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心穿透山水

2013-12-09 06:43朱良志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诗心表象黄山

朱良志

邱丽娟的《黄山组画——清梦山魂》系列,是她深入皖南写生所创作的系列作品。流连于她的艺术世界中,感到满纸云烟,风姿不凡。其中幽岩远壑,豁然在目;怪石奇松,隐然可观。迢递不尽的水,如梦如幻的雾,似有若无的烟,往复回环的云,真是满纸飘动,满幅澹宕。置身其间,感到神惊魄悸,不知不觉间,心灵也随之飘动起来了。

画史上画黄山而出色者何其多矣,大师如林,远如渐江、石涛、梅清,近如黄宾虹、刘海粟,无不以其绚烂生姿而彪炳于世。故今人要画出有意味的黄山景致,出一头地,何其难矣!

但也无妨,因为黄山是有灵魂的,大师们以山水开生面,开出的是内在的精神和体验。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天地,他们只是借黄山之面目,出自我之衷肠。人人胸中有个“黄山”。邱丽娟笔下的黄山,正可以说是人人眼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她的高山大壑,是心灵熔铸的世界,她的“大自在”(此为她的一枚印章名)。她笔下的黄山,是黄山,又可以说不是黄山,乃是她所发现的宇宙。杨万里诗云:“好山万皴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邱丽娟以心灵的斜阳,去映照黄山的万皴千线。

邱丽娟说:“每当夜阑人寂,澄然静坐,或听雨敲素窗,或观月映高墙,唤醒梦中之梦,窥见身外之身。”这是很有心得的见解。绘画需要穿过表象世界,直透生命的本真。画家作画在于舍形而取影,在于身外去求身。如果不能写出内在的精神,不能以生命感悟去创造独特的世界,绘画存在的合理性可能都会消失。日日穿行山水中,何用画中图其形?今天更是如此,照相术如此丰富,山水画如果只能得其形貌,又何用为之!这里涉及到中国画史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清代颇有卓见的画家戴醇士说:“西风萧瑟,林影参差,小立篱根,使人肌骨俱爽。时史作秋树,多用疏林,余以密林写之,觉叶叶梢梢,别饶秋意。”所谈包括两种看世界的方式:一是“时史”之法。时史,就是世界的叙述者、表象的描述者;一是对时史的超越。“时史”受时空限制,他以写实的方式来表达,如恽南田所说,“时史”只能“碌碌抹绿涂红”,不能超越物象,发现世界背后的真实。“时史”在描画,非时史在发现,它撕开时间之皮,感受生命海洋深层的脉动。

“时史”,所重在史,而真正的艺术家所重在诗。没有诗,则没有艺术。艺术的关键在发现,在揭示,诗是艺术家唯一的语言。山水画家须要以一颗诗心去穿透世界的表象。中国画强调诗书画三绝,诗并非仅指画面题诗,主要在于诗的精神。没有诗意,即使满幅题诗,也与诗画一体了不相类。

为了突破表相,邱丽娟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她的山水似幻似真,是她意念中的山水,初视其画,感觉到清新雅静,细品之又觉得朦胧非常。溪涧滑出于林梢,栈道断续于山谷,小桥掩映于山坳,群花自落于霏微。在迷朦中有燕舞飞花之妙,在烟霭中有不粘不滞美感。她以一颗诗心去熔铸山水。她好诗,并写出一手很不错的古体诗词。诗心化为她浪漫的奇想,化为她的云烟世界。邱丽娟还很年轻,就取得这样的成就,的确可喜可贺。她在中国画这条道路上还有很远的跋涉,

只要她不懈的努力,任诗心和法度训练两翼齐飞,其前程不可限量。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诗心表象黄山
独酌
表与里
偶感
表与里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夜路吟
马莲花
透过表象看公式
黄山迎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