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在非洲的机遇与挑战

2013-12-18 00:17石纪杨
中国国情国力 2013年12期
关键词:非洲国家企业

◎ 文/石纪杨

非洲是我国传统的外交战略基地,也是我国多边外交非常稳定的依靠力量。深化对非合作,可扩大中非双方战略空间和增强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治理的话语权。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资源以及粮食供应的需求拉动,非洲将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移的重要投资合作区域;也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商品、服务贸易和工程承包市场。

非洲的现实状况

非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大陆,这体现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程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地域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各个方面。

非洲大陆总面积为3029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的1/4,总人口为10亿,占世界的14%,共有54个国家,划分为东、南、中、西和北部五个区域,除北部非洲外,其余四个地区统称为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共计44个国家。

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来看,非洲堪称是一块充满活力的大陆。2000年至2012年,非洲GDP年均增长率约5%,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和非洲20世纪80、90年代的增长率;就发展前景而言,非洲也是孕育希望的大陆,2012年全球GDP实际增长率前20名的国家中有9个是非洲国家;非洲也是世界大国和国际政治势力竞相角逐的地方,传统大国和新兴工业国都在不断加大对非投入。目前我国已与非洲地区51个国家建交,尚未与布基纳法索、斯威士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建交。

非洲的经济特点

非洲经济具有几个明显特征:

1. 具有较明显的殖民地经济特征

历史上,法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对非洲进行过殖民统治,殖民地色彩浓厚并延续至今,这就导致非洲生产和出口种类过于单一,以初级农、矿产品和石油天然气等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主要是制成品、半成品及粮食、食品等。经济结构呈现出“生产的不消费,消费的不生产”,生产与消费严重脱钩,这使非洲更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从而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2. 农业和能矿业支配经济发展

非洲工业化水平比较低,撒哈拉以南地区工业产值不到全球的1%;农业依然是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以石油、天然气、矿产品为代表的资源类商品贸易迅速增长。

3.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非洲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受益于过去十年间大宗商品价格的飞涨。石油价格从1999年的每桶不到20美元,曾上涨至2008年的每桶超过145美元。随着全球需求的增长,矿产品、谷物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值贡献了33%,其余2/3来自交通、电信、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等行业。非洲大陆正在走向工业化、现代化。

4. 世界各国对非投资迅速增加

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非洲是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这导致国际社会对非投资迅速增加。2010年非洲获得550亿美元的境外直接投资,高于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同年非洲累计获得的投资存量更是达到了5540亿美元,是2000年的三倍。

5. 多样化的发展经济体

非洲正处于农耕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资源对于GDP的增长贡献度在缩小,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贡献度逐渐增大。麦肯锡公司曾对26个非洲国家进行了分类:多样化经济体、石油出口国、转型经济体和转型前经济体,以衡量各国在经济多样化进程方面所处的不同阶段。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工业化的方向是趋同的。大部分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超过了40%,非洲国家都在积极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自身经济多样化发展。

非洲的商业机遇

1. 人口红利期正在到来

整个非洲大陆共有10亿人口,其中40%生活在城市,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城市化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一倍,至2050年,该地区城市人口将会由35%(3亿人口)增加到67%(10亿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刺激了生产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使非洲国家需要修建更多的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同时需要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非洲劳动力队伍在不断扩大,也与世界其他地区萎缩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鲜明对照。

2. 中产阶级的崛起使消费能力上升

2005年至2010年期间,非洲消费支出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是GDP增长率的三倍。除个别国家外,非洲国家人均GDP普遍提高。许多消费者的年收入都从贫困水平(年收入少于1000美元)提高到了满足基本需求水平(年收入1000美元-5000美元)或中等收入水平,最高达25000美元。受益于非洲整体经济快速增长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洲许多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正在接近中等收入标准,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带动非洲消费需求和能力的提升,对非洲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3. 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虽然外国投资不断增加,但仍远远不能满足非洲的发展需要。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一些非洲国家正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为投资者营造安全、公平、有法律保障的投资环境,以吸收更多外国投资,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国家“经商便利性”评估,非洲虽然整体情况较差,但部分国家如肯尼亚、赞比亚、南非、突尼斯等已经走在了前面,为周边国家起到示范作用。外国投资的不断增长,直接推动了非洲法律、制度和市场建设,促进了非洲投资环境的改善。

4. 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催生跨境互联互通

(1)非洲国家众多,单体市场容量有限,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意识到应该发挥非洲国家的整体合力和区域优势,实现合作和互补,区域一体化将给经济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2)非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高于亚洲,部分一体化机制已经实现货币一体化,例如西非经贸联盟、中非经贸联盟等。

(3)区域一体化带来跨区公路、铁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型电站及电网建设项目。

5. 支柱行业

(1)农业。非洲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光热降水充足,农业GDP占非洲大陆GDP的15%以上。可耕地面积11.6亿公顷,占全球的16%,日照充足时间在10-13小时之间,水资源量约为5.4万亿立方米,为我国的2倍,占全球蕴含水资源的40%,且93%的地表水资源集中在13个跨境河流盆地。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极可能成为世界的“粮仓”。

(2)基础设施。非洲基础设施支出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递增,超过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幅度。在非洲各国实现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电力、电信行业的建设将成为拉动非洲投资的主要动力。

(3)石油与天然气。非洲有19个国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近年来非洲石油产量增长速度位居全球首位,天然气增长仅次于中东地区。

(4)固体矿业——“世界原材料仓库”。非洲拥有世界黄金储量的40%,80%的铬和铂金,钻石占全球60%。

中资企业投资非洲面临的问题

1. 市场环境问题

(1)非洲整体国别经济规模小,大部分国家政府财力弱,主权信用评级低。

(2)投资风险依然较大,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发达。

(3)政局稳定性面临挑战,有些国家还处在动乱状态。

2. 国别风险和管理机制问题

(1)国别政治风险难以有效防范。我国企业在非洲国别政治风险的研判能力弱,在风险发生后的处置及索赔方面普遍缺乏经验和手段,相关保险的费用较高,导致部分企业难以承受。

(2)体制制约。中小企业决策灵活,把握市场机遇能力强,但实力较弱,无力介入大型项目。大型国企有较强的实力,但又受制于短期盈利目标考核、决策路线过长等客观因素限制。

(3)投资保障体系不健全。非洲国家整体投资风险偏高,我国企业投资、经营和银行贷款安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我国在非洲的2000多家企业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实力有限,在抵质押等方面无法满足银行要求,进而制约了企业迈向非洲的步伐。

(4)大型能矿项目背景错综复杂。非洲大型能矿背后往往有本国乃至西方国家势力介入,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博弈,更增加了项目的复杂性,单一企业在博弈经验和能力上都难以与其抗衡。

3. 中资企业投资偏好和内部制约因素

(1)重贸易轻投资,承包工程多,投资建厂少,扎根意识不足,缺乏长远打算。

(2)企业投资缺乏统筹和指导,部分领域无序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靠价格战等低级竞争手段获得低端市场,无法可持续发展,不但给所在国项目带来潜在不利因素,也直接损害了国家形象和整体利益。

(3)国际商务、金融和管理人才严重不足。

(4)有些中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4. 企业领导者决策能力问题

(1)缺乏清晰的投资策略。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非洲了解有限,抱着“试一试”或者“赌一把”的态度。企业赴非投资前应当对所属行业前景和区域环境有清晰的认识、明确的投资计划,并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

(2)对投资风险缺少专业分析和理智认识。对非投资易产生两个极端:有些企业对非洲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认为非洲遥远、贫困、经济落后、市场狭小、劳动力素质低下,对非洲发展的潜力估计不足,从而在投资决策上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投资时机,如几内亚西芒度铁矿;而另一些企业对非洲投资又过于乐观,高估自身技术资金竞争优势,以为非洲遍地是黄金,投资条件优惠,投资成本低等,这种乐观认识忽略了在非洲投资的其他风险,如加纳的淘金事件。

开拓非洲市场的工作思路

1. 顺应历史大潮,翻开中非合作的新篇章

2. 市场导向、政府指引、企业运作,支持中国企业走进非洲

3. 义利并举、互利互赢、平等合作、市场化运作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

4. 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帮助非洲国家培育相关产业

我国与许多非洲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的技术和资金可以助推非洲工业化,从中非经贸合作长远目标考虑,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对非洲投资,发挥我国富裕产业竞争力优势,选择有一定市场空间的非洲国家实现产业转移,一举两得。

5. 从项目合作到市场合作,支持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

对于大型矿能、基建项目,我国企业可以考虑组成企业联合体/竞标团,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发挥群体实力效应,提升中资企业集群竞争力,减少单个企业对非投资风险。

6. 企业与银行携手走向非洲

我国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到中资企业投资非洲的进程中,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支持,同时大力开拓创新,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研究行之有效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模式。

7. 以区域规划、跨国规划、国别规划、行业规划、企业发展规划和市场细分计划为引领,推动项目合作

8. 选择优先支持的重点项目标准

选择时应考虑:

(1)是否有利于实现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

(2)在项目整体上是否可实现财务平衡性。

(3)是否有助于实现合作平台、企业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

9. 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姿态参与非洲投资项目的国际合作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我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处于上升势头,为减少我国企业“走进非洲、投资非洲”的阻力,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同时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实现合作收益最大化,减少投资风险,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我国应以更开放的姿态,在非洲参与包括多方合作在内的国际经贸投资合作。

如与非洲国家政府合作,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资源和信用,推进合作项目;与当地主要银行和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搭建合作平台;与在非洲投资经营的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合作,利用国际资源建设非洲;与世界银行、IMF、IFC、非洲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等跨国银行合作,构建可靠的信用体系,防控项目风险;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借助一切积极因素助推中非双边合作。

猜你喜欢
非洲国家企业
企业
An Uncommon Trip
企业
企业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非洲鼓,打起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