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张文敏
有时不禁慨叹,物理实验室的器材实在是有限的!在物理课堂上利用生活中方便得来的物品增添一些演示实验,能够演示大的道理。将生活中的闲置或废旧的物品,直接利用或者加以组合、改进、创造,则会成为比较合适的实验器材,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从而成为物理课堂上令学生感兴趣的别样风景。因此,我们喜欢在物理课堂上看似信手拈来地演示一些小实验。
实验1:瓶子“吞”水气球
如图1所示,将水气球(准备好的充满水的小气球)放到瓶口,水气球不能下落。拿下水气球,点燃一个小纸条,放到瓶子里,立刻将水气球放到瓶口,结果水气球下落,被“吞”进瓶子。
实验介绍:此实验的器材是瓶子(瓶口较小)、充水的小气球、打火机或火柴、纸条。
注意事项:水气球的冲水量适量(水气球比瓶口略大),纸条点燃放到瓶子后,水气球应迅速放到瓶口,则可以看到水气球被“吞”进瓶子。
说明:这是对瓶子“吞”鸡蛋实验的改进,器材好准备,实验好操作、水气球可重复利用。这也是“火罐”的道理。
实验2:磁悬浮
如图2所示,将一个环形磁体A套在一根管子上,再拿另一个磁体B与之相吸,将B翻转后则会与之A相斥,推动下面的磁体A,上面的磁体B会向上运动。
实验介绍:此实验的器材是两个环形磁体,管子。
注意事项:两个环形磁体的规格相同,中间的管子的直径比环形磁体的内径略小,中间的管子避免环形磁体因偏斜摔坏。此试验可以先后演示两个环形磁体相吸和相斥的情形。
说明:此实验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实验3:浮不起来的乒乓球
如图3所示,将纯净水瓶子剪开,上部成为一个“漏斗”,将乒乓球放到“漏斗”里,用杯子向“漏斗”里面灌水,乒乓球不能浮起来。用手封闭住瓶口,乒乓球却会浮起来。
实验介绍:此实验的器材是饮料瓶子截成的“漏斗”和杯子、乒乓球、水。
注意事项:乒乓球与“漏斗”充分接触,慢慢向“漏斗”里面倒水。
说明:这是思索浮力产生原因的小实验,使学生可以认识到浮力的产生与物体下表面的受到的压力有关。
实验4:“闹别扭”的吸管
如图4所示,先用纸巾去摩擦两只吸管,其中一个吸管A放到杯子上。另一个吸管B逐渐靠近A,则会看到A从杯子上掉下。
实验介绍:此实验的器材是两只吸管、玻璃杯(杯口平滑)、纸巾。
注意事项:选择轻而光滑的吸管,避免潮湿。
说明:用纸巾同时摩擦两只吸管,确保吸管带同种电荷。此实验可以演示同种电荷的排斥,还可以用不同的物体去摩擦吸管,有的相吸,而有的仍排斥,使学生认识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并且增加一项感性认识,即:得失电子的能力只是相对的。
我们分享的小实验主要特点是简单、直观,可以取材于日常的物品。如,饮料瓶、纸板、铁钉、钢钉、回形针、乒乓球等;有的甚至可以是生活垃圾,如废旧的小马达、钢锯条、电线、电机线等。简单的器材、简便的操作、直观的现象,也恰恰因此实验更易于普及,很多器材既可以由教师来制作,还可以发动学生来动手制作,如图5模型照相机、图6螺线管、图7串联的电磁铁。希望共同努力,让更多简单而精彩的实验能广泛应用于物理课堂,使物理课堂越来越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周静,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张文敏,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