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文奇
(中共漯河市郾城区委党校,河南 漯河 46230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党中央积极应对社会矛盾多发期、社会风险活跃期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民心所向。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社会管理内容首次单独成篇。由此可见,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现代性孕育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不稳定。社会管理的发展规律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交织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在我国同时进行。这个复杂的过程,既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或没有遇到过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世所罕见。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在完成工业化和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的横向流动性急剧增强,而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演变而成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又使得人口流动具有不完全性和不稳定性,由此导致社会能量和社会风险迅速集聚,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从社会结构看,我们已进入后“单位制”社会,传统的“单位”在广义的社会组织中已不占多数,很大一部分社会成员处于离散状态,社会需要“再组织化”。从政治意识看,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特别是维权意识、参与意识和对公共政策的选择意识不断增强,对参与成效的要求逐步提高。但存在权利意识强于社会责任意识、干部的民主意识跟不上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的制度保障落后于维权意识的增强等种种失衡现象,容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从思想道德看,转型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局部失序,利益关系扭曲,加之个别管理层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导致人的价值观迷茫,社会信任缺失,道德失范,自律不足,从而削弱了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
面对新形势,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并有所创新,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仍然存在。社会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认识还相对不足,社会管理工作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内卷化”苗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绝对不是应景之作,更不是摆的形式、玩的噱头,而是关乎到党的生存、关乎到执政稳定的一个大问题。但事实表明,部分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社会管理工作的认识还相对不足,工作的思路还不够新、方法还不够活。譬如,一些同志把社会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问题处理”,仅仅理解为加强社会控制,忽视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等基本任务。没有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只求表面上“不出事”,重事后处理胜过源头治理,专注“维稳”却淡化“创稳”,从而使组织功能陷入忙碌的维稳“漩涡”。一些同志习惯于控堵禁压罚,不愿做、不会做、不善做群众工作,与群众说话说不上,与群众谈心谈不拢,与群众议事议不成,与群众讲理讲不透,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重行政手段轻法律手段,甚至把潜规则看得高于政策和法律,其结果是表面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促成了短期内的社会刚性稳定,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反而使社会矛盾内卷,酝酿着更大的社会风险。
⒉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有待加强。和谐社会的构建贵在人皆言之,重在言之有效。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畅通民意渠道、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不够健全。突出表现在:一是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人负责解决;二是少数部门责任意识不强,解决信访问题停留在形式上,未从根本上做到“案结事了”;三是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比较集中的信访问题,仍然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没有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造成同一性质问题不同群众反复上访。加之部分群众依法维权意识不强、能力欠缺,遇到问题不愿选择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维权方式,更愿选择“零成本、快解决”的信访渠道,致使大量问题集中到信访部门。
⒊公共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社会管理载体不够明确。社区是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但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还相当有限,城市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社区居委会与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还缺乏有效的衔接与协调机制。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民主自治的热情不高,尤其是社区居民中的在职人员参与率更低。社区服务网络不健全,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很好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缓慢,志愿服务活动尚未形成良好机制。同时,社会组织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结构不甚合理,发挥作用的空间及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⒋特殊人群监管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方面还不到位。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仍未能与本地居民享有平等权益。二是失业、无业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状况尚未得到有效缓解,成为社会治安潜在的不利因素。由于企业改制、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加之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等原因,造成社会失业、无业人员增多,这些人员无人管理,一部分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很容易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三是对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包括服刑在教人员子女)和一些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后期帮教工作不到位。这些人员因其不能充分得到社会的信任和关爱,参与正常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受到挫伤,导致其反社会倾向不断加大,有可能成为更具社会危害性的重新犯罪者。
⒌虚拟社会管理面临新挑战。网络深刻影响了舆论环境的生成,尤其是网络微博的兴起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社会舆论的考验和拷问。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新挑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突破了管理边界,且成份复杂,大量个人观点在网上汇集,且呈几何级数传播,同时也潜藏着“群体效应”危机,往往“网下刚冒烟,网上已燃烧”,这就加大了舆情管理难度,给社会治安管理造成很大压力。加之互联网还有强大的组织功能,它可以把世界各地看似一点联系也没有的人在不知不觉间组织在一起统一行动。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网络舆情分析应对能力,成为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发力,围绕当前社会管理重点工作,找准切入点、运用结合点、把握着力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促进服务与管理融合,全面加强,重点推进,突出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⒈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决定平安度,创新决定竞争力。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解决好思维方法、思路办法问题,这是确保社会管理实效性和持续性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不但要做好“管理”这篇文章,更应该集中力量做好“服务”这篇文章。管理是一项权力,而服务则是一项职责。只有服务“服”到家,才能做到管理“管”到位。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既是一个着眼点,也是一个突破口,还是一个方法论。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和核心内容,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靠服务来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浓厚舆论氛围。宣传工作要避免“假大空”,要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更多的精力、更强的说服力做好对现行社会政策的宣传解释和对大众情绪的疏导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维护民权所做的大量实事,这是强化对基本理论、基本制度认同,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最有效方法。三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能力基础。以“社会管理”为主题,采取分级分批专题学习培训的办法,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轮训,着力提高广大干部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催生敏感神经,克服感知认知能力弱、反应灵敏度慢的毛病,增强认知的广度、深度、速度,为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着力筑牢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基础在社区。一是要强化基层政权组织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积极推进重心下移、保障下倾、工作下延,做到工作有条件、服务有平台、管理有手段,着力织好覆盖城乡、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管理基层未端网络,有效避免出现社会管理的“真空”和“盲区”,努力做到情况在基层掌握、矛盾在基层化解、责任在基层落实、感情在基层融洽,真正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二是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服务下沉,窗口前移,通过“一站式”办公,避免出现群众诉求“走错路、敲错门、找错人”的现象。三是综合运用软、硬件资源,创新社区管理理念。组织起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科普、普法等活动,让生活在同一社区的民众在参加活动中彼此相知、相助,打破“差序格局”的藩篱,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以内心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⒊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利益矛盾。统筹协调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社会管理的重点。一是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和前提条件,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双评估”,切实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坚决做到“三个不出台”: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政策不出台,可能引发群体性矛盾的政策不出台,与民争利的政策不出台,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二是要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构建“多位一体”的信访事项工作平台,努力形成信访工作从源头做、全过程做、靠大家做的新格局。积极倡导“阳光信访”,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及律师参与的巡调、听证、恳谈等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强化调解意识,整合调解力量,着力构筑多元化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把调解优先原则体现到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中去。四是要加强社会稳定风险应急处置。特别是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任务,要坚决打破部门界限,坚持信息互通、工作协同,互相补台、无缝对接,靠合力攻坚推进工作,力争做到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解决到位,对群众的不合理诉求要解释对话到位,对无理取闹的骨干分子要打击处理到位,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要帮扶到位,对不明真象参与上访的群众要教育到位。
⒋提升对特殊群体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体现人文关怀。对于困难群体,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落实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五大社会福利”措施,立足“雪中送炭”,谋求“锦上添花”,让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救助。对于流动人口,要立足“管得住”、“服务好”。积极探索动态化管理新路子,依靠信息化手段实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化管理。创新服务管理新模式,落实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增强外来人员归属感。对于高危人群,要努力打造“三位一体”(衔接到位、帮扶到位、安置到位)模式,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通过人文关怀、亲情感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⒌加强虚拟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要提升领导干部网络执政水平。加强对领导干部网络知识和技能培训,转变虚拟社会管理理念,将网络征询意见作为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网上政策解读、澄清事实、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长效机制,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合法、建设性的轨道发展。三是要健全综合防控机制。整合公安、新闻宣传、通信管理等网络舆论引导、监管等方面的力量,拓宽网上巡视、监控触角,积极探索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同步响应、协调策应的管理新模式。
⒍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加固社会管理创新之根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是社会发展的有序性。而社会转型过程中民生问题的解决,往往能够较好地化解可能发生的管理失范。因此,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着力点是解决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内涵是动态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的人们对民生问题会有不同的期待和诉求。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阶段民生问题的内涵更加宽泛,它已不仅仅局限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抑或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是在此基础上对文化生活、生存质量和自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尤其是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着力构造一个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网络,包括失业救济、伤残保护、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和保险、贫困扶助等。
[1](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马中良,孙明高.社会管理创新[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