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结构研究

2013-12-17 11:04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青田年龄结构华侨

吕 涛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群体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等,是一个群体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群体结构的分析,可从中了解该群体的综合面貌及群体的特征。民国时期,青田虽地处“鱼米之乡”的江南,但平原面积狭小,低山丘陵广布,呈“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貌。加之耕地面积小而土质贫,物产种类多而产量少,环境承载力弱,灾荒频仍,自救能力差,“无柔桑良葛以织,无鱼盐商贾之利,无畜牧贩卖之饶”注[清]徐上成:《益灾记》,转引自周望森:《青田石雕及其社会历史意义探析》,陈学文主编:《浙江华侨历史研究论丛》1991年版,第92页。。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被迫产生的出国谋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青田华侨的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

性别结构是指在一个群体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而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群体中各年龄组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它是群体结构的重要内容。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都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

(一)青田华侨的性别结构

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群体可谓是男人的天下,几乎全部为男性。据1932年的统计,当时聚居在荷兰鹿特丹唐人街的1200多名华人中,竟没有一名女性;旅意华侨最多时达1600多人,均为男性注《青田华侨史》编纂委员会:《青田华侨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

造成此种群体性别结构的原因:一方面,这是由民国时期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的。男性的“主外”细胞必然会被调动起来,自动承担起改变家庭贫苦境况的责任,这种情况下,女性只有在家操持。对于具有浓厚家族文化的青田人来讲,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出国谋生是一种冒险、刺激的活动,这正好符合男性的地位特征与癖性。而且,出国谋生需要大量的费用,家庭中的男性优先出国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即使后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担负得起其他人出国所需的费用,也是首先考虑家庭中的其他男性,女性几乎没有机会出国。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性别结构失衡,必然导致婚姻悲剧的出现。很多男性青田华侨在出国前已经结婚,但在海外一待就是十几、二十几年,在国外又组成了新的家庭,而第一任妻子却仍在家乡辛勤劳作,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苦不堪言。

(二)青田华侨的年龄结构

群体的年龄结构是代表该群体发展潜力的最重要指标,特别是对华侨群体更是如此。年龄结构偏低,则在当前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该群体向前发展的可能性较小,换句话说就是当前力量不足,无法奠定后期发展的各方面基础;年龄结构偏高,虽然有发展经验,但一般后劲不足,往往使发展的良好势头无法延续;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就摈弃了前两种情况的不足,一方面在当前可以通过拼搏保持整个群体向前发展势头;另一方面可以为后人奠定继续发展的基础,传授发展的经验,以保证群体发展的延续性。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群体就是第三种情况的典型代表。从出国年龄看,未成年人很少,老者也几乎没有。据1992年青田县17个乡镇162名老归侨出国年份及年龄统计表[注]《青田华侨史》编纂委员会:《青田华侨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7页。,可以管窥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的年龄结构。调查的162名青田老归侨中,出国年龄最小的11岁,出国年龄最大者37岁,如果按照年龄段分,15岁以下(含15岁)出国者19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11.73%;15-20岁(含20岁)出国者85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52.47%;20-25岁(含25岁)出国者35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21.60%;25-30岁(含30岁)出国者14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8.64%;30-35岁(含35岁)出国者8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4.94%;35-40岁(含40岁)出国者1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0.06%。世界教科文组织以16岁为临界点,把15-35岁(含35岁)的青年归为青壮年,按照这一标准,调查的162名青田老归侨中有青壮年142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87.65%,可见青壮年华侨占据了被调查老归侨的绝大多数,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民国时期青田华侨以青壮年为主的事实。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是一个由青壮年组成的群体,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摸爬滚打,很多都有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在自己的领域中逐渐做大做强,其子女比起创业的一代有着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因此,可以说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的年龄结构状况是符合事业长期发展要求的,为事业得以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青田华侨的知识结构特征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和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一个群体的知识结构是衡量一个群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群体的发达程度和发展方向。

(一)青田华侨的文化程度

总体看来,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文化程度较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是青田华侨的主流,较高文化程度的所占数量极少。根据1992年青田县17个乡镇162名老归侨文化程度统计表[注]《青田华侨史》编纂委员会:《青田华侨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7页。,被调查的162名老归侨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为高中水平,其中仅有1人;文化程度次之者为初中水平,共有12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7.4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09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67.28%,其中高小学历(指五六年级的小学)38人,初小学历(指一到三年级的小学)58人,剩下的13人即为上过小学而未毕业的;文化程度为粗识(略微识字)的有9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5.56%;被调查者中文盲有31人,约占总调查人口的19.14%。

另外,根据陈里特于1927-1933年在苏联、德国、荷兰、法国对部分青田华侨出国前文化程度的调查,我们也可以略见一斑,如表1所示:

表1 欧洲部分华侨出国前文化程度调查统计表[注]《青田华侨史》编纂委员会:《青田华侨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资料来源:中国留学生陈里特于1927-1933年在苏联、德国、荷兰、法国对部分青田华侨调查所得。

从表1可以看出,文盲占据了总调查人口的大多数,文盲的数量多于其他各个层次的人数之和,而且随着文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华侨人数也越来越少,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小,按照上述高、低学历的判断标准,此次调查的250人中,高学历者仅有11人,占总调查人口的4.4%;低学历者则有239人,占总调查人口的95.6%。

综合两次调查的数据,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低学历者占据了总调查人口的绝大多数,都在90%以上,而相比之下,高学历者就显得微乎其微了,不到总调查人口的10%。因此,我们可以说,民国时期青田华侨文化程度很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青田华侨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综合素质

专业技能也是青田华侨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专业技能是当时青田华侨谋生的重要“资本”;另外,青田人所具备的优良的地域性格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成为谋生的“资本”。以上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青田华侨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综合素质。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在出国前除了雇农、佃农及自耕农之外,因为耕地根本无法维持家庭的基本开销,不得不学习其他技艺,很多都是具有其他专业技能的。也正是这样的技艺,成为青田华侨在海外打拼的基础。青田人有着优良的地域性格。表现出能吃苦耐劳、敦厚朴实,互帮互助、与人为善,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特质,易于在异域生存,并能站稳脚跟。事实上,有很大一批青田华侨是“残缺”的,他们没有专业技术,有的只是那些大部分青田人都具备的优良地域性格,这样有“缺陷”的人在海外也能立足,是由于较之前者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综上所述,在青田华侨的知识结构中,文化程度较低降低了青田人在海外的发展潜力,使得他们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无法发挥文化素质应有的作用而停滞不前。好在有华侨子女接续经营,因为华侨子女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是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出国初期谋生的重要“工具”,而青田人的优良地域性格则是在海外立足的根本。

三、青田华侨的职业结构特征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职业结构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其中出国前的职业往往是他们谋生的基础,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其海外职业选择的重要砝码。总体看来,民国前期青田华侨主要从事一些较为低级的行业,直至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们在海外的发展逐渐进入了兴起的时期,其中的一些华侨开始向多元化和较高层次的职业发展,逐步摆脱了以行商和苦力为代表的低级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坐商、各种商品制造商屡见不鲜,中餐馆的兴起也是青田华侨在海外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一)青田华侨出国前的职业状况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出国前所从事的职业是其在海外谋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华侨在海外的职业状况。根据中国留学生陈里特于1927-1933年在苏联、德国、荷兰、法国对部分青田华侨出国前职业状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对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出国前的职业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表2所示:

表2 部分青田华侨出国前职业状况统计表[注]资料来源:《青田华侨史》编纂委员会:《青田华侨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资料来源:中国留学生陈里特于1927-1933年在苏联、德国、荷兰、法国对部分青田华侨调查所得。

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的276人中,出国前所从事的职业一般都是收入较少、地位不高的行业,其中雇农、佃农及自耕农就占据了所有被调查者的一半还多,占61.8%,可见农民是民国时期青田出国者的主力军,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民的贫困是最为严重的;其他的或从事体力劳动,如挑夫,占1.1%;或具有一定的技艺,如理发师、木匠、泥水匠、篾匠、铁匠、箍桶匠等,占24.0%;或从事商业活动及其他,如货郎、店员等,占14.2%。我们可以看出,出国前青田华侨所从事的职业基本都是付出多、回报少的行业。

(二)青田华侨的海外职业状况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在海外的职业状况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为划分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占有一定生产资料的小生产者,另一类是以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的打工者。最为常见的职业一般为商人、雇佣工人。

1.商人职业的发展状况

经商是青田人的传统技艺,出国初期在海外的经商,一般都是做着与国内有关的小买卖,风餐露宿、走街串巷都是常有之事,这是所谓的行商。行商小贩是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在海外经商的最原始状态,青田华侨在海外由行商到坐商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长期艰难困苦的过程。他们起初兜售的都是一些小商品,如在日本主要拎卖石货、雨伞、六神丸、人参糖、樟脑丸、草鞋、钱包、自来水笔等小商品,在其他国家拎卖之物与上述物品相类似。旅日青田华侨林三喜(山口人)、张志伍(山口人)、朱有典(油竹人)、程岩进(东堡人)等都从事过这一行业。有的发了小财,有的甚至“有二三十万的家资”[注]邹韬奋:《在法的青田人》,《韬奋文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83页。,这样他们就可以雇佣其他人,从中牟利。

当他们逐渐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就开始转变为坐商,他们往往会经历商业类型转换的过程,坐商是民国时期青田华侨资本原始积累后的较高一级的发展阶段,他们有的开设杂货店,有的成为批发商,中国式餐馆也很常见,开设面粉厂、皮革厂的也大有人在,青田人开设的水手馆、赌场也比较盛行。

批发商行是较为发达的一种经商形式。旅法青田华侨叶秀甫、陈龙耀、陈龙祥、杨道瑾、金玉山等,他们民国初期来到法国,在原始积累后做起了批发买卖,主要从事批发当地的小百货、日本瓷器和罗马尼亚的珠子等。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法国拉奇诺巷和白玉洛巷共有13家批发商行,其中12家为青田人的商行,如林茂勋在拉奇诺巷13号开设了“茂勋号”批发商行,张旭明在拉奇诺巷11号开设“旭明号”商行,叶长清在白玉洛巷4号开设“长清号”商行,吴振兴在白玉洛巷19号开设“振兴号”商行,陈松趴在白玉洛巷4号开设“松政号”商行,陈杰勋在白玉洛巷8号开设“杰勋号”商行,徐康衡在白玉洛巷2号开设“康衡号”商行等。

作坊、旅店、饭店、水手馆、赌场都是青田华侨经商的重要形式。旅俄青田华侨潘促衡在莫斯科开设了面粉加工作坊,旅俄青田华侨林建勋在莫斯科开设了生产皮革的作坊,这样的作坊一般是上午自己制作商品,然后下午再到市场上出售,是自身一条龙完成。旅荷青田华侨王志南1918年与广东客家人简谭合伙在阿姆斯特丹开设“五号水手馆”,该馆可容纳100多人,负责海员住宿和介绍安排海员工作。旅法青田华侨夏岳山开设旅店,周明岩、吴耀进在法国开饭店,王志南在荷兰海牙开设益同酒楼,林岩权在法国开赌场。这些都是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在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后,而进行的更高一级的谋生手段,这既需要过人的胆略,更需要敏锐的眼光,这些都是青田华侨所具备的素质。下面是荷兰青田华侨的事业状况,如表3所示:

表3 20世纪30年代阿姆斯特丹、海牙的青田人事业状况[注]《青田人在西欧的事业与生活》,《青田文史资料》(六)1995年版,第11-13页。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到20世纪30年代,很多青田华侨在欧洲国家已经站稳脚跟,走着继续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青田华侨的事业集中在服务业领域,充足的劳动力是其重要的保障,而不需要太多的技术,高新技术行业根本未涉及,这是由青田华侨自身综合素质决定的,但也摆脱不了其低端服务业的事实。

总之,坐商形式多样而复杂。这些坐商形式的经商活动,都是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青田华侨根据所住国的不同特点,而选择的更高一级的发展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发展成为了较大的家族企业或者连锁商点,而有的则在这一阶段退出。

2.海外华侨工人的职业状况

打工是民国时期青田华侨比较低级的海外谋生手段,他们或在工厂,或在餐馆以出卖劳动力为主要的工作形式。一般说来,他们在海外是备受歧视的,同样的工作,青田华侨就要比所住国劳工付出一倍甚至是几倍的劳动,而得到的报酬却比他们少得多。即使受到这样的不公正待遇,青田华侨在海外得到的报酬也比在国内多得多。据劳工自述,他们一天所得相当于国内半月以上的收人,加上国内“层出不穷的军阀官僚继续勇猛地干着‘侮辱国体’的勾当,使民不聊生,情愿千辛万苦逃到海外,受尽他人的蹂躏侮辱”[注]邹韬奋:《在法的青田人》,《韬奋文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82页。,因此即使再苦、再受歧视,青田人还是愿意到海外务工的。

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主要在水泥厂、轮船厂、汽车厂、砖板厂等工厂做工,也有铁工、玻璃、镀金、铅笔、自来水笔等工厂务工的工人,或者临时从事理发匠、拉车、厨夫、修道夫等工作。一般工作都比较辛苦,不仅工作生命危险大,且食宿条件都比较差。据旅日青田华侨朱钱岩口述:“我们山里人干活不怕苦,最难受的是受歧视,比如同一工种,我们日工资2元,而日本劳工是5元,况且我们的付出大大超过他们。”[注]《青田华侨史》编纂委员会:《青田华侨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9页。这就是苦力在海外务工的真实写照。因此很多青田华侨挣了一些钱后就赶快回国了,不能不说受到歧视是他们不继续留在海外的重要原因。旅日华侨林三渔、叶明进、陈国岩、陈国进、韩成进、陈上碌、朱钱岩、张芳兰、吴岩土、张春标、夏康等都曾做过这样的苦力工作。

总之,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在海外的发展是受到很多限制的,不管是打工还是经商,都要面临之后是继续在海外发展还是归乡的选择。这又与他们出国的目的有关,很多人当时出国就是为了在海外挣些钱为自己或者兄弟娶上媳妇,也有的是为了给家里盖一座体面的房子,甚至是多置几亩地,因为事实上青田人的农本思想也是比较浓厚的。因此在海外挣了一些钱的青田人,很多选择了归乡,少部分人选择继续留在海外发展。选择归乡的这些人很多时候要面临诸多困难,回国时“不但多遭地方恶辣官吏之诛求,且承吾国家族制度之弊,亲戚多猬集觊觎其财产”[注]刘士木、徐之圭合编:《华侨概观》,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06页。,不过有这样的风险在当时也属正常。

四、小结

一个群体的群体结构状况,是最能反映该群体特征的重要因素,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是一个群体的最表面特征,反映了该群体对群体成员自身的基本要求;知识结构是该群体较为深层次的特征,它是一个群体最重要的因素,决定了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潜力;职业结构是上述三个结构的集中体现,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群体单个成员身上的具体表现。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群体结构是具有独特性的。从性别结构看,男性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基本没有;从年龄结构看,成年人是该群体的主导,也有一定的未成年人,但数量较少;从知识结构看,文化水平较低是该群体的显著特征,高中文化水平的就为数不多,更不用说高学历者了,肯定是少之又少;从职业结构看,它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一般都从事着较为低级的工作,或打工,或拎卖经商,随着资本的积累,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意成为坐商,而大部分人还是维持着原来的现状,其结果是一小部分人逐渐发展壮大,于住在国形成了自己的家族企业,而大部分人有了一点微薄收入以后,就打道回府,回到家乡,但有可能第二次、第三次出国。但民国时期的青田人出国谋生形成了早期的华侨群体,他们构成了当今青田华侨群体的基础也是奠基者,为当代青田华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猜你喜欢
青田年龄结构华侨
我的华侨老师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青田杨梅产业发展优势、存在短板及对策建议
让纪律挺在守护青田国土形象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