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正直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非公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在思想引导上下功夫,赢得非公企业主的理解支持。针对个别企业主对抓好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通过致企业主一封信、选派党建指导员、召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邀请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业主现身说法等形式,宣传介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义和党建工作促进非公企业发展的实例,使非公企业主能够提高认识,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凝聚人心吸引更多人才,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是在监督管理上建机制,拓展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新渠道。探索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条例》,对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学习培养、选拔任用、目标考核、奖优激励、落实待遇等在《条例》中加以明确,切实保障党务工作者的权益。大力推行“党员绩效管理”、“党员双重管理”等办法,从工作圈到生活圈,从行为表现到执行结果进行全方位评估,改变过去定性分析多、定量考核少的现象,用制度规范党员的日常行为,激活党员的内在动力。同时,探索实行党员信息化管理,将每个党员基本情况输入网络管理系统,有效地管好、管活、管住党员。
三是在教育形式上走新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本着实用原则,改变“一锅煮”的简单集中和我教你学的单向灌输,把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落脚点,通过开设网上党校、书记信箱、热线电话,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工程”等红色主题活动,切实抓好市场经济知识、党性党纪和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教育,努力使党员在觉悟上高于群众、技能上领先于群众、业绩上超过群众,使党员有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在帮扶关爱上保长效,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凝聚力。企业党组织要主动为党员接转关系、提供学习资料,培养发展新党员,保障党员权利,积极为非公企业主提供招商引资、投资指南、政策咨询等服务,为干事创业的企业党员提供协调服务。在生活上,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及时帮助有生活困难的非公企业党员,让他们“贫时有人帮、惑时有人解、病时有人探”,切实把党组织的关爱送到非公企业党员心坎上。
文/张辉
为使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义县经济建设当中,义县县委创新党建品牌,使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各种载体释放“正能量”,为“保持义县速度、再创义县奇迹”注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奉献一份爱心,解决一个问题,化解一个矛盾”。2013年,义县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继续开展“三个一”活动。县主要领导率先深入到所帮扶的乡镇、村、户进行走访对接,并就各乡镇2013年的发展方向、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调研。全县3054名党员、干部深入到239个行政村、9个社区,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020人,送去生产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70余万元。
二是围绕做强做大企业,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包百企”活动。在这项活动中,163名县、乡两级党员干部与101家企业结成帮带对子,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目前,各级干部累计深入企业60余次,共为企业争取上级专项及银企融资对接申报项目13项,争取金额1.2亿元以上,协调解决用电、土地等难题10余项,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产值近8亿元。
三是围绕强化村级干部管理,全面推行“五项工资”制度。在全县17个农村乡镇推行村级干部“五项工资”制度,即把村干部工资划分为“基础工资、任务指标工资、公共事业建设工资、富民工资、奖励工资”五个部分。年初制定方案,半年督促检查,年底考核评比打分,根据村干部年度工作业绩确定工资,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进一步调动了村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