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土地产值密度及土地资源优化模式构建研究*

2013-12-17 08:12范树平程从坤项思可张红梅侯长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年5期
关键词:皖江产值土地利用

范树平,程从坤,项思可,张红梅,侯长莉

(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合肥 23060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促进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资源的区域集聚化,带动产业及社会经济一体化、组团式发展,以长三角、珠三角、津京唐最为典型,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带等初见雏形。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标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以下简称“皖江城市带”)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为皖江城市带及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1]。随着规划深入实施,大量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不断落地,对区域用地规模、空间布局、开发时序将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非农化速度加快、耕地资源大量流失、建设用地盲目扩展、开发建设空间混乱等诸多土地利用问题,国内外对此方面已展开深入研究[2-5]。土地资源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物质载体,保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顺利推进,根本途径在于合理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区域土地利用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又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6],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及功能差异突出,集中体现在土地利用效益具有区域差异性。针对土地利用效益评价,该研究拟以单位土地产值密度指标加以衡量,分别评价区域农业及非农业土地利用效益差异,构建土地利用优化模式,提出针对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优化与承接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为土地资源利用调控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2011年8月,经过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后,皖江城市带现覆盖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8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 (市、区),东南与江苏省、浙江省紧邻,西南与湖北省、江西省接壤,土地面积7.6万km2,占全省54%。2010年,全域人口达到2 800万人,GDP实现8 4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5%和69%,城镇化水平超过50%。其中合肥、马芜铜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仍显著。农用地596万hm,占全区土地总面积78.49%,其中主要以耕地、林地为主,两者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4.34%、29.17%;建设用地84万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1.02%,其中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超过一半,达到55.74%。从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东南部的宣城市及池州市的皖南山区、西北部的安庆市大别山区主要以林地为主,耕地在沿江区域,以及合肥、滁州等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土地产值密度的比较运用

由于存在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发展水平及环境等区域差异,针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项目用地空间布局,需要按照区域间土地利用比较优势配置土地资源,各区域之间的农业用地及非农用地产值密度存在差异,且每个区域的农业用地及非农业用地的产值密度也存在比较优势关系。从土地产值密度的比较关系考虑,将产业建设项目用地所创造的地均产值密度与农转非后所带来的农用地产出损失密度作比较,优化安排农转非及新增产业项目用地区域,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图1)。具体假设,有两个地区 (A和B),各自区域内土地资源都是均质的,且只有两个产业部门,即农业部门 (AD)和非农业部门 (NAD),农业部门经营农用地、生产农产品,非农业部门经营建设用地、生产非农产品,并假设除土地资源外其他生产成本均相同。两个区域的两个产业部门产值密度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区域的部门土地产值密度差异对比

图1 土地利用产值密度及比较值结构

从表1可以直接得出,区域A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上均高于区域B,也就是说,区域A的土地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区域B的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绝对优势。但从单个区域的两个部门横向进行对比,A区域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地均产值之比为10∶1(100/10),而B区域的比值却高达13.33∶1(80/6),即同样损失掉产出一单位农产品的农用地,转变为非农业部门用于非农生产,A、B区域非农产值分别为10、13.33。从理论层面分析,B区域损失所有的农业生产用地而专门用于非农业生产,A区域不要损失农业生产用地并全部转为农业生产,从而实现整个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达到土地利用福利最大化。从实际层面考虑,农业与非农业的生产用地之间不能完全转换,存在农转非较容易、非转农却很难,区域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地均产值之比介于10∶1~13.33∶1之间,土地利用总福利趋向最大化 (图2)。

图2 土地利用产值密度转化比例的示意曲线

2.2 土地产值密度比较模型

土地利用比较分析的度量方法很多,包括成本法、效益法、指标综合法等。该研究拟采用土地利用产出效益来衡量,具体以土地产值密度进行测定,这与李嘉图应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比较优势的思路基本一致[7]。为此,首先分别计算农业土地及非农业土地的产值密度,然后根据两者之间的比值计算得出土地利用比较值,具体公式为:

式中,LUCA农i为i区域农业用地产值密度相对于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的比较值,LUCA非i为i区域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相对于农业用地产值密度的比较值,ADUBi和NADUBi分别表示i区域农业用地产值密度和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从公式 (1)、(2)可得:

LUCA农i与 LUCA非i互为倒数,组成 (3)式的标准反比例函数,LUCA农i值大,LUCA非i值就小,反之亦然 (图3)。

农业用地产值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考虑到皖江城市带农转非主要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且农业土地生产主要是以耕地为主的种植业生产,种植方式及投入产出较为类似,农业土地产值密度可简化为按照单位耕地的农业产值量化。非农业是承载于建设用地的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业土地产值密度直接按照单位建设用地的二、三产值量化①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一半以上,为了更加合理反映非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用地指标数据采用扣除农村居民点用地之后建设用地总面积。。

图3 土地利用产值密度及比较值的函数曲线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考虑到基础资料的可获性、一致性、可比性,皖江城市带用地产值密度的计算单元原则上以区县为单位,各市辖区整体作为评价单元,共计46个评价单元。基础数据采用2008~2010年的3年数据计算结果均值,其中,农业产值、第二产值、第三产值等数据采用安徽省统计年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各市区历年变更调查数据,计算结果见表2、表3所示。

表2 皖江城市带农业/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

由表2可见,农业用地产值密度分析,合肥市区、岳西县、芜湖市区、铜陵市区等区域较高,数值分别达到0.251 4、0.233 7、0.231 0、0.222 4,明光市、青阳县、旌德县等区域较低,数值分别仅为0.083 1、0.085 2、0.089 2,但大部分介于0.100 0~0.200 0之间,表明皖江城市带农业生产条件较相似、产值密度差距不大,较大区域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及资金投入较大、精耕细作化程度较高。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分析,仅有以市辖区为主的13个评价单元数值超过10.000 0,最高与最低相差达50倍之多,表明皖江城市带非农业产值密度区域差异性很大,主要是由于其产业基础及发展水平影响。

由表3可见,农业用地产值密度比较值,巢湖市区最低为0.004 1,定远最高达到0.106 0,是最低25倍之多,但总体数值呈现以0.01为极差递增;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比较值,与农业用地产值密度比较值相反,但绝对值相差悬殊,最高的巢湖市区比最低的定远县大232.623 1。为了实现属性数据的空间表达及分析,借助ArcGIS软件数据融合功能,将表3数据输入到对应评价单元,建立图形与属性空间数据库,输出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产值密度比较值空间分布情况 (图3)。农业用地产值密度比较值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沿江山地丘陵区、皖中耕地集中连片区,各市区普遍较低,总体区域差异性不大。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比较值,相对于农业土地利用比较优势正好相反,各市区较高,特别是巢湖市区、宣城市区排在前两位,高于合肥、芜湖等区域核心城市;以当涂县、南陵县、繁昌县、无为县为代表的沿江地区,紧邻江浙的宁国市、广德县、郎溪县、旌德县、天长市,省会都市圈周边的肥西县、肥东县、桐城市,处于县域范围中的较高区域。

表3 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产值密度比较值

4 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优化模式

土地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且融入了人类劳动结果,增加了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兼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一方面,土地开发利用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从区域性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层面考虑,通过合理配置有限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构建,要优先保障区域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维持区域粮食生产保有量,解决人们“生活问题”;要着力满足基础设施、城镇村、开发园区等建设用地需求,解决社会"生产问题";要重点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及生态脆弱区,解决环境"生态问题"。为此,以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为依据,保护农业与保障发展并举,优化农用地及非农地资源配置;完善土地产品市场机制,实现产品自由流通与交换;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建立区域产品平衡补偿机制,发挥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图4)。

4.1 土地资源转化

根据皖江城市带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科学确定农业及非农业土地利用比较优势的集中区域,推进农地与非农地之间的合理有序转化,发挥各自区域土地利用农业及非农业优势,形成土地资源转化系统,实现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用地产值密度比较值的较高区域集中分布于沿江山地丘陵区、皖中耕地集中连片区,主要有定远县、望江县、宿松县、石台县、舒城县、庐江县等县域,改善土地生产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发展,适当限制大规模承接产业项目建设,加强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大交通、水利、电力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精细化、特色化经营,重点打造皖江城市带及全省粮食生产集中区、示范区、调出区。非农业用地产值密度比较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于巢湖市区、铜陵市区、宣城市区、马鞍山市区、安庆市区、合肥市区等皖江城市区,追加新增建设用地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减少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有量,有序开展农地非农化进程;明确区域产业承接的重点和方向,加快开发园区扩容升级,科学规划市区及皖江沿岸承接产业集中区的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保障工业及产业用地需求,逐步培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极。同时,带动沿江、紧邻江浙、省会都市圈等县域集中区发展,适度提高农地非农化速度,构建分工合作、互动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图4 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产值密度比较值空间分布差异

4.2 土地产品交换

人类只有改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时序、类型,但土地位置、面积固定的自然特质不可调控。土地资源利用转化,其实是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进而导致土地产出品发生更替,必须通过土地产品流通、交易,发挥各自土地利用比较效益,以此实现土地利用福利最大化。农业土地生产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产品以农、林、牧、渔业等为主,非农业土地生产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品以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等为主。沿江山地丘陵区、皖中耕地集中连片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特别是起粮食调出作用,皖江城市区及沿江、紧邻江浙、省会都市圈等县域主要承担发展工业及第三产业。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产品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环节要素监管力度,按照产品档次、服务范围、有形无形,搭建不同类型农产品及非农产品自由市场平台系统,实现皖江城市带农产品、非农产品充分交易,达到各自区域最大满足。以此,为了达到区域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通过土地资源转化系统和市场产品交易系统的信息相互反馈,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转变为土地产品的优化配置。

图5 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构建

4.3 区域平衡补偿机制

在社会化生产中,由于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更是低于非农生产成本。作为“经济人”的理性考虑,市场经济中的诸多主体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为了争取各地土地发展权,更多的是要推动土地非农化进程,而很少考虑到出于自然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遵照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安于农业生产。为了按照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合理配置农业与非农业用地,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需求,有效协调“吃饭”和“发展”的矛盾,应该建立区域间平衡补偿机制,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转变为粮食总量动态平衡。一方面,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以利益为导向,进一步拓宽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区域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农业生产区域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财政支付转移力度,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

5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尝试分区县测定皖江城市带土地产值密度及比较值,农业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主要集中于沿江山地丘陵区、皖中耕地集中连片区,是皖江城市带耕地与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增加农业条件基本投资,强化农业生产发展优势,保护农业生产,淡化大规模承接产业项目建设;非农业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主要分布于各个市城区及沿江、邻近江浙、合肥都市圈等县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集中分布区域,合理规划项目用地空间格局,积极推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县有偿调剂机制,保障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土地资源转化、土地产品交换、区域平衡补偿机制等3个方面,构建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区域整体土地利用福利最大化。

[1]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http://www.ah.gov.cn/ahsszb/wjcsd/index.asp.2010-01-24

[2]White R,Engelen G..Cellular automata and fractal urban form:A cellular modeling approach to the evolution of urban land use pattern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3,25:1175~1199

[3]Day M J,Chenoweth M.The Karstlands of Trinidad and Tobago,their land use and conservation.The Geographical Journal,2004,170(3):256~266

[4]贺东升,刘华,刘军萍.基于"3S"技术的北京郊区土地利用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1):40~45

[5]许月卿,崔丽,孟繁盈.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5):16~21

[6]姜志德.中国土地利用的地域化配置及布局策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1):7~10

[7]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5~60

猜你喜欢
皖江产值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皖江城市带社保费征管机制优化研究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Synaptic aging disrupts synapti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