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
【摘 要】山茱萸,又名山萸肉、枣皮、药枣等,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托的功效,主治眩目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是临床常用药材。现代研究证明:山茱萸中含有多种成分,如有机酸类、环烯醚萜苷类、皂苷、鞣质类、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及矿质元素等,并且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炎,降血糖,抗衰老等作用。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山茱萸做了较多的研究,本文就山茱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的介绍。
【关键词】山茱萸;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常用中药
1.化学成分
山茱萸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环烯醚萜苷、糖类、鞣质类、挥发性成分、有机酸。果肉中除含有上述成分,与果核均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B 、维生素C以及20多种矿物质。果核中同样富含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灰分及粗纤维、21种矿物元素,其中磷的含量比果肉内的高。
1.1环烯醚萜苷
山茱萸中含有山茱萸苷(Cornin,即马鞭草苷Verbenalin)、马钱素(Loganin)、獐牙菜苷(Sweroside)、莫诺苷(Morroniside)、脱水莫诺苷、7-氧-丁基莫诺仟(7-O-butyl morroniside)、7-脱氢马钱素(7-dehydrologanin)及一种新的双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称为山茱萸新苷(Cornuside) 。
1.2糖类
山茱萸含的糖类主要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配糖体等。多糖的单糖主要由戊糖和己糖构成。赵莉等人对山茱萸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做了初步的研究。
杨云等人采用水提醇沉淀,三氯醋酸除蛋白,柱层析分离,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鉴定纯度并测定分子量, 首次阐明水溶性多糖Co-4化学结构。赵晓华等人对山茱萸的提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1.3鞣质类
山茱萸果肉和果核中都含有鞣质,据报道山茱萸的鞣质主要为株木鞣质(cornusiin)a、b、e,g,丁子香鞣质(eugeniin)、路边青鞣质 (gemin);异诃子素(isoterehebin,菱属鞣质trapain),新琐呐草素I(tellimagradinI),新琐呐草素11(tellimagradinll);2,3-二-β-没食子酞葡萄糖(2,3-d-β-galloyl-β-D-glucose)、1,2,3-三-β-没食子酞葡萄糖(1,2,3-tri-β-galloyl-β-glucose)、2,6-三-β一没食子酞葡萄糖(1,2,6-tri-β-galloyl-β-D-glucose)、l,2,3,6-四-β-没食子酞葡萄糖(1,2,3,6-tetra-β-galloyl-β-D-glucose)。
1.4挥发性成分
山茱萸中挥发油为9个单萜烃、7个单菇醇、6个倍半萜烃、5个脂肪烃、6种脂肪醛、4个单萜醛及酮、3个脂肪醛及酮、7种酸和15个芳香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异丁醇(isobutyl alcohol)9.6%、异戊醇(isoamyl aleohol)9.7%、反式的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oxide)3.3%、糠醛(furfural)9.2%、β-苯乙醇(p-phenylethylalcohol)4.1%、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7.4%、榄香脂素(elemiein)、异细辛脑(isoasarone)7.1%、棕搁酸乙酯(ethylpalmitate)、油酸乙酯(ethyloleate)等。
1.5有机酸类
果肉含熊果酸(urs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齐墩果酸(olean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5,5-二甲基糠醛醚、5-经甲基糖醛、β-谷甾醇、原儿茶酸和3,5-二羟基苯甲酸。
2.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山茱萸主要有山茱英具有抗氧化、抗实验性肝损害、促进免疫反应、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降血糖、抗休克、强心、抗艾滋病、治疗不育症、抗癌、降血脂等作用。
2.1降血糖作用
自古就有山茱萸应用于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治疗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学者通过对八味丸的拆方研究,发现其中只有山茱萸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的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有降血糖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其有效主要成分是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山茱萸水提取物不仅对肾上腺素或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并能降低高血糖动物的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但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因此山茱萸可能对I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有治疗效果。
2.2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
山茱萸对免疫力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同时山茱萸的总苷对免疫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山茱萸水提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造血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s)没有增强作用,而能使LPS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CSFs的作用增强,且同大多数植物多糖一样,山茱萸糖具有明显促进免疫反应的作用,能促进吞噬、激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系统刺激分泌。赵武述等研究了山茱萸总苷抑制小鼠免疫的体内效应及对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延长作用。山茱萸总苷体外能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诱导和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并能抑制IL-2受体的表达。山茱萸总苷能抑制排斥活性,且与CsA有加和作用。
2.3抗炎、杀菌作用
山萸肉、核的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分析表明,熊果酸是山萸肉抑菌的有效成分,它通过改变细胞膜透性、使水分内流、细胞呈“水肿样变”,细胞溶胀而使微生物死亡而抑菌。它除抑制上述细菌和真菌外.还可有效地控制白念霉菌和红念霉菌的生长。另有研究表明山茱萸中没食子酸是多种中草药抑菌、特别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成分。
2.4抗菌消炎作用
山茱萸的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分析表明,熊果酸是山萸肉抑菌的有效成分,它通过改变细胞膜透性、使水分内流、细胞呈“水肿样变”,细胞溶胀而使微生物死亡而抑菌。它除抑制上述细菌和真菌外,还可有效地控制白念霉菌和红念霉菌的生长。另有研究表明山茱萸中没食子酸是多种中草药抑菌、特别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成分。
2.5保肝、抗癌的作用
山茱萸乙醚提取物中所得的齐墩果酸对CCl4造成的肝损害能显著抑制GOT(谷草转氨酶)、GeT(谷丙转氨酶)活性。近有报道山茱萸中提取的l,2,3,6-tetragalloyl-β-D-glucopyranose(1,2,3,6-四酰-β-D-吡喃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glucopymnose(1,2,3,4,6-五酰-β-D-吡喃葡萄糖),特里马素(Tellimagrandin)I,II对丙肝病毒编码的NS3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山茱萸在体外能杀死腹水癌细胞,临床上用于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宫颈癌等。山茱萸中的熊果酸在体外能快速有效的杀死培养细胞 ;山茱萸总多糖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推测山茱萸有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
2.6抗休克、强心、抗氧化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山茱萸注射液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效率,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脏泵血功能,总有机酸有抗心律失调作用;山茱萸环烯醚萜类物质中具有抗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作用的成分,如马钱素等具有抗氧作用的主要是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
3.小结
山茱萸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在降血糖,调节免疫力,抗氧化,保肝强心、抗炎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其多糖、鞣质、环烯醚萜类等成分都成为专家研究的重点。但对山茱萸的加工、储藏研究甚少,依据到山茱萸产地调查的结果,山茱萸产地加工存在明显的问题:水煮的温度、时间全凭经验,易造成果肉易流出,有效物质损失。手工去核易造成污染,而各地用去核机型号偏小,加工能力有限,易造成药材质量不一且形状不完整。山茱萸药材储藏多以室温通风方式为主。其主要成分鞣质、环烯醚萜苷类易随储藏温度、时间而改变,药材的颜色则由鲜红变为暗红、黑红、红黑至黑色,造成山茱萸药材质量的下降。所以山茱萸的产地加工、储藏以及质量控制成为山茱萸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