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倩
阿玛兰妲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小女儿。“她是世上从未有过的最温柔的女人”。①但谁会知道她曾有过的铁石心肠与怪异行为那么令人恐惧。那无穷的爱欲与无法克服的胆怯之间的殊死抗争,使她成了一名游离在爱意与胆怯间的作茧自缚者。
在她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的时候,她遇到了英俊又多才多艺的皮埃特罗,阿玛兰妲、丽贝卡姐妹双双被他的魅力所蛰伏,并深受爱欲的煎熬。但由于年龄原因,加上丽贝卡的热情勇敢,在这一段三角恋情中阿玛兰妲失去了心仪的恋人。
潜伏在内心的无意识让原本善良的阿玛兰妲做出违背意愿的举动。她表面上同意家里的决定并外出散心,但私下里却对丽贝卡说,你们要结婚,除非从她的尸体上踏过去。于是她用尽心思,竭力阻挠他们的婚礼,致使他们的婚期一再推迟。第一次婚期因那封信使皮埃特罗阴差阳错与母亲错过。虽阿玛兰妲赌咒发誓证明自己的无辜,但事实上那封信与她不无关系。第二次婚期决计在教堂完工后进行,阿玛兰妲在与丽贝卡的争吵中说道:“我已经手下留情了,这三年我都用不着杀你了。”看着婚期将近,阿玛兰妲又出一计,让虫子蛀毁嫁衣。当丽贝卡再次试穿新做的嫁衣的时候,阿玛兰妲几乎要昏厥过去。此时,她并非就此放弃阻止他们结婚的念头,竟然做出在咖啡中加一剂鸦片酊的毒计,导致蕾梅黛丝死于非命。她原本只是祈求上帝,希望发生某种可怕的事情免得自己向丽贝卡下毒,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阿玛兰妲的爱欲其实就是由那些不能见容于意识的欲望、情感和观念组成的无意识。她每次看见皮埃特罗便有想上前去抚摸的冲动。弗洛伊德说:“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用通俗的话讲,整个精神生活仿佛是一座冰山,意识只是露在水面上的一部分,无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成为意识基础并决定其方向的绝大部分。”②阿玛兰妲的无意识引导着她的行为,让她一反常态,与以往的乖巧温顺大相径庭。当她决定于丽贝卡婚前在她的咖啡中下毒时,意识告诉她不能这么做,她祈求希望发生可怕的事情来阻止她下毒。然而,祈求的结果竟然让无辜的蕾梅黛丝中毒而死,并且肚子里的双胞胎死于腹中。因此,她往后一生都怀有摆脱不掉的负罪感。
当英俊而阳刚的何塞·阿尔卡蒂奥俘获丽贝卡的时候,皮埃特罗自然地与阿玛兰妲走到了一起,阿玛兰妲的爱欲终于有所寄托。于是他们开始了一段暮色恋情。傍晚的长廊里,他朗读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她编织袖口花边,他们坐在一起徜徉于图册里的幽静园林,沉浸于由一幅水彩画带来的威尼斯水城的思乡之情。他们陶醉于爱情,阿玛兰妲用她那善解人意,以及不失分寸又包容一切的温柔,织起了一幅无形的网将皮埃特罗紧紧包围。皮埃特罗越洋寻找自己的未来,一度在丽贝卡冲动的纠缠中错生激情,现在二人终于有所依托,他们只差定下婚期。阿玛兰妲耐心地等待着皮埃特罗内心的煎熬屈服,但当求婚的那一刻,阿玛兰妲竟说:“别天真了,克雷斯皮,我死也不会和你结婚的。”皮埃特罗瞬间崩溃,绝望得几乎扭断手指,阿玛兰妲却任由他百般哀求,卑躬屈膝到难以令人置信的程度也无动于衷。在遭受这种无情的变故之后,皮埃特罗在香水里割破双腕……阿玛兰妲也将双手伸进了火炉……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阿玛兰妲属于“被成功毁灭的人”。③这种人往往在终于实现自己心中蕴藏已久的愿望时,却在成功面前败下阵来,迸发出典型的神经症症状,以致阻挠自己去享受成功。“她的良心发现了,她感到自己真正有罪,这种有罪感使她拒绝去享受幸福。”④良心的发现与负罪感是导致阿玛兰妲拒绝渴望已久的幸福的关键心理因素。
此后阿玛兰妲终生未婚,抚养了奥雷里亚诺·何塞——蕾梅黛丝的长子以减轻负罪感。却未想到他竟然成为安慰自己孤独的良药。他小的时候,她给他洗澡时,像当初看见皮埃特罗想爱抚他的那种欲望一样地爱抚他。后来长大的奥雷里亚诺·何塞渐渐对她产生了同样的激情,他们互相亲吻,在半夜他会跑到她的床上赤身露体睡在一起。
这种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阿玛兰妲此时已成为盛年处女,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让她与亲手抚养长大的侄子发生乱伦关系。终于有一天,乌尔苏拉发现他们在互相亲吻,问了一句“你很爱你姑妈”时,阿玛兰妲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得太远,不是在和孩子玩亲嘴游戏,而是在挑动人过中年危险无望的情火……”她决然断绝了这种关系,这是心理压制作用。在荣格看来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荣格所言:“相对于性本能及其压抑而言,更可能是社会因素在起作用。”⑤她顾虑到社会伦理道德,因此下决心与他断绝关系。
在以后的日子里,阿玛兰妲并非没再遇到过真爱。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对她产生了深深的爱意,并向她求婚。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几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表白了对阿玛兰妲的爱意。他一直在等待。上校在狱中时对她说:“等我出去就和你结婚。”那时她笑了,但教孩子们读写的时候却仍想着他,希望为他寻回年轻时对皮埃特罗燃起的激情。每到探监的日子,她都去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家,陪同他父母一起去监狱。当他母亲乌尔苏拉说让她嫁给他时,她装作生气的样子说:“我给赫里内勒多带蛋糕,是觉得他可怜,迟早会被枪毙。”但当探监被取消时,阿玛兰妲却关起门来痛哭……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再次登门时,乌尔苏拉亲切招待他,并百般取悦,全心祈求以唤起他迎娶阿玛兰妲的初衷。每次吃过午饭,他都会留下来陪阿玛兰妲下跳棋。虽然阿玛兰妲在奋力重燃心中已被遗忘的青春激情的余烬,但当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再次提出结婚的请求时,她断然拒绝了:“我谁也不嫁,尤其不嫁给你……”
阿玛兰妲这次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她内心孤独,渴望有人同她品味世间百味。赫里内勒多的再次出现,让她知道了什么是时光飞逝,什么是迫切希望,什么是渴望见一个人而产生的焦虑……而她再一次拒绝了眼前的幸福。其中的原因除了内心的负罪感——蕾梅黛丝的死与皮埃特罗为她殉情之外,还有一层原因是她与侄子产生的不为人知的感情。可以说,负罪感加上这种隐秘关系让她与赫里内勒多不能走到一起。
她拒绝了他,但为什么要说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太爱奥雷里亚诺上校?原因是她妄想。“它的基本特点是:虽然既不符合现实又不符合逻辑,但即使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的虚妄无稽,仍不足以使病人放弃这种想法。”⑥弗洛伊德推断:“妄想既不根据事实而产生,也不根据事实而消除……这起因只能到病人的无意识中去寻找。”阿玛兰妲的妄想,来源于与侄子的隐秘关系。这种关系不能被她的意识承认,它便隐藏在无意识中,但仍然给她的良心造成某种压力。为了解除这种压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移置作用来排遣压力,便产生了妄想,即设想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爱奥雷里亚诺,这样便可以不必因良心的谴责而感到痛苦。在这种“公平”的妄想当中,她内心的压力得以宣泄,得以暂时的缓解。
从此,阿玛兰妲生命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别的男人。她的晚年不停地编织寿衣,白天织好,晚上又拆掉。死神告诉她,等到她的寿衣织好,就是带走她的时候了。开始她害怕,怕自己死在丽贝卡的前面;她胆怯,不敢面对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过。她的心灵一生都在饱受折磨。当她知道丽贝卡已死后,竟然主动去为丽贝卡的尸体美容,并替活人给死人捎信。此时,她从容面对死亡,认为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曾经想通过与侄子的窘迫激情掩盖记忆,想用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的阳刚庇护来逃避回忆,但都是枉然。她用一生的幸福来赎回当年的罪过,因此她最后能够从容面对死亡。此时的她,死亡本能已转化成生命本能,虽然赎罪能安慰自己的心灵,但最终还是需要死亡,死亡能够结束生命,但同时也能诞生生命。阿玛兰妲的生命本能让她让位于死亡本能,选择了死,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并在自我毁灭中获得了自我实现。可以说,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的转化让这位作茧自缚者获得了重生。
阿玛兰妲的坎坷一生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那就是:无意识的冲动导致终生的负罪感让她无法享受眼前的幸福,她在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的互相转换中以结束毕生的愧悔获得新生。我们为她那始终坚守贞洁不惜用一生幸福来换取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对她那无穷的爱欲以及为之付出的令人发指的行动而瞠目结舌,但正是在这种黑暗的人性下她那善良纯洁的本性才显得更为亮丽,正是在爱欲与胆怯的挣扎中才显示出无穷的艺术张力。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不正是在这种艰难的抉择下才熠熠生辉的吗?
注释
①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219.
②冯川.文学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1.
③冯川.文学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3.
④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00.
⑤William McGuire(ed.):The Freud/JUNG Letters,Ts,Ralph Manheim and R.F.C.HuLL.New York:Penguin Books,1991:52.
⑥冯川.文学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0.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吴健恒,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1993.
[2]冯川.文学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