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琼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
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稳步高速发展,成为当前国际经济舞台上一支令人瞩目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将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可以预见,在今后的设备市场中,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将高于对经济增速要求,宏观政策也将趋于稳健,更侧重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电力行业是经济发展基础,从1981年至2011年的30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0%,截止于2011年末,我国的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05576万千瓦。各年度全国发电设备的总装机量,如表1所示。
表1 各年度全国发电设备的总装机量
从表1可知,在未来3年中,清洁能源的发展将逐步加速,在新增装机容量中的比重明显提高,预计火电装机容量的增长将保持在每年4 000~5 000万千瓦。
2013年我国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8 500~9 000万千瓦,其中火电约4 000万千瓦,水电约2 100万千瓦,风电约1 500万千瓦,核电约300万千瓦,光伏发电500~1 000万千瓦。
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深化电力市场的发展,同时,电力市场的发展也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研究电力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对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决策将产生重大影响。对设备制造企业而言,首先应研究当今电力设备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市场环境可以划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1)首先是内部环境,这与制造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管理层有关,直接影响销售部门的决策。
(2)市场通道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其价值,其中还包括供应商、市场代理(中间人、货运公司、市场服务代理以及财务代理)等因素。
(3)客户市场包括5个方面:消费者、制造商、批发商、政府部门以及全球市场。
(4)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企业欲获得成功,应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更令客户满意。因此,企业的市场部不仅要扩大目标客户群,还要考虑给“离去客户”留有比企业竞争对手更好的印象,这样可积累起战略上的优势。
(5)对企业达到其目标的能力感兴趣或有影响的社会因素,包括7个方面:金融、媒体、政府、公众行为、当地因素、一般标准、行业内部。
宏观环境是各种主要因素组成,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对企业的业务带来机遇,但有时也会产生阻碍。这些因素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条件、技术、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
(1)人口环境反映出年龄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人口迁移、教育水准的提高。既然市场是由人口组成,业务分割应特别考虑人口问题,而我国拥有众多的人口是显而易见的。
(2)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家用电器的使用更为普及,这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对电力需求的增长。
(3)自然条件反映出将来原材料的缺乏,能源成本上升,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干预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行业。这就创造了旨在满足环境保护,开发新产品的机遇。
(4)技术环境反映出当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高预算,发展实用技术趋势以及技术管理的进步。
(5)政治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强化贸易法律、政府干预、公众利益集团的增加,不公平竞争等。
(6)文化环境显示为对企业的忠诚,爱护自然资源以及追求更有意义的价值观。
(7)电力设备市场一直随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不管是2003年兴起的大建火电浪潮,还是2009年发生的核电异军突起,或是2011年兴起的燃机研发,均与经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具有“多媒、少油、缺气”的特点,常规火电多年来一直占据我国电力工业的绝对主力位置,这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和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机组的增速快速下降,必然导致火力发电设备需求的大幅下降。近年来,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表现在中国电力五大集团在火电招投标项目上不断地缩减。
天然气发电相比燃煤发电有排放少、建设周期短、启停方便等特点。随着西气东送工程项目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已从2000年的245亿m3大幅提升到2011年的1 268亿m3,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2 290亿m3。燃气发电机组的增多,是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燃气发电机组的耗气量将占据天然气总消费量的20%左右。我国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在电价承受能力强,热负荷需求大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大型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十二五”期间将新增燃气电站发电量约为3 000万千瓦。
中国电力的五大集团围绕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15%”的强制性目标,均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比例。华能集团要求确保“十二五”末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达到25%以上,单位煤电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降低72%、45%和71%。国电集团在“十二五”期间,把节能环保融入发展战略,目标将新能源占比提高至30%,供电煤耗降低到小于315g/kW·h,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降低16%和38%。2012年中国电力的五大集团招标火电项目的数量,如表2所示。
表2 2012年五大集团招标火电项目汇总表
以往的发电设备招投标中,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一直是呈三足鼎立的状态。其他电站设备公司只能在部分项目中参与竞争,无法同三大主机厂商抗衡。但现在的情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市场的格局正在变化,有许多其他大型装备制造业公司,包括中国500强之一的企业集团也正在进入电力设备市场。这些企业集团拥有强大的产品设计研发和设备加工制造能力,已成为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包括电站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设备等。在2012年,我国火力发电大机组所占的比重,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火力发电大机组所占的比重
严峻的市场形势的和竞争企业的强大,都是对各自企业的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制造的能力,保持优势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的需求分析,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十二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将以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发电行业的生产水平。例如进一步研究提高蒸汽参数的可行性,解决700℃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关键技术难题,力争火电机组的供电效率达到50%;开展燃煤电厂大容量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究,研发新型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降低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等。上海电气在新技术运用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不论在华能玉环电厂,还是在天津IGCC示范项目中,都有上海电气集团的全力参与。今年,上海电气集团主推的二次再热技术,获得了各大用户的青睐。上海电气在国电泰州项目中成功拔得头筹,华能莱芜项目也已进入项目执行阶段。中央大型发电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和能力相对较高,今后,需继续坚持和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并与各大中央发电集团积极合作,引领客户的需求。应尽可能将合作的起点前移,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图1所示为近年来发电设备的增量情况。
图1 发电设备产量/万千瓦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将推进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新疆的经济正在迅猛地发展,在全国用电量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新疆用电量却逆势上涨,电量销售占据国网首位。其次疆电东送的项目也进展顺利,这使得五大发电集团纷纷投资,华能集团曾公开表示,未来10年将投资1 000亿元,加快对新疆能源方面的建设;华电集团也披露,未来10年计划在新疆将投资1 000亿元;中电投集团也规划,到2020年将力争在新疆投资突破1 500亿元;国电和大唐集团也计划在未来10年内在新疆投资各1 000亿元。因此,在未来10年中,五大发电集团在新疆的总投资将超过5 000亿元。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企业要密切跟踪各期项目,努力争取每个市场机会,但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努力做好各项目的执行工作。上海电气集团在提供高效、节能、环保的发电设备的同时,更需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在当地市场树立起上海电气良好的品牌形象。
目前,重型燃机市场的井喷给上海电气集团的发展带来不少机遇。近年来,上海电气集团掌握了重型燃机的制造、安装和运行,但没有及时介入燃机的设计技术及售后服务,而承接这方面业务的,均是一些与国外合资的服务公司。这种长期服务的费用较高,在每度电费中约占0.02~0.03元。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大都使用重型燃机,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在能源负荷中心,要加强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届时,将建设约1 000个天然气分布能源项目。
上海电气为了在电力设备市场更有竞争力,就要调整视线范围,丰富产品种类,不仅要在原来的目标市场范围内尽可能挖掘市场机会,而且可以突破原有产品序列,以现有技术力量、生产能力和客户关系为基础,开发新的市场和产品。例如新成立的海水淡化公司就是对上海电站辅机厂原有大规模热交换器设备生产、技术能力的充分利用,成为上海电气新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市场运行日趋完善。国外资本,技术和产品正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市场,同时,中国产品也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良机。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已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企业应当适应这种快速变化,克服所有过时的传统和习惯。同时,企业也应抓住市场机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