Research on Change Features of Reservoir Seepage Unit before and after Water Flooding [J].Natural Gas and Oil,2011,29(2):54-57.

[5] 杨小兵. 聚类分析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5.Yang Xiaobing.Research on Some Key Technologies in Cluster Analysis [D].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2005.

[6] 闫长辉.注采关联性分析[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2.10-25.Yan Changhui.Injection-produc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D].Chengdu: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2.10-25.

[7] Liu F L, Jerry M M. Forecasting Injector-producer Relationships from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Rates Using an Extend Kalman Filter[C].SPE 110520,2007.

[8] 曾凡辉,郭建春,苟 波,等. 水平井压裂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6):294-298.Zeng Fanhui,Guo Jianchun,Gou Bo,e al.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Technology [J].Journal of Oil and Gas,2010,32(6):294-298.

[9] 赵 杰,罗森曼,张 斌. 页岩气水平井完井压裂技术综述[J]. 天然气与石油,2012,30(1):48-51.Zhao Jie,Luo Shenman,Zhang Bin.Review on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 Completion Fracturing Technology [J]. Natural Gas and Oil,2012,30(1):48-51.

[10] 常彦荣. 裂缝型油藏深部调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06.Chang Yanro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eep Profile Control Technology for Fracture Type Reserroir[D].Chengdu: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06.

[11] 李宜坤,胡 频,冯积累,等. 水平井堵水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5):757-760.Li Yikun,Hu Ping,Feng Jilei,et al.Background,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orizontal Well Water Plugging [J].Journal of Oil and Gas.2005,27(5):757-760.

[12] 杨希志,李 君,杨付林,等.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的降压效果[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6):31-35.Yang Xizhi,Li Jun,Yang Fulin,et al. Depressurization Effect by Pressure into Polymer Solution With High Mass and Concentration[J].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2005,29(6):31-35.

猜你喜欢
段塞水淹含水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一种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油井堵水方法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组合段塞工艺解除凝析气井水锁伤害实验评价
水淹吕布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探析
苏里格气田压裂施工方案优化
伏龙泉气田含水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