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为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2013-12-19 23:14陈剑
西部大开发 2013年3期
关键词:进程工业化城市化

□ 文/陈剑

(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如何使进入城市的大量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使他们在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与服务上享受与城市户籍人口同样的待遇,如何为流入城市的农村居民或农民工,提供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是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推进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新四化”建设,对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长久的重要意义。

市场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中国35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经济持续近10%的速度增长,一个基本原因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潜力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问题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并不尽如人意,“半计划、半市场”是这种体制的主要特征。因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问题。也即如何进一步释放市场经济内在潜力的问题。

推进中国市场化水平,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四化建设中,市场化建设是重中之重,也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重要领域。

推进中国市场化水平,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对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一个明确定位,打破国有企业对行业的垄断,垄断行业逐步向民营经济开放;二是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定位,政府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制定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即建设一个法治的市场环境;二是建设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服务型政府,即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政府不能作为利益攸关方与民争利。政府也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这样只能为经济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在上述两方面有所突破,中国的市场化建设将迈上新的台阶,并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全球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经济全球化浪潮大体是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中国虽然卷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时间较短,但中国可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国。中国2001年加入了WTO,在中国加入WTO的十年中,中国在全球经济的作用得到较为充分显现。2001年,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贸易只有6000亿美元,2012年则达到3.86万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在全球地位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虽然近年来,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从中国自身发展角度分析,需要提升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但就全球发展分析,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仍可以大有作为。在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动等方面都有巨大发展空间。就货物进出口分析,中国在印度、非洲、南美和俄罗斯等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到2020年,中国出口份额占全球的15%是完全可能的。

大力推进四化建设,也就是大力推进中国经济的增长。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完善市场化,不断拓展全球化或国际化,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升级,城市化不断扩张,进而推动中国经济整体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化进程还需注重质量

城市化,主要指的是人口城市化。2012年,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仅2012年全年,中国就有1700多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这说明,中国仍处在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按照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态势,中国大体在2025年左右,大体完成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5%左右之后,其快速发展态势将告一段落。也就是说,在今后十余年,中国仍处在城市快速推进时期,这对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城市化的推进需要水、电、路、气等公用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同发展,也会带动房地产、建筑材料如钢铁、水泥等多项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对GDP的贡献率超过3个百分点,未来10年至少仍维持在3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使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大量原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使他们在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与服务上享受与城市户籍人口同样的待遇,如何为流入城市的农村居民或农民工,提供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是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业化面临调结构重任

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我国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中期,但同时又在向信息化快速迈进时期。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迈进,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差距就是潜力,在这一进程中,重要的是通过改造和提升现有制造业,提升产业结构的质量。通过调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扶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如何通过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提升中国创造水平,如何通过“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中国工业化水平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

大力推进四化建设,也就是大力推进中国经济的增长。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完善市场化,不断拓展全球化或国际化,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升级,城市化不断扩张,进而推动中国经济整体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进程工业化城市化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快速杀掉顽固进程
中外民主法制进程专题复习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