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3-12-18 12:19张绍荣
重庆与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网校红岩政治

张绍荣,李 彦,唐 诚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近年来,以互联网、手机、数字媒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日益普及,以海量信息处理及充分互动为特征的新媒体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行为。高校是新媒体环境相对最发达、应用最广泛的地方。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实现人际交往、表达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然而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隐蔽性、即时性等特点,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克服其负面效应,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化,当代大学生正通过不同的方式接触各种新媒体,而且也越来越依靠它达到“接受资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学习知识”等目的。新媒体正逐渐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媒介,新媒体及新媒体文化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创新性,正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方式等,它在给大学生带来开放、自由、民主、平等、创新的思想理念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人格心理、价值判断、道德能力、行为能力等带来严峻挑战和冲击。

(一)多元价值冲突的失范与混乱

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空间更加自由[1]。各种思潮,甚至是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消极文化、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也随着高新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更大的传播范围内大肆传播;更有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途径极力宣扬资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多元的大众传媒形态,超时空、数字化的虚拟世界,光怪陆离、鱼龙混杂的传媒信息,会让他们难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导致他们价值观混乱,价值目标模糊。新媒体形成特有的媒体文化,“以自然科学为根基,将所有的事物都吸引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变化,而成为一切生活的统治者,其结果是使所有到目前为止的权威都走向了灭亡”[2]。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更自由、更灵活,而且获得的是大量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控制性的信息。随着信息来源的丰富而同步增长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们可以不需借助老师,而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认识和了解世界。与以往相比,他们和老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大减低,甚至在很多方面他们掌握的信息量甚至超过了老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受到挑战。

(二)虚拟生存带来的迷失与困惑

在种类繁多的新媒体中,手机短信、博客、播客、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等具有很明显的虚拟性。在这虚拟世界里,人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存在,甚至性别、年龄等生理特征都可以按照自己想法设计。虚拟世界还为人们营造了许与现实近似的场景,但是在那里却可以做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情,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比如在虚拟世界里拥有豪车、别墅等等。同时在新媒体营造的各种虚拟环境里,也有竞争、淘汰,也可以获得成就感。那些在现实中看起来遥不可以的东西,在虚拟世纪里却可以轻易得到,这种梦幻般的虚拟世界容易让大学生滋生依赖感,特别是在现实世界里遇到挫折和困难后,有部分大学生会选择逃避现实,在虚拟世界去寻求成功从而获得心理补偿。一方面这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心理的一种抚慰和调节,缓解心理压力;但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虚拟世界,会让他们渐渐和现实生活脱节,荒废学业,弱化社会交往能力,失去情感交流的机会,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人格心理的完善。而且一旦在虚拟世界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固定下来,当与现实有很大差异时,就会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如果频繁地转换,必然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此外,新媒体传播中时常出现虚假信息,网上恶作剧、网上欺骗、网上偷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人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存在,因而容易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剧个体行为麻木、冷漠及更多的心理疾病。

(三)思维习惯转变的碰撞与冲击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及方式。在信息海量化和传播速度深度广度异常发达的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各种手段从新媒体媒介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对于任何问题、现象的思考和解答也可以轻松通过搜索得到,而不需要借助老师或他人的指导。这种互动自主学习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主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习惯,但是由于对所有问题、现象的思考和解答都是可以如此轻松地“一键即得”,容易使青年大学生放弃主动思考,养成习惯性依赖。“大脑运动”简化为“指尖运动”,跳过思考环节的直接获取答案,不利于对大学生思考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新媒体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信息高度图像化、形象化的特点使青年大学生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会逐渐弱化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青年大学生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大多是“投己所好”、“按己所需”,在快速获取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甄别比较,容易主观片面,批判有余而鉴别不足,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判断。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

(一)注重思想教育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生产传播机制是一种“大众”到“小众”的传播模式,信息的选择与利用实现了个体自由化和自主化。在新媒体环境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而形成的教育者主体和大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坚持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3]。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大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和平台进行思想舆论的引导。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引起教育对象持续的关注。同时要整合各种多媒体手段,产生教育传播上的共鸣效果。

(二)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沟通

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再辅之以座谈、讨论、谈心、社会实践等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而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以互动沟通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手段。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功能表现的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即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达的信息利用各种丰富的表达方式传播给受教育对象的过程。同时,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带来了双方在人格、权利、地位上的平等感觉。新媒体情景中宽松的人际关系,容易使大学生将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迷惘等倾诉出来,消除大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主导者之间的信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传播,而是在双向沟通中完成的,里面包含着情感的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融合,从而达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致认同[4]。

(三)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跟踪

新媒体传播虚拟性的特点,使得聊天室、公共讨论区、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都容易流传一些不负责任的牢骚性、攻击性,甚至反动性的流言。同时,青年大学生依托新媒体建立的“自组织”越来越多,如“虚拟社区”、“QQ 群”、“博客圈”、“播客圈”等,这些发展良莠不齐的“自组织”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也极易造成工作的真空地带。比起现实社会中的人际流言,新媒体的人际流言具有病毒式的扩散性,即扩散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因此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必须努力防止和克服这种信息的传播,就必须实时对各种新媒体的渠道的信息进行关注和监察。在预见将来可能发生思想问题或意外状况的情况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提早做出解决措施,防止其发生;在突发情况发生的情况下,要有及时反应的预案和措施,能够通过正确的渠道以正确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回应,防止流言的进一步扩散升级,及时对学生思想疏导,维护学校的稳定局面。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新媒体中发表的各种不良言论、抒发的一些消极情绪,密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根据情况对相应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防止意外发生。

(四)强化思政工作的服务咨询功能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权威地位大大减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传统单纯的训导、管理转为个体化、个性化的服务咨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以平等的对话、真诚的关心、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认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帮助学生解答困惑,认识问题,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高度重视,不断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育人工作。除信息行业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网络、手机等的信息监管,履行社会责任外,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育科研机构,更要加快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发出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等相适应的高质量新媒体软件和数据库,加快数字化教材体系建设,构筑具有品牌效应的新媒体阵地,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比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重庆邮电大学就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和适应大学生新的行为方式变化作为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重点建设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大平台——“红岩网校”,并将其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成立“红岩网校”校务委员会,建立集“建设、运行、保障、推广、研究、考核、评比”等为一体的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相关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等的具体职责,在全校形成“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格局。

(二)明确主题,着力建设内容丰富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包括校园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在内的文化建设纳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

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有丰富的内容。如:在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科技人文教育和就业技能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系统、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体系,满足学生成才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重邮先锋网”、“思政之窗”、“团建在线”、“网上党校”、“红岩阵地”等子网站和特色栏目中,通过音频、视频、图像、彩信、动漫等多种媒体形式,牢牢把握新媒体的话语权和主动权。2000年至今,“红岩网校”特色栏目“时政专题”坚持每逢国内外时事大事发生,在第一时间对该事件进行专题网络报道,先后开辟“庆祝建国60周年、关注汶川地震、建党90周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喜迎党的十八大”等网络专题报道近200个。这些专栏让青年学生在阅读文章、查看资料、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党的大政方针。我们坚持在网络上唱响主旋律,打响主动仗,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在新媒体环境中落地生根。

其次,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注重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与途径。例如,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建立的“红岩博客”,现有博客用户6505人、博客文章120654篇,每天更新的博客文章在100篇以上。“红岩网校”基于P2P技术建立了BT Down网,建成各种视频、音频、文档等资源的校内免费共享平台,目前BTDOWN网每天的点击下载上传就达3万人次。“红岩网校”开通的“重邮Online”网站采用了在青年学生中最受欢迎的“校内网”模式,是针对全校大学生构建的网络互动社区。在该网站中,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锻炼、社交娱乐、资源交互等内容一“网”无遗。“红岩网校”的建设中真正体现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中人格的感化力量、情感的打动力量、榜样的引导力量、事实的说服力量和娱乐的吸引力量。

(三)创新模式,不断激发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机与活力

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就是新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特有优势的结合点。只有建设好紧跟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的教育平台,才能寓教于乐服务学生,才能全方位地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形成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立交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根据“把文化的传承创新明确为大学第四大功能”的要求,重庆邮电大学将新媒体作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依托“红岩网校”开通了“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网络教育体系。其中“红色经典歌曲传唱网”推出仅10个月,累计点击率就达440多万人次,被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授予“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网络评选人气50强网站”。“锦瑟南山”校园原创文学网络平台在开通的几个月时间内,日均点击率已经突破8000多人次,很多青年学生将其作为提升文化修养与人文品质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此外,重庆邮电大学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也是通过“红岩网校”平台予以发布。一些团支部和学生社团还依托网络平台建立了虚拟团支部和博客圈,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活动,创新学生活动的方式和形式。建立的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QQ群、网络论坛、手机短信平台等,为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畅通信息,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机制

新媒体的“无屏障”信息传播,使得它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汇流处、社会舆论的放大镜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场,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建立起信息公开的发布机制,始终保持信息公开通畅。还要建立互联网信息志愿者队伍,培养“意见领袖”,设立日常的网络监控制度,实时监控网络的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及时回应与引导网上言论,化解舆论危机,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起到引导舆论,维护高校稳定的作用。如:重庆邮电大学依托“红岩网校”定期开展“网上校领导接待日”活动。每次由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开展与学生的网上对话,其内容涉及学籍管理、校园文化、就业、考研、后勤管理等诸多方面,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经常一边回答学生的问题,一边着手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这种形式既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红岩网校”及各学院“红星网络室”在网上接待的学生达数千人次,在网下接待的人数也有近万人次,教育引导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生网络志愿者、学生网络评论员两支队伍,形成从事新媒体工作的青年学生骨干群体。建立网络评论的长效机制,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热点、引导舆论,通过加强正面宣传、搜集反馈信息、撰写评论文章、批驳不实言论等方式,做好正面引导,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调控舆论,掌握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新媒体环境。

(五)师生参与,重点打造一支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新媒体思政工作队伍是做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积极吸纳大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育过程,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驾驭和引领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树立自我教育的观念,使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互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师生共建、教育者与学生协同学习的局面,构筑起和谐的师生思政工作互动关系。比如:重庆邮电大学专门成立“红岩网校”校务委员会,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骨干是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社团指导教师、班导师、生活指导老师、学生干部、红岩网校工作站学生骨干构成该项工作的“方面军”。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重庆邮电大学一直注重坚持让学生自己参与设计、建设和维护有关新媒体网络平台。在校党委领导下,由团委具体指导建立了校级学生组织——红岩网校工作站。十余年来,已先后有3000多名学生亲自参与过网络平台的建设与设计。同时,很多老师公开自己的手机号、E-mail、QQ号和BBS帐号,心理辅导老师还专门在“红岩网校”开辟了“网上心理咨询接待室”和“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各级领导、广大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辅导老师也坚持通过网络和学生“亲密接触”,在新媒体虚拟的世界里架起了一道真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

[1]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2]雅斯贝尔斯.何谓陶冶[C]//文化与艺术评论:第一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张泰来.新媒体: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

[4]韦吉锋.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网校红岩政治
红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华为应用市场全面接入沪江网校产品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二)
“留守儿童”基础教育探索与挑战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