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兆吉, 李颖墨, 赵 丽, 戚 宇, 刘欣宇, 李锦鑫
(1.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2. 辽河油田物资公司 招标中心, 辽宁 盘锦 124012; 3. 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沈阳 110004)
随着协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科技协同创新在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科技协同创新取得的成果日益显著,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科技协同创新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陈劲、阳银娟对协同创新作了较为权威的定义,他们认为协同创新是指“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用户、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过程逐渐由单向线性模式向多元交叉复合模式转变,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各环节、各类创新资源和各行为主体协同并行,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实现,表现为企业内外创新资源的重新组合,就称之为科技协同创新[2]。也就是说,科技协同创新就是指通过创新整体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完成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3]。
根据协同理论,科技协同创新并不是指创新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由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深层次的重构,达到1+1>2的突变[3]。科技协同创新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而本文主要探讨其在装备制造产业的研究现状。
本文主要是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各研究的重点和不足,是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
为保证文献检索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使用到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pring、EBSCO和Wiley等,使用到的检索词有科技协同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cooperative innov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technology innovation和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等。共检索到文献102篇,经筛选找到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相关文献共64篇,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
现有文献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早期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学研合作创新、随着国家创新系统的分解逐渐演变出的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创新方面。由于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协同性和复杂性,暂时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对其进行明确的分类,因此,本文仅从这3个角度入手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研究进行分析。
在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方面,胡恩华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的5个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技术需求问题、技术供给问题、风险投资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认为应该从创新机制和投资环境两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4]。许伟认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是创新体制不够完善,需要建立一套与产学研合作相匹配的法律体系与合作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张经强重点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现状,指出制约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有3个:一是缺乏相关的配套体制;二是企业与高校的沟通较少,信息不对称;三是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5]。
周竺认为,法律的作用很重要,他指出产学研合作其实质是知识的流动与转移,因此应通过立法形式协调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6]。Santoro、Gopalakrishnan通过实证研究也指出,在产学研合作中知识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都有影响,应该增加科研院所相关知识产权、专利和许可证的政策柔性,以利于技术转移效率的提高[7]。
在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的模式研究方面,范德成与孙丹从主体作用、目标导向和技术推动3方面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进行分类,其中根据主体作用可以将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分为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型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合作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根据目标导向可以将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分为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和主体综合性合作模式;根据技术推动方式可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技术转让模式与合作开发模式[8]。和范德成等人研究较接近的国外学者是Santoro和Chakrabarti,不同的是他们更加偏重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规模和技术集中性问题的分析研究[9]。
许伟认为,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分为4种:一是企业和高校联合建立创新平台,用于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二是学生和企业的人才交流模式;三是高校、政府和企业共同进行项目合作;四是高校和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10]。而国外的Annamria Inzelt则偏重在传统产学研中加入政府的作用,他研究了匈牙利的产学研模型,注重对转型过程中官产学研关系演化的研究[11]。
朱桂龙等人研究了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后,认为应该将产学研合作创新进一步扩展范围并与创新网络组织相结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但是并未深入分析该模式的组织运行机制[12]。丁堃和王英俊通过将现代网络技术与研发机构建立关系,提出了“官产学研”虚拟研发组织模式,指出该模式能消除彼此间的距离差异,增强沟通合作,并将该模式分为学研拉动、政府主导和产业牵引3种类型[13]。Etzkowitz分析产学研合作主体(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三角螺旋关系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提出著名的产学研三角螺旋模型[14]。
在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评价研究方面,最早提出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模型的是Bonaccorsi和Piccalugadu,他们认为产学研合作建立在企业对合作的期望值基础上,只有当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成果达到企业的期望时,企业才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高效率和有效性,因此可以通过对比企业期望和实际创新成果来评价产学研合作绩效,据此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动机期望评价模型[15]。
也有学者从投入—转换—产出3个基本环节进行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如Tina Barnes等从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转换和产出3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评价实证研究,并指出实行有效的管理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最直接因素[21]。Simon Philbin建立了基于转换过程的产学研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通过建立基于转换过程的投入与产出要素的矩阵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Simon Philbin的评价模型思路简单,且较为全面地考虑了产学研合作的信息流动,比较符合产学研合作评价动态性强的特点,但是缺乏进一步的实证检验[22]。
曹静等也是立足投入—转换—产出的评价模型,与唐小旭等人的研究相同,也是从要素和过程两个层次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曹静在该评价模型中将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因素纳入其中,虽然考虑问题较为全面,但是该模型关注的是产学研合作的区域评价,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3]。
1992年,英国学者Philip Cooke在《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规则》一文中最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之后区域协同创新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4]。
国外学者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内部结构方面研究较多。如Cooke把区域创新体系分为基层型、网络型和统制型3种[25]。Andersson认为,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位置极其重要,提出了一种以集群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结构[26]。Radosevie从组织者、联盟和决定性要素3个维度出发,对中东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包括微观层次要素、区域层次要素、行业层次要素和国家层次要素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四要素框架模型[27]。Kuhlmarm则从制度理论层面出发,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应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教育和研究系统、政治系统、产业系统以及创新环境4部分[28]。而国内学者颜慧超在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后,指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应包括一定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与地方政府[29]。
国内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区域协同创新的环境适应性。张仁开从长三角的社会发展角度分析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战略对策建议[30]。杨耀武等人同样对长三角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政策瓶颈体现在实效性、科学性、区域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相对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31]。郑元景在研究闽台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合作机制,统筹分工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力[32]。
盖文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并把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范围扩展到区域网络,构建了比较全面的区域创新网络的相关理论,并运用交易成本、竞争优势、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创新理论等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体系。另外,盖文启还研究了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网络机制,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流动生产要素、创新资源、组成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以及各结点间的连接关系4部分内容[33]。
在区域协同创新存在问题和内部运行机制方面,徐立岗等人分析了江苏省区域产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提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所面临的问题有3方面,主要包括:(1)缺乏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2)创新资源利用率不高;(3)创新主体能动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徐立岗等人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区域和创新产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34]。
许彩侠通过对欧盟区域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并阐述了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作用。但是,针对该模式的运作机制,在沟通、主体作用的协调组织等方面考虑欠佳[35]。
对许彩侠的研究有较好补充的是李俊华等人的研究,他们主要研究了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和运作机理,探索各主体如何依靠内部资源和支持力量进行协同创新[36]。Roderik Ponds等对学术研究在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开展了实证研究,最后也建立了相应的扩散模型[37]。
国内对于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刘友金对集群式创新(clustering innovation)进行了概念界定,将其定义为“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许多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产生创新聚集效应,从而获得集群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38]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是王琛和王效俐的研究,基于对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活动协同性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他们从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到关联企业链再到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过程出发,并从学习、选择、搜寻和沟通4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39]。同时他们也指出,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科技协同是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并简单概述了企业间如何在技术开发和升级方面进行协同[40]。王琛和王效俐的研究从知识转移和集群内企业信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但是并未对矛盾的处理和如何建立融洽的合作机制作出解释,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没有明确指出。
刘文华分析指出,产业集群使传统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成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企业间通过知识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了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尽管刘文华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的关联性,但是针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障碍如何消除并没有提出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41]。
与之对应的国外学者Maria、Lusia和Maneusi则重点研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模式,并分析了影响企业间合作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他们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就应该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以改善创新环境[42]。
虽然冯德连只是从中小企业集群成长机理、创新机制和产业结构升级3方面研究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43]25,但也是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内部机制研究的尝试和探索。
同样,Bell和Albu也对产业内部创新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集群内部的创新结构,并且主要是通过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和扩散来实现的[44]。
蔡铂和聂鸣研究了产业集群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影响关系,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他们侧重研究除产业集群之外的其他重要影响因素,认为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大,并说明了产业集群创新机制中的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45]。
J.R.Meyer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主要来自微观、中观、宏观和兆观4个层次,其中微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协同、交易、创新、知识共享以及地域分工等机制;中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政府行为机制与协同机制;宏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激发动力机制;兆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竞争机制和区域品牌机制。
基于知识流动的研究,魏江提出区域内的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体系,把产业集群研究范围扩展到区域创新网络角度,并结合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验证[46]18。
目前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协同合作内部的运行机理,国内外学者在协同创新的内涵与起源、协同创新主体的确定、各主体的作用、主体间的沟通与协作、主体间矛盾的缓解、配套政策的提出、协同创新中虚拟组织的提出和运作、远程协同创新的运作以及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都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些研究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有很大的鼓励和指导作用,有利于促进部分地区或产业集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的合作。
虽然目前有很多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但是评价的结果不甚理想。这是因为,简单的绩效评价结果只能体现出科技协同创新的成果如何,无法从评价结果中体现和发现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对于潜在的问题就更难发现。如果能找出比较适合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评价方式,应该在内部协作机理方面有所体现,也就是说,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评价除了对创新绩效的评价外,也要对各合作主体的协作程度进行评价。
因此,今后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应该更加倾向于对协同程度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能体现协同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适合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评价模型。要重新审视研究协同学中“协同”概念的产生,在协同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全面的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除了包含绩效评价指标(如投入产出比、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等)外,还要包含体现协同程度的评价指标。以往的评价模型对协同创新中的多合作主体以及合作关系等考虑欠缺,已经不能适应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评价。今后,需要深入到科技协同创新内部开展研究,在前人对协同合作内部运作机理和评价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2] 金林.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 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32-33.
[4] 胡恩华.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54-57.
[5] 张经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对策 [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5(8):47-48.
[6] 周竺,黄瑞华.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及协调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2):76-81.
[7] Santoro M D,Chakarbarti A.Why collaborate?exploring industry’s strategic objectives for establishing industry-university technology relationship [R].Portland: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PICMET,2000.
[8] 孙丹,范德成.黑龙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9] Michael D S,Alok K C.Firm size and technology centrality in industry-university interactions [J].Research Policy,2002,31(7):1163-1180.
[10] 许伟.国内外产学研结合模式发展状况及启示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1-124.
[11] Annamria I.The evolu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s during transition [J].Research Policy,2004,33(6/7):975-995.
[12] 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 [J].软科学,2003(4):96-102.
[13] 丁堃,王英俊.虚拟研发中心的组成形式及合作模式 [J].软科学,2003(2):49-51.
[14] Henry E.Innovation in innovation: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J].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2003,42(3):293-337.
[15] Bonaccorsi A,Piccalugadu A.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J].R&D Management,1994,24(2):229-247.
[16] 林盛杰,张家皋.谈“产学研合作”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5):28-31.
[17] 夏凤.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 [J].职教论坛,2008(9):48-51.
[18] 谢福泉,任浩,张军果.财政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 [J].科学学研究,2006(8):203-209.
[19] 范德成,唐小旭.我国各省市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66-70.
[20] 金芙蓉,罗守贵.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科学管理研究,2009(6):43-68.
[21] Barnes T,Pashby I,Gibbons A.Effective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a multi-cas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R&D projects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2,20(3):272-285.
[22] Philbin S.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J].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2008,12(3):16-23.
[23] 曹静,范德成,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4):114-118.
[24] 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 [J].Geoforum,1992,23(2):365-382.
[25] Cooke P,Uranga M G,Etxebarria 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30(9):1563-1584.
[26] Alldersson M,Karlsson C.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small & medium-sized regions:a critical review & assessment [R].USA:JIBS Working Paper Series,2002.
[27] Radosevic.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determinants,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 [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87-96.
[28] Kuhlmarm S.European/German efferts and policy evalua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C]//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S&T Basic Plans in Japan:Towards the Effective Benchmarking of Integrated S&T Policy.Tokyo:NISTEP,2004:l-25.
[29] 颜慧超.科技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J].财经论坛,2007(9):124-126.
[30] 张仁开.长三角社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J].科技与经济,2009(3):52-55.
[31] 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及路线图研究 [J].科研管理,2010(S1):84-88.
[32] 郑元景.技术预见与闽台科技协同创新 [J].科技和产业,2009(11):33-37.
[33] 盖文启,朱华最.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25-30.
[34] 徐立岗,田家林,陈月梅.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 [J].中外企业家,2012(15):110-111.
[35] 许彩侠.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驿站的再思考 [J].科研管理,2012,33(5):19-25,55.
[36] 李俊华,王耀德,程月明.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3):32-36.
[37] Roderik P,Frank V O,Koen F.Innovation,spillovers and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an extended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0(10):231-255.
[38] 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 [J].经济学动态,2004(5):40-43.
[39] 王琛,王效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及机制研究 [J].科学管理研究,2007(5):22-25.
[40] 王琛,王效俐.集群组织技术创新的协同过程及机制研究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1):84-87.
[41] 刘文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 [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8):53-55.
[42] Maria L M.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countries’ specialization in technology [R].Italy:CESPRI,2001:9-11.
[43] 冯德连.经济全球化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4] Bell M,Albu M.Knowled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dynamism i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World Development,1999,27(9):1715-1734.
[45] 蔡铂,聂鸣.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7):57-60.
[46] 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