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诚,董 羽,段仲捷,邵磊昌,宋 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公格营子矿地表标高+488.12~491.48之间,井田东部有老哈河流过,表土层厚4~6m,下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层,是厚度20~23m的强含水层,为孔隙含水层,是该矿的主要含水层。主采6#煤,埋深120~150m,均厚15m,倾角5~14°,顶板为砂砾岩,夹砂岩,无较好的隔水层。由于煤矿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原设计按常规垮落法顶板管理方法,留设了大量的煤柱[1-2],这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延长矿井年限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安全开采水体压煤,同时又提高资源回收率,公格营子煤矿采用“似膏体充填技术”对水体下压煤进行开采。
似膏体充填材料就是采用普通水泥或砂土固结材料做胶结剂,碎煤矸石、矿山尾砂或河砂等作骨料,骨料中配以15%~40%的细粒级物料(如粉煤灰、溢流尾砂等),制成重量浓度为74%~80%,外观近似膏体一样的浆体[3]。
公格营子矿似膏体充填开采中,采用普通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骨料的选择是因地制宜,在满足充填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低价或废弃物料,以降低充填成本。骨料主要包括:①粗骨料,粒度为≤20mm的破碎煤矸石;②细骨料,主要是选用电厂粉煤灰。
经多次实验和优化,最终确定的充填材料优化配比及抗压强度如表1所示。
表1 充填材料优化配比强度性能
充填采煤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t,平均日产900t。煤的容重1.4t/m3,则日充填量需640m3。充填工作时间8h,充填设计能力90m3/h。
充填制备站设在工业广场南侧东部,充填系统主要设备和设施:①双卧轴搅拌机一台,搅拌能力120m3/h;②充填泵一台,充填流量90m3/h,额定压力15MPa;③胶凝材料仓一座,有效容积100t;④煤矸石仓一座,有效容积600t;⑤粉煤灰仓一座,有效容积200t;⑥配套钢结构一套。充填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2.2.3 充填工艺
充填工艺过程:将碎煤矸石、粉煤灰、胶凝材料和水按设计配比用量加入卧式搅拌机,经搅拌制成似膏体料浆后,向充填泵受料斗下料,经泵送通过充填管路把似膏体料浆输送到井下充填工作面。充填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主采煤层6#煤的均厚达到15m,采用分层充填开采的采煤方法,每分层采高2m,采空区全部充填。井下充填开采首先是在一采区进行,采用长壁式工作面充填开采工艺。工作面走向350m,工作面长80m,倾角12°,采高2.0m,支护采用Dz-22型单液压体支柱和Π型钢梁,后退式回采,循环进度0.8m,日进度2.4m。工作面充填步距为1.6~2.4m,充填次序为从下往上后退式分段充填。
充填隔离墙构筑:工作面进行充填前,首先必须在工作面控顶区与待充填区之间构筑一道模板隔离墙,形成一个“封闭”的待充填空间。具体方法是:塑料编制布紧贴临时支护靠工作面煤壁侧的木柱布置,其底留出300mm左右的富裕量,底侧挖小沟卷向空区侧,用矸石或小木条使塑料编制布与工作面底板紧帖,防止充填时沿隔离墙底边泄漏;塑料编制布隔离墙外侧靠贴紧打的单体液压支柱配合背板固定,顶部设计留出300mm左右的富裕量,使其向内折,再利用浆液充满上顶之力使塑料编制布与顶板贴紧,防止浆液从顶板泄漏。工作面充填布置如图3所示。
图2 充填工艺流程图
1-充填体;2-临时木支柱;3-背板;4-塑料编制布;5-单体柱;6-充填管
工作面充填技术:充填前,先用清水引流,见管路终端出水后输入充填料浆。充填料浆的输送路线为:充填制备站→地面管路→钻孔→联络巷→石门→回风大巷→区段回风巷→工作面充填空间。井上、井下配置电话,根据充填进度与地面联系。充填循环完成,待滞留在管内的浆体流完后及时关闭管路终端出口,并用清水冲洗管路。
经过近30万m3的充填实践表明,充填体的早期强度、最终强度和整体性良好,充填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预期效果。井下涌水量明显降低,由原来的350m3/h,减少到现在的150m3/h,大大改善了井下安全生产条件,节约了井下排水费用。地表岩移观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得到较好的控制,和全部垮落法开采相比,充填法开采的地表下沉比较轻微。采用充填法开采地表下沉系数约为8%。
经计算,吨煤成本净增充填费用42元/t。由于充填采煤法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如下经济效益。
1) 矿原设计的各种防水煤岩柱压煤量600万t,由于采空区实施了充填措施,初步预计可解放煤量300万t,可创产值6亿多元,利税2亿多元,经济效益显著。
2) 采用采空区充填,有效地控制了井下的涌水量,节约排水费用600多万元/a。
3) 该矿周围都是水浇农田,使用充填开采后,避免了煤矿塌陷和煤矸石占地费用,节约资金1亿多元。对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充填开采可以在保证安全生产条件下,有效开采井田内的水体下压煤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煤矿水体下开采的难题。
2) 似膏体充填应用于水体下采煤的技术和经济效果显著,为公格营子矿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保护水体及地表村庄等建筑物开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采煤途径。
3) 改善矿区环境,实现矿山绿色开采。充填开采能使地表沉陷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地表自然环境;充填开采将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用于井下回填,减少了煤矸石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的环境问题。
[1] 国家煤炭工业局[G].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G].煤矿防治水规定.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3] 黄玉诚,孙恒虎,时召兵,等.似膏体建筑物下采煤可行性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03,31(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