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标准园服务区的项目设置与经营探讨

2013-12-08 05:05王树进
长江蔬菜 2013年5期
关键词:服务区种苗蔬菜

王树进

图1 穴盘育苗工艺流程

1 创建蔬菜标准园的现实意义

蔬菜标准园是蔬菜产业园区的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形式。为了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稳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农业部从2009年起开展了蔬菜标准园的创建活动,2010年5月正式发布了《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此后,全国蔬菜标准园的创建活动蔚然成风,2011年的统计数字为401个,2012年争创的园区已经不计其数。

蔬菜标准园的创建、示范带动了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提升蔬菜行业组织化程度和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的同时,农民与作为市场主体的合作社、龙头企业一起实现了共赢,如浙江省萧山区蔬菜标准园以农业开发公司为实施主体,联合50户农民发展大棚芦笋43.3 hm2,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分户栽培的管理模式,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把90%的利润分配给农户,10%留给企业发展。四川省郫县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建成了集中连片韭菜(韭黄)标准园区67.6 hm2,开展有机认证,纯收益已经达到1.2万元/667m2。

农业部对蔬菜标准园的产品进行农残监测,结果合格率达到99.9%。对此,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对蔬菜标准园的创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我国蔬菜生产发展思路的突破,是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是蔬菜产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 蔬菜标准园服务区功能定位与项目设置

根据蔬菜标准园的创建规范,一个蔬菜标准园应满足28条要求。其中在园地方面,要考虑环境条件、规模、功能区布局、菜田基础设施、温室与大棚5个要点;在栽培管理方面,要考虑耕作制度、品种选择、集约化育苗、设施覆盖材料、水肥管理、采收上市、田园清理8个要点;在采后处理方面,要配置专门设施设备,对净菜整理、分等分级、包装与标识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在产品质量方面,要遵循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认证,并统一品牌;在质量管理方面,要建立并实施农药管理、档案记录、产品检测与准出、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此外还有明确实施主体、树立创建品牌、普及技术规程、建立工作档案等要求。

满足上述28项要求的关键措施,是建立一个服务区来提供服务与管理。服务区的核心功能是提供集约化育苗服务、采后商品化处理服务和质量监督与管理服务。这三大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并运行种苗场、配送中心、管理中心这三个核心项目来实现。

2.1 种苗场

种苗场的功能是集约化育苗,其主要任务是向蔬菜标准园内部的种植区提供育苗服务,同时,兼顾向园外农户供苗,带动园外农户一同发展。种苗场是推广蔬菜新品种、提高蔬菜生产效率、使蔬菜提前上市、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

种苗场一般以穴盘育苗为核心技术。穴盘育苗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蔬菜生产由传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转化的重要环节。这种育苗场的产品(穴盘苗)根系发育好,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能减少病虫害发生,便于机械化、工厂化生产,减轻劳动强度,并能克服季节限制,实现周年育苗供苗。

蔬菜育苗场的基本结构是育苗温室+作业车间。在作业车间,穴盘育苗从种子、穴盘、基质准备开始,在播种线上完成基质装盘、精密播种、覆土过程,然后浇水,进入催芽室(温度、湿度、光照完全人工控制)中催芽,发芽后再移到正常温室(绿化室)进行培养、炼苗,最终商品穴盘苗出场,移栽到蔬菜大田或大棚内,其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2.2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要实现蔬菜标准园在蔬菜采收后的商品化处理功能。主要任务是对采后的新鲜蔬菜进行清选、分级、预冷处理,然后予以储存和配送。配送中心一般由进场检测区、清选分级加工处理区、仓储区、配送服务区四个功能区构成。

进场检测区包括入口停车场、地磅房、质量检测分析室、等待交接厅、财务与统计工作室,清选分级加工处理区包括清理车间、分级装筐流水线、叉车与托盘存放区、包装材料存放区,仓储区包括常温库、预冷间、冷藏库等,配送服务区包括办公室、车库、装货月台、停车场等,此外,还有员工餐厅、宿舍、多功能蓄水池等辅助设施。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蔬菜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2.3 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的功能是行政、生产与商务管理。其主要任务包括园区的生产计划制定、人员组织管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统防统治技术服务、投入品统购与供应、质量监控与品牌管理、宣传接待与营销管理等。

管理中心的设施与装备,主要有办公室、展示厅、会议室、投入品仓库、质量检测室、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后勤保障设施与设备等。具体配置水平因蔬菜标准园的规模、经营范围、目标定位、产品类型等不同差异较大。建筑面积可按标准园生产面积的1‰~3‰计算。

管理中心的作业流程可按对内组织协调和对外宣传接待两条线设计,以人为本,从需求开始,到服务完成而结束。因需求而明确任务,因任务而设置岗位,因岗位而确定人员。

3 经营性项目的经营策略

在上述蔬菜标准园服务区的三大核心项目中,种苗场和配送中心都是经营性项目,须讲究经济效益。

3.1 种苗场的经营策略

种苗场应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其竞争优势在于设施先进,能够抵抗自然灾害和恶劣自然条件对种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可以常年生产,具有出苗率高、供苗能力稳定、产品质量高、供苗时间和批量能够保证等优点;弱点在于初始投资较大,与常规育苗相比成本较高。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应该扬长避短。

①选择新奇特优品种 这些品种价值较高,出苗率对育苗环节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农民一般没有育苗经验,种苗场的设施、设备和人员科技水平的优势可以有效发挥。

②与机械化移栽服务相配套 种苗场最好同时开展机械移栽服务,这样苗盘的配套、盘苗出场时间能更准确地把握,可使育苗环节与生产环节精确对接,还可使蔬菜种植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的作业更为单纯、专业,有利于提高产业化、专业化水平,育苗场可以通过服务延伸而增加经济效益。

③错季育苗 利用温室的设施条件提早育苗、延迟育苗和反季节育苗,从而弥补市场缺口,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④多种经营 除了在移栽环节提供延伸服务以外,种苗场还可以在新品种引进、技术推广及设施、设备、相关材料等展示销售方面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尤其可以利用温室条件在非育苗季节代培一些高档盆花,从而提高温室设施的利用率。

⑤积极参与政府的科技计划项目 种苗场是科技人员、先进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应该利用这一优势,主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项目攻关活动,参与政府的各类相关科技计划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争取一些科技经费的支持,还有利于在技术上不断进取,保持先进。

3.2 配送中心的经营策略

蔬菜标准园配送中心也是蔬菜标准园服务区中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与社会上一般蔬菜商贸企业相比,具有服务对象明确、蔬菜供应稳定、蔬菜质量安全可控、蔬菜品种与上市时间有计划、蔬菜品质有保障等竞争优势。弱点在于其选址和规模的扩张受园区条件和园区发展计划的制约。其扬长避短的经营策略有如下四条。

①未雨绸缪,引领生产系统 要先于蔬菜标准园的生产系统进行运作,研究市场。配送中心要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和上市时间,指导种苗场适时育苗和种植区适时生产,最好通过给生产系统下订单的形式来引领生产系统。

②发展园外基地 配送中心作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当基础设施和设备确定之后,在运营中存在规模效益问题,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设备和人员利用不充分。解决办法就是发展园外基地。虽然配送中心是为蔬菜标准园种植区的采后处理而设置的,但也必须考虑对周边蔬菜种植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园外基地的发展,可以有效扩大服务半径,提高配送中心和人员的利用率,同时规模效益可降低配送中心的平均成本。

③品牌营销 在研究市场、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后,要面对细分的市场进行品牌营销。新鲜蔬菜要发展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消费终端,除了在超市、菜场设置专柜以外,工厂、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和CSA消费社区,也是品牌蔬菜的重要市场。质量安全往往是打开后者门户的金钥匙,因此,品牌营销的关键是在质量保障上下功夫,通过明确和执行蔬菜园地和生产基地的作业规范来确保质量安全。此外,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对投诉的及时妥善处理,也是打造和维护品牌的重要举措。

④导入信息化手段 配送中心要率先应用信息化手段和装备面向消费者,要建立宣传网站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面向标准园内部的生产系统(包括种苗场和园地种植区),要建立行情预测、预警系统和生产管理信息交流机制,嵌入质量追溯系统与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猜你喜欢
服务区种苗蔬菜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奇怪的蔬菜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蔬菜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蔬菜也“疯狂”