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孙埏戏曲创作中的布袋和尚母题

2013-12-12 17:28孙铁林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世俗化弥勒母题

孙铁林 胡 月

收录在《古本戏曲丛刊五集》里面的《锡六环》,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的戏曲。其作者为孙埏,字上登,号碧溪,浙江奉化人。生卒年不详,雍正、乾隆年间在世,乾隆元年(1736年)副贡。有传奇《弥勒记》(又名《锡六环》)、《两重天》(已佚)两种。[1]

严敦易先生在《元明清戏曲论集》中评价《锡六环》就说道:“孙锵云‘布袋禅师,显迹奉化,里俗相传,其事不一。’于此知剧中诸妖争战,龙女夺木等节,或非尽出臆造,自有所流传而来……”①可以知道,此传奇据传说中弥勒故事演变而来。通过剧作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明末清初弥勒的化身——布袋和尚,这一文学母题的一些特点。

一、农业思想的艺术化

此剧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农业思想。《锡六环》传奇多达二十六出,从剧目上几乎看不出任何与农业有关的思想。但并不是说传统的农本思想在此剧中淡化或消失了。相反的是,有关农业的传说和农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剧本中,具有了泛化和典型化意义。

先看农业思想的泛化。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就是因与农业相关的事物而起。从在全剧的高潮部分的第十四回《争居》到十七回的《化木》,内容为布袋和尚要建佛塔,派徒弟求舍得来求所需土地,引起锦屏山土地公与土地母的不安,然后引来狐精、雉精与其争斗,后来布袋和尚闽州化木途中与獭精斗法。起因就是方寸土地。这不能不说与农业无关,因为土地是农业的基础,拥有了土地在古代几乎可以说就拥有了财富和权利。关于土地的争夺在封建时代极其明显。在角色的设计上,也有许多农业身份的角色。第三回中的观音菩萨下凡为“采桑女”,第四回中众佛弟下凡化为“渔、樵、耕、读”,身份几乎都是与农业有关。

农本思想的典型化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对传说的直接借用。在剧本的第二十回《露机》以及第二十一回《惊聋》中,作者就是化用了布袋和尚“分身种田”、“传授乡人‘摸六株’、“预测风云”这几则经典传说,而且作者在剧本创作中添加和创造的内容并不太多,只是作了艺术上的衔接处理。第二十回中,布袋和尚许诺于许多农夫种田,这就是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需要把田地种好的迫切愿望的体现;在第二十回中,穷农角色的出场,布袋和尚在烈日炎炎、大旱之时戴笠披蓑,预测大雨将至,就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对自然和神灵帮助的殷切期盼这一问题的反映。通过剧本的全文阅读,可以发现,虽然此两回的篇幅在全文中算得上是最少的两回,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不亚于其他部分。第一说明作者的创造部分很少,第二说明经典传说的魅力所在。

二、世俗化的价值趋向

民间弥勒的化身信仰,大致是唐末以后的事。化身信仰本身就是代信仰表世俗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往后发展越为明显。在孙埏的《锡六环》剧作中,具体表现就是众多世俗化的回目和情节内容的出现。

剧本的第四回、第五回、第六回(案:剧本原作折)就是以“戒色”、“醉乡”、“财乡”标目,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色”、“醉酒”、“钱财”最为回目,并且在这几回的内容上用观音化身为“采桑女”引诱布袋和尚而不上当,以佛祖的众佛弟化身为“渔、樵、耕、读”四人行为反衬布袋和尚,用菩提化身员外以财试布袋和尚,说明了布袋和尚在民众心目中崇高形象是一成不变,但同时剧本中的这些日常世俗例子也表明佛教信仰中的弥勒信仰逐渐世俗化,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紧密联系。

还有更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布袋和尚不再神圣化,不再是法力无边,在与妖魔斗法的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时候,与凡人一样也常常需要帮助。此种情况算是作者的一个创新点。在剧本的第十五、十六回中,标目为“斗机”、“闹战”,内容就是布袋维卫、舍利等与妖精斗法败下,然后观音菩萨派四大金刚助战才得以取胜。这是被动受救受助的例子。等到第十八回“闹海”时候,布袋和尚在海中妖精要作怪,恐运送的杉木,就主动向比自己高一级的神仙呼叫求救了,大呼“如来救我,救我”。②这一主动请求帮助的例子,与此前传说中布袋和尚让比自己低等的土地神为自己服务,寻求运送杉木的捷径,性质截然不同,弥勒化身不再无往而不胜了。这同时也就说明,至少在清代初期,弥勒的化身信仰几乎完全世俗化了。更有甚者,第二十四回标目为“闹斋”,内容为布袋和尚归天后,众尼僧为其超度,其中和尚与尼姑的“散花”的唱词尤为经典,不乏打情骂俏的成分,例如“我们散花得口渴了,我和尼师爷亲一个嘴儿”的描写就充满了谐趣,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不再枚举。这也表明,在明末清初,民众对于佛教的态度不再如以往那么严肃,连和尚和尼姑都敢公开调情,宗教不再过于神圣。也反衬出弥勒信仰进一步世俗化,十分贴近民间民众的生活。

三、海洋文化色彩的呈现

《宋高僧传》中就有“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③是目前资料中有关布袋和尚的最早记载,此后《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释氏稽古略》、《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奉化县志》,以及地方碑铭和方志等资料中也记载,布袋和尚的家乡就是在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宁波。这同时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由于宁波地处沿海地区,就是在布袋和尚的传说中难免带有海洋文化的痕迹。就目前资料来看,有关海洋色彩的传说主要有巧运海杉造殿宇、布袋囊沙筑海堤、海啸雷鸣迎布袋、井中取木等。

在剧作中,作者孙埏选取了第十八回《闹海》来呈现海洋文化。海龙王欲造龙宫,恰逢布袋和尚募化杉木而来,龙女见布袋和尚过海,领虾兵蟹将欲劫杉木,被护送的十八罗汉杀败。这既是化用传说的结果,又是布袋和尚所处沿海地理位置的独特文化的呈现。

古代的温饱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民,特别是沿海地带长期遭受海浪海潮的袭扰,使得这一问题极其突出。虽然汉民族的文学在整体上一直带有鲜明的内陆传统农业母题倾向,但是在不同的地域,传统的内陆农业母题往往在发展中发生了转移。海洋文化的呈现未必是传说内容的要求,却是普通百姓对有超自然力的神仙热情的渴望;未必是传说中对布袋和尚形象的随意丰富,而是文学母题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传奇《锡六环》在继承传统布袋和尚传说母题的基础上,呈现出剧本自身的特点,通过此剧的布袋和尚母题的分析,对于当下的戏剧母题研究及弥勒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① 严敦易.元明清戏曲论集[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321-322.

② (清)孙埏.锡六环[A]//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第58分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95.

③ (宋)赞宁.宋高僧传[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552﹒

[1]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532.

猜你喜欢
世俗化弥勒母题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云南省弥勒市投入1200万元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