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菲
在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时,我们就知道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其实,我更喜欢这样的比喻:“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只会听话的植物。”我最喜欢将良师唤为导师,为我指引方向的同时,也能够找到自己。
李老师为了信守陪伴她的第一届学生走完初中三年的承诺,选择打掉了自己肚里的孩子。对此我完全无法理解。必须承认,我钦佩李老师的勇气,但涌上我心头的是一股心酸与担忧。
心酸的是她的忍痛付出,心酸的是她肚子里的生命。担忧的是我们的爱仿佛被“牺牲”绑架。那些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那些为了学生活得像蝼蚁的教师,那些为了学生牺牲家人幸福的教师被我们反复歌颂。诚然,他们的付出令人感动、钦佩、震撼。但是,那不应该成为颂歌的主旋律。教师也必须考虑到自身的成长和幸福。只有她成长了,才能给予学生更多;她幸福了,才能够发自内心,更加持久地把幸福渗透给学生。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天天跟着我们打扫的教师,早读到得比我们还早的教师,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指引方向,用她的幸福,用她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我们的导师。事实上,很多老师忙于亲力亲为的监督,他们自身没有时间去成长,难以感受到幸福。当一个老师离开了她的班级,她的班级就乱成一锅粥,并不说明老师厉害,恰恰相反,厉害的老师不应该是让学生离不开你,而是你离开了,班里的一切还是井井有条。
其实,我庆幸我不是李老师的学生,因为这样的爱,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又轻松。其实,很多时候,是你幸福了,然后不自觉地温暖了我。倘若,教师满腹心事,还得顶着压力,隐藏辛酸强颜欢笑,自身本无热量,还总是要求自己发光发热,这样的爱,能持久吗?爱,不能持久地忽视自己心的感受;爱,应该顺着自然的规律。
只有教师幸福了,才能温暖学生。师生关系应该是双赢的,也必须是双赢的,如此,才能持久,如此,生命花蕾才能自然又尽情地绽放。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般高,这样,他才能看到学生迫切需要的,也是他迫切需要的。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般高,等价地放在生命的天平上,生命与生命一起学会感知与理解。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般高,这样的理念会有助于他在“师德”的迷宫中自由穿梭。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