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春 吴春雷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1;山东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对此,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在把握扩大内需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长壮大。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虽然没有重点考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实现第一二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合理调整,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无疑大有裨益。在此前提下,遵循现代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规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推动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就始终贯穿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在先后经历了1960-1965年纠正严重失衡的“农轻重”比例关系、1979-1982年由重工业化向“加工主导型”转换、1988-1991年的扭转产业结构轻型化趋向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加快基础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的调整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克服已有弊端中得到了较好的调整优化,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依然面临着不少瓶颈制约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重工业和建筑业等固定资产的高投入来带动的,而本应作为劳动经济增长主力军的第三产业一直发展缓慢,其结果是我国产业结构比例失衡,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比重太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5-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大大超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而且2008年之后这种现象还表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
2005-2010年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问题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解决,但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解决:一是在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农林牧副渔比例仍不够协调,农业(种植业)比例仍偏高,并且农产品品种与质量还没有得到普遍的优化升级;二是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供销链条还不完善,初级产品生产所占比重过大,销售和再加工环节薄弱;三是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农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尽管30多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的产值持续高速增长,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但第二产业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却在绝对的下降。譬如,我国工业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在1979-1985年间为0.82;1986-1990年间为0.44;1991-1997年间则降为0.15;1998-2000年间要是降到了-0.11,2008年以后的就业弹性系数则更低。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难以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服务业在产业结构总量中所占比重仍明显偏低,从表1中可知,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徘徊在40%左右,这既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50%左右的比重,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更是相去甚远;其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其中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而信息、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比重仍然不高,并且我国服务产品创新和组织管理水平等与国际服务业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三城乡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差距巨大。由于受到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及农村居民服务消费习惯倾向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有效服务需求受到极大抑制,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这种增长过分倚重交通、铁路、采矿及房地产等资源消耗型产业的拉动,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性产业。这种发展模式既超出了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使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又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完善而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使其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明了产业资本正常运行必须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思想,强调必须保持社会生产各部类之间及各部类内部比例关系的合理性。这一理论蕴含着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最本质、最一般的要求,为我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理论基础。按照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现实中我们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农业与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两大部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为社会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的持续增长是工业顺利发展的条件。工业则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并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和货币支持。但是,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需的大量资金,只能依靠当时作为经济主体的农业积累来完成。“这种情况下,1952-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剪刀差’从农业和农民中抽取了7140亿元资金积累。农民用自己的牺牲,启动了中国工业文明的车轮,使中国形成了较稳定健全的工业化体系。”[注]陆林:《融入与排斥的两难:农民工入城的困境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但是,过分地强调工业发展挤压农业和轻工业,其结果必然是使农业的生产率增长极为缓慢,农业部门的收入十分低下。改革开放后,薄弱的农业基础更加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农业与非农业的产值结构为14.6:85.4,这表明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水平,”[注]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国际成功经验,当国家工业已经发展壮大时,社会发展应该由以农业支持工业转入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否则,如果继续放任工业的一支独大,忽视农业发展,就会出现农业萎缩、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当前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就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同时努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马克思说:“社会上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足以为这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6页。这就是说,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人口总量持续增长、耕地资源紧缺、农产品工业用途不断增加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在一定时期内趋于紧张,因而能否保持农产品总量和结构上的供求平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对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对农民购买农机装备和从事机械化农业生产进行必要的补贴;二是要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性科学研究,培育和生产品质优良的农业产品;三是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交通、信息网络化,培训现代化新型农民。同时,要大力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其一,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合理调整农林牧副渔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大力发展在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业产品,增强供给的有效性,将农业生产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追求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其二,要实现农业区域差异化经营,充分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和地理特点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生产,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其三,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信息沟通平台,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益。
在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比例关系也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工业内部包含有原材料、燃料、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动力工业等许多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虽然生产性质和经济用途各有不同,但都处于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之中,这就要求这些部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保持按比例协调发展。但是,我国工业内部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总规模偏大,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总体上结构仍不够合理。为此,在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是要调整好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关系。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动力和技术装备的工业部门,作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不过,由于基础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导致其固定资本更新缓慢,严重阻碍了基础工业的发展。基础工业的滞后反过来又会制约加工工业的发展。由于加工工业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一段时期内我国加工工业发展过快,导致其对原材料、资源及能源需求过大,影响了经济的整体平稳运行。因此,加工工业应当同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做到协调发展。二是要协调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曾发挥支柱性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设备更新缓慢,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增长方式,使相当一部分传统工业部门面临着结构性衰退。新兴工业尤其是其中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高附加值等优势,相应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马克思认为,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物质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因此,马克思对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以产业资本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才对商业、银行及信用等非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研究。在当代,制造业仍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国国民经济实力的象征,失去了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后盾,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因缺乏有力的支撑而很难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即使是国力强大的美国,也仍然认为‘除继续参与世界市场的制造业竞争外别无选择’,制造业在美国决不会无足轻重,最终成为纯粹的服务国家设想是不现实的。”[注]刘玉坤、张晓萍等:《对制造业在21世纪的作用和地位的再认识》,《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因此,在我国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注意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又要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在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处理好各产业关系的基础上,我国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于服务业的性质,马克思曾指出,“服务这个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9页。“为了这种劳动的使用价值,为了这种劳动以自己的物质规定性给自己的买者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将服务作为同其他物质性劳动生产成果一样加以对待,从而表明服务也是一种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即以传统的农业为主体。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进程状态时,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快速增加,在GDP的比重逐渐超过50%,与此相对应,第一产业的比重则应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同时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速度应有较快的增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幅度不大,基本保持稳定,第二产业的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增加并超过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目前,全球服务业即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 GDP 比重平均达到63%,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1%,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1%,低收入国家也达到43%。美、法、英、德等国的服务业比重已分别超过77%、73%、70%和70%。”[注]张南生、曾广录:《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及合理模式》,《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尽管我国人均收入已介于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国家之间,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制造业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并且第三产业的总体情况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求。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国际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我国的传统服务业,如商业、贸易、 进出口业务、旅游、餐饮等行业,大多还处于低增长、高竞争、低利润、低科技含量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经营模式,这种状态已经严重滞后于高速发展的国内经济形势,也不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服务业,甚至阻碍着我国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科学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使传统服务业向着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第二,积极建立和发展现代新兴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是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而产生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满足社会高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业。按其属性划分,主要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大类。”[注]董明月:《我国新兴服务业发展报告》,《调研世界》2011年第12期。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加速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高科技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可以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升。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转变,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到2020年,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提高到60%左右,R&D投入占GDP的比重要提高到2.5%。不过,从实际来看,我国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要充分认识利用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低碳经济新模式。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资金和人才支持。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自主创新战略,并依托市场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鼓励、组织和管理好自主创新活动。政府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行为,引导建立可靠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市场监督与执法机制,尤其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还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投入。一是政府财政要向自主创新倾斜,二是要创新科技融资形式,引导和吸纳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领域。
其次,要明确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济目的,而先进科学技术的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因此,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必然性。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渠道是多样的,既可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革新,也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途径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还可以正确利用政府采购等渠道实现技术创新。这样,企业就可以依靠自主创新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再次,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作为基础性和应用性理论的研究主体,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是诞生创新技术的土壤,是自主创新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常常引领着科技发展的方向。社会要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如技术转让、投资或参与企业创建、开展横向合作研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等,积极转化和推广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一定范围和规模的创新集聚效应。
尽管国际上关于低碳经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但总的来说,它应该包涵以下基本内涵: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以及新能源开发等为手段,以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内容,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为目的。综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趋势,能健康稳定科学地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三次产业各自的发展比重关系很难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没有高度发达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很难快速的发展,但是第二产业的大力发展必然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后果。如果我们要想实现二者兼顾,就必须适时发展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的理念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仅指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论是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必须考虑环境和资源这两个因素,都要依据自身的优势对环境和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地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