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小兹
永不落幕的文化搜寻
文/沈小兹
曾听人说,在中国,文化永远排行老末,政治和经济两个大老哥有优先话语权。虽是玩笑话,也多少听出些辛酸与讽刺。
世间风光千般美,巍峨秀丽的山、清澈凛冽的水,令人看了顿觉神清气爽、回味无限。但与一目了然的自然景观相比,文化遗产却是隐性存在,只有当你想起时,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正因它们的隐性,使得多少价值如水流逝。
走在艺术前沿的法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他们所说的“普查”(Inventaire)一词,就是特指文化遗产的普查,而不是容易联想到的“人口普查”。1964年,法国通过有关古迹和艺术财产普查的法律,兴起了第一次全国文化普查,被称为“艺术领域最伟大的基础信息工程,也是一次思想的冒险之旅”。小到餐具,大到教堂,都仔细过滤有无文化遗产的踪影。目前,法国约有300人从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范围覆盖法国领土的四分之一。法国文化部根据普查结果建立起涵盖插图、素描、图表、影像等各类资料的数据库,同时管理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生僻词汇库,对民众免费开放,普及本土文化知识。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切实有效,做到了资源采集后的最大化利用。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由来已久,从过去有识之士的自发组织,到国家的明文规定,大批文化遗产被幸运地保存下来。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决定,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一举动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支持,也更加明确了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态度。
我国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耗时5年,经费投入15亿元人民币,动员近5万名普查队员,新登记8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托高科技的福,现在的文物保护已不再单一使用传统人工作业,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等方式保证了保护的力度,也让国人能够清楚看见发掘、考察和保护的全过程,揭开了长久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神秘面纱。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技术与我何干,我关心的是文物监管。君不见近年来文物流失海外的报道层出不穷,且不论是真是假,文物的监管若有疏漏,结果可真是不堪设想。那么,作为国门法眼的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就要挺身而出了。如果没有海关总署和国家文物局的“火眼金睛”,文物走私的大门畅通无阻,不仅让外人捡了便宜看了笑话,国人的抗议和质疑也不会少吧。因此,海关守卫国门,捍卫祖国文化遗产,就要像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样,文物的保护就是要“一件也不能少”。
人类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也如繁星点点不可计数。当我们对先人留下的文化心怀敬畏,搜寻的脚步永不停息,或许千百年之后,也会有后人对我们留下的痕迹小心翼翼保护周全,岂不是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